海航被"接管"这一年:卖资产债务降了两千亿,国开行牵头债转股(海航负债率高遭多银行封杀 被招行抛弃求救浦发)

2024-12-11 4:05:17 欧洲杯直播 facai369

  文|AI财经社 胡原 刘雪儿

  编辑|陈芳

  “不要觉得我们被辜负,而是我们欠社会与世人更多。”2月1日,在海航集团破产重整消息公布后的第一次集团例会上,海航集团联合工作组组长、海航集团党委书记顾刚一直在强调两个字:“真情”。

  “海航一切如常”,这对于一个数千亿级别的破产重整集团来说,很不容易。顾刚在例会上庆幸地说,预估的退票潮没有出现,众多国外合作机构反而发来了支持函。

  海航人不再沉默不语,朋友圈里,到处都在传递海航即将新生的声音。这所有的一切,顾刚在上周五走进海航集团会议室之前还并不确定。这天下午,顾刚宣布中国第四大航空集团海航集团破产重整后,瞬间刷屏。

  过去三年来,海航集团过得很艰难。自2017年爆发债务危机以来,海航集团一直在依靠变卖资产的方式自救。但效果并不如意,拿海航控股举例说,仅2020年,就破天荒地预亏了650亿元。在此背景下,这家高达7000亿元债务的巨型集团,不得不寻求一种更彻底的变革方式——破产重整。

  

  不同于破产清算,破产重整表示还有东山再起的可能。同样是犯了错,破产清算好比退学开除,重整则意味着“留校察看”。这是海航不希望被误解和反复对外界强调的一点——目的不是破产,而是重整。

  有媒体详细阐述了海航破产重整的“积极意义”,罗列了重整对海航、员工、航空主业的影响等。显然,这些解读都偏向海航集团,似乎有种安慰债权人和海航员工的意味。

  不过,AI财经社获悉,海航集团破产重整的时间是被临时提前的。“原本计划是3月公布的,提前是因为受疫情影响,春运基本泡汤,放出来为了安定人心。”一位在海航工作了十余年的高管姜云告诉AI财经社,“重整对士气有一定提升,起码定了个努力方向。对员工来说还能继续工作,这也是开会传达的核心意思。”

  对于破产重整,多数海航员工觉得无所谓,反正是换个老板。“而且很多人对之前的领导有不满,并不喜欢海航内部管理制度,比如随时随地抽背‘员工十条’,动不动就写举报信的制度等都让员工很心累。”姜云说,大家对换领导反而有所期待。

  这番说法,或许代表了过去一年海航集团内好多人的想法。但对进驻海航实施“接管”的工作组来说,这些只是最基本的工作。

  顾刚出面稳定人心,未出现“空姐离职潮”

  2020年2月,联合工作组入驻海航,开始梳理旗下资产、债权、股权关系图。按照顾刚给全体员工的公开信,摆在工作组面前的是长达三米的海航股权结构图,集团内部号称“清明上河图”。

  姜云对工作组接管海航后的最大印象是:顾刚非常强调公司的安全生产,“每天都开生产安全会,航班分别汇报安全情况,有时到晚上八九点仍照开不误。对中层以上干部督促得也紧,刚开始的几个月,海航总部要求中层以上领导干部每晚必须8点才能下班,周末也不例外。直到去年七八月份才恢复正常。”

  因为就在工作组入驻前,海航在2020年1月13日发生了一起教练机坠毁事件,机上一名教员和两名学员遇难。工作组并不希望海航的动荡引发更多恶性事故。

  

  至于严格督促中高层,还有更多的目的,一方面是维护当时海南航空的基本盘;另一方面也是稳住海航集团内部大部分熟悉详情的人。姜云表示:“过去一年,内部高层离职基本就不批准,为了稳住这些人,原本内部购买的理财产品也停止兑付,集团给了一个3年付息5%的计划。”

  姜云所说的理财产品是外界熟知的“员工宝”等内部集资产品,由于当时海航控股、前海航交所、供销大集等子公司都有类似产品对内销售,因此总盘子到底有多大,外界无从知晓。姜云估计约有100亿元。这些理财产品除了内部高管购买外,还有员工亲朋好友的资金在里面,有人就买了上千万元。

  姜云称,海航在被接管后,除了人力资源等部门被查有职务侵占行为,开除了少数高管之外,几乎没有太多中高层人员变动。“因为顾刚承诺会解决理财产品问题。”

