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对策分析

2024-12-12 22:10:37 体育 facai369

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对策分析

【摘要】通过对多项青少年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大多数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也存在快乐感较低、自卑、焦虑、抑郁、轻生等心理问题。进一步研究发现,缺乏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心理健康教育不足、心理服务利用率低、缺少有效的减压方式等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因素。结合研究结论,建议提升全员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素养;培养青少年合理作息、积极运动、理智用网等健康行为,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政策支持力度,为青少年提供多元化精准化的心理服务;构建有益于青少年成长的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系统,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成长发展环境。 【关键词】青少年 心理健康 心理素养 心理服务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青少年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来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呈现出良好的状态,大多数青少年积极向上,对自己有客观准确的评价,对生活、学习和工作有较强的安全感。但是,部分青少年存在心理问题或障碍,如自我接纳差、自卑、焦虑、抑郁、希望感不足、有轻生意念与行为等。特别是近年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不断攀升,甚至呈现低龄化趋势,这些变化值得关注。 多数青少年能客观评价自我,但部分青少年自我接纳程度低并呈下降趋势。自我接纳是青少年自信的基础,与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表现为能客观看待自我,对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有接纳和认可的态度。较好的自我接纳是自我实现与健康人格的前提,进而能够使青少年有勇气迎接困难与挑战。自我接纳程度低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易使青少年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感受与情绪。 研究发现,虽然多数青少年对自身有客观的认知,但是仍有部分青少年自我接纳程度偏低。2020年11月—12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9312名中小学生的调查发现,初中生对自我的性格感到满意的比例,初一为43.8%,初二为38.2%,初三为40.0%;表示对自己的相貌和体型感到满意的比例,初一为38.0%,初二为30.3%,初三为31.5%。可见,作为青少年起端的初中生,对自我的满意度较低,比例基本在三四成左右。而且对学习的满意度更低,从初一到初三,对自己的学习状况感到满意的比例分别为18.9%、16.4%、17.7%,比例均不足两成①。2015年5月—11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9360名中小学生进行了同样的调查。②纵向比较发现,2020年初中生对自己的性格、相貌和体型、学习状况感到满意的比例和2015年相比均有所下降,尤其是对学习感到满意的比例下降约6个百分点。 和初中生一样,高中生也存在自我接纳程度低的问题,且自我接纳程度呈现下降趋势。2022年10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3772名高中生的调查显示,认为“有时觉得自己很没用”与自己完全符合和比较符合的比例合计为51.4%,这说明有超过半数的高中生对自我的评价较低。同样,高中生的自我接纳程度也有所下降,2022年调查时高中生认为“有时觉得自己很没用”的描述与自己完全符合的比例为20.0%。③2014年11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2537名高中生进行了同样题目