  过去一年,受疫情影响,航空公司上半年几乎无所作为。这期间基层员工降薪20%到30%,并采取轮休制度。这对于一线空乘人员来说打击不小。关于网络上流传的“空姐下岗潮”,姜云表示其实并未出现。因为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除海航旗下的天津航空外,工资发放都已经重回正常。

  “相比起空姐来说,反倒是刚入职的飞行学员比较惨,今后可能面临没有飞机可飞的窘境。目前集团还没考虑到他们这一层。”姜云提到,“顾刚也算比较注重和一线员工交流,经常和飞行员、员工代表谈话。内部会议也会邀请员工代表参加,对中高层领导反倒不那么客气。”这对员工来说都是一种心理安慰。

  除了生产经营和人事组织外,工作组对财务审核的要求非常严格,姜云介绍:“现在几乎所有的资金支付都需要上报到工作组,几千块的也不例外。几乎批下来都要一两周时间,很多账面资金不足的子公司业务很难开展。”

  这些对内的举措基本维持住了海航集团的现有局面。在外部,海航变卖资产的行动在工作组到来之后一直在持续。去年最大的一笔交易是以59亿美元处理掉此前收购的美国科技公司英迈。

  这是折价甩卖的,2016年海航收购英迈时的价格是60亿美元,姜云表示:“现在是好卖的早卖了,剩下的都不好卖,加上利息成本根本回不来本。而且几十亿几十亿地卖资产,猴年马月才能补上几千亿的窟窿?”

  

  据海航集团内部会议上披露的信息,集团目前整体负债已经从7000亿元降到5000亿元左右。

  国开行牵头债转股,陈峰曾试图留任

  海航集团5000多亿的外债,“债权人”到底是哪些?这是外界最好奇的。1月29日晚,海航系多家上市公司的公告中披露了一部分。

  其中,海航控股披露,旗下大新华航空的债权人玉龙租赁、海航集团债权人海南银行向法院提请重整;海航投资披露,金元证券、长安银行等提请对相关债务人重整;海航基础则披露,华融、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农信社等债权人提请重整等。

  但上述这些机构,仅仅是海航债权人中的一小部分。姜云介绍:“海航集团的主要债权人是8家银行机构,其中最大的债主是国开行。”

  2018年底,曾有媒体报道,国开行正带领工作组监督海航集团的资产处置。当时财新杂志曾报道,2018年底时海航负债总额7500亿元左右,其中从国开行获得的贷款在800亿元左右。

  2017年底,海航集团“2018年度授信合作洽谈会”上,也是由国开行牵头,中、农、工、建、交五大国有银行及浦发银行参与。当时各类金融机构给予海航集团的授信总额高达8170亿元,毕竟那时海航的问题尚未完全暴露。

  即便在2019年,国开行至少还有两次公开向海航系公司发放贷款。2019年6月11日,海航控股向国开行申请贷款51.174亿元人民币;2019年12月2日,海航控股再次申请贷款40亿元,国开行和中农工建交以及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邮储银行共8家银行各出5亿元。

  因此,在海航集团破产重整这件事上,国开行有着较大的主导权。姜云表示:“实际上在2020年10月底时,以国开行为代表的多家银行机构已经达成了重整共识。其他小的债权人在这件事上没有话语权。”

  谈妥的重整方式是债转股,各大银行对海航集团的债权将转为股权,交由专门的管理机构进行持有。

  此前,海航集团旗下曾有七大产业板块,包括海航科技、海航旅业、海航资本、海航实业、海航现代物流、海航创新金融、海航新传媒,全球员工曾一度超过40万人。

  经过两年多的收缩,如今的海航集团只剩下航空、航空空港事业部、航空租赁事业部、非航空资产管理事业部四大块。其中非航事业部里面有几个资产包:科技物流、实业(房地产)、旅游酒店、金海智造。

  

  据了解,几大债权人的转股仅限于海航集团核心的航空业务,对于海航旗下目前还有的航油、船舶、机场、酒店写字楼、租赁等板块,则是能卖则卖,不能卖就拖,拖不起就破产。其中,航空空港业务主要涉及机场方面,海口美兰机场等海航机场集团旗下的主要机场则交给当地政府接管;就连首都机场T1航站楼海航的北京基地也在去年5月让出。

  “租赁业务还不知道怎么办,肯定还要出去。新海航肯定不包括这块资产。”知情人士透露,科技物流最大的一块资产是英迈公司,去年已经卖掉,业务几乎处理完;海航实业的房地产板块还在处理,能卖的就卖掉;旅游酒店方面,唐拉雅秀酒店、海南迎宾馆等酒店还在集团手中,凯撒旅游等几乎都出手了;金海智造一直亏损,“要填的坑太大,不太好卖,也在积极找买家”。

  在海航陷入危机初期,内部传达的声音是聚焦航空主业,剥离“非航资产”,但随着形势恶化,航空主业也在瘦身。据了解,之前海航在各地所有的在谈项目已经全部终止,航空面临整体收缩。

  2019年海航一直在陆续停飞国际航线,当年9月4日停飞了3条;10月27日开始的冬航季中,海航又停飞了14条国际航线。2020年初赶上新冠疫情后,全行业的国际航班更是遭遇严冬。

  姜云介绍:“目前海航已经几乎暂停了所有国际航线。国内航线虽然没有被明确砍减,但是业务不好的话,公司也在逐步缩减规模。”

  他认为,2020年初虽然疫情爆发,但春运行情实际未受影响。今年国家早早就布置疫情防控之下的春运要求,“整体春运客流量将大大减少,今年肯定比去年惨。”至于未来,他并不看好:“国家会保住海航全国第四大航空公司的地位,但公司不会有大的发展。航空行业本来就不太挣钱,海航虽然实施了债转股,但还是有很多外债需要偿还。”

  外界最关心的海航董事长陈峰去留问题,目前暂时也无答案。

  “2020年5月份时,海航集团曾报过一个方案,提出让陈峰留任。但6月份的时候意见下来,这个方案被否了。”姜云表示,实际上从2020年7月开始,陈峰已经完全处于被架空的状态,尽管他到目前为止还是海航集团的法定代表人。

  1月26日,海航集团官网发布消息,负责海航集团接管工作的顾刚当选海航集团党委书记,陈峰已经不是集团党委委员。这一人事安排印证了上述人士的说法。

  至于破产重整之后,陈峰会去向何处,目前还不好说。

  可以预料的是,海航集团在经过短暂的高光之后迅速滑落,最终走向破产重整的地步,对资本和债务的处置显然并非最终结局。据多个熟悉海航情况的人士透露,与海航集团破产重整同步推进的还会有一系列的追责行动,最终谁将为此付出代价,还需静待观察。

  (应采访对象要求,姜云为化名)

  本文由《财经天下》周刊旗下账号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按照风控设计,只要海航集团一年之内不倒闭,这个产品就没有兑付风险。我们赌的就是海航集团一年内不会破产倒闭。”

  理财周报记者 仲楷/深圳报道

  海航又来了,带着陈峰签署的承诺函。

  这一次,海航携手神秘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阿拉丁财富,高能财富、中信旗下的北京中恒聚信以及李嘉诚旗下的尚乘财富,发行15亿的私募基金。

  在负债率高企的背景下,很少有银行和信托公司愿意与海航合作,只能退而求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

  募资艰难

  “海航集团推出1年期固定收益计划,100万预期收益10.5%。”近日,这条信息通过手机短信等各种方式流转在信托目标客户中。

  这个产品是海航“绿色成长”系列投资基金,所有募集资金用于向海航集团子公司海航易控股旗下牵手果汁、华旗果茶、贵州怀酒等食品企业补充生产及销售所需流动资金。

  事实上,海航“绿色成长”系列投资基金最早于2012年3月18日启动,启动以来,募资十分艰难。

  该基金原计划募资15亿,分三期募集,每期5亿。“现在计划改变了,分两期募集,募集总额下调为10亿。”尚乘财富工作人员称,但他似乎并不愿意承认惨淡的募资情形。

  据理财周报记者了解,由于募资十分艰难,海航“绿色成长”系列投资基金不得不把每一期产品再次划分多次募集。截至目前,该产品已募集成立5次,其中I期1-3号分别于4月27日、6月11日、7月13日成立,募资规模分别为1.51亿、1.8688亿、1.315亿;II期1号、2号分别于8月17日、9月26日成立,募资规模分别仅为0.976亿和0.692亿。

  海航“绿色成长”基金前5次募资总额仅为5.8518亿,而且募集情况每况愈下,举步维艰。“II期3号已经出具验资报告,近期即将成立。II期4号、5号也已经募集完毕,前8次共募集资金近8亿。”上述尚乘财富工作人员称,“余下的2亿多,计划分两次募集完毕,目前正在募集的是II期6号,也是第九次募集。”

  据了解,海航“绿色成长”基金期限为1年,“根据投资者需要,也可延长至2年”,为固定收益类产品,每半年付息,4月27日成立的I期1号已于10月底成功付息。为了降低资金募集难度,海航“绿色成长”基金的最低投资门槛仅为50万,以10万为最低追加投资单位,而最低年化收益率为9%,投资2000万以上年化收益率为12.5%。

  值得注意的是,该产品为有限合伙制私募基金,投资者通过阿拉丁财富注册的壳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LP),阿拉丁财富作为管理人则担任普通合伙人(GP)。在前5次已成立的产品中,有限合伙企业均为石河子绿色成长丰盈有限合伙企业、石河子绿色成长丰茂有限合伙企业、石河子绿色成长源盛投资有限合伙企业、石河子绿色成长景盛投资有限合伙企业等新疆注册企业。

  “通过新疆注册的公司担任有限合伙企业可以达到避税的目的,降低发行和融资成本,这些后续工作投资者不用关心,都有阿拉丁财富负责。”上述尚乘财富工作人员称。

  遭多银行“封杀”

  偌大的海航,为什么沦落到找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等私募渠道融资?

  一切缘于海航激进扩张导致的高负债现状。

  除本次海航易控股外,海航系最近一次融资事件是的定向增发。由广州安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作为募资人,发行8亿元单一信托计划用于向海南航空定向增发,原计划由广州安州投资认购20%,私人银行客户认购80%。但最终因为招行内部的产品风控会没有通过未能在招行募集。

  “我们的风控会的结果是:海航的负债率太高,风险太大。因此没有通过。”招行内部人士向理财周报记者称。

  此外,包括、华融信托等银行、信托机构均纷纷收紧或暂停与海航合作,原因基本都是“海航负债率太高,风险太大”。

  在此背景下,海航不得不把融资渠道转向第三方私募。

  “海航‘绿色成长’基金其实跟信托差不多,只不过没有走信托通道,因为信托产品需要到银监会备案,要求会高一些,而目前的有限合伙基金形式只要到发改委做工商登记就可以了。”上述尚乘财富工作人员称。

  深圳某信托资深人士则向理财周报记者称,“没有信托渠道的私募产品很难得到投资者的信赖,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这种项目风险太大,就算信托公司愿意赚通道费监管备案也很难通过。而有限合伙的的管理人(GP)收的管理费肯定比信托公司的通道费要高,发行成本比信托产品要高2-3个点。”

  从风控设计上来讲,“海航‘绿色成长’基金主要有两层,一是海航易控股5亿股股权质押,质押率为33.04%,海航置业承诺到期溢价收购;二是,海航集团承诺为本次融资全部协议承担履约责任并提供连带担保责任,并由海航集团董事长陈峰签署承诺函。

  “按照风控设计,只要海航集团一年之内不倒闭,这个产品就没有兑付风险。我们公司也对海航进行过调查,我们赌的就是海航集团一年内不会破产倒闭。”上述尚乘财富工作人员称。

  2009年,海航易控股的资产负债率仅为40.63%。截至2011年末,海航易控股总资产为46.69亿,负债总额达31.92亿,其中短期借款达11.22亿,长期借款为7.5亿,资产负债率为68.36%,资产负债率连续增大。

  有中信背景的神秘阿拉丁

  海航“绿色成长”基金由北京阿拉丁财富资产管理公司担任管理人并作为发起主体,由高能财富担任发行,财务顾问为中信信托旗下的中恒聚信,托管行为,产品销售则主要由李嘉诚旗下的长江集团及和记黄埔集团发起设立的尚乘财富负责。

  遭银行、信托封杀后,海航只能与第三方财富管理合作。此时,发起主体阿拉丁财富犹如雪中送炭,但也神秘莫测。

  阿拉丁财富官网显示,其由外资股东和国有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但并未指出股东名称及性质。“我们也不知道阿拉丁的股东是谁,只知道是国有背景。”尚乘财富工作人员称,“肯定有中信的背景,它与中信旗下的金融机构基本都有合作,而且合伙人里也有中信的人。”

  理财周报记者独家掌握的资料显示,在与阿拉丁合作为数不多的机构中,中信旗下的中信信托都郝然在列,海航“绿色成长”基金的财务顾问也是由中信信托旗下的中恒聚信担任财务顾问。同时,阿拉丁财富的五个合伙人中的王德勇,就曾任董事,专家顾问洪X是中恒聚信董事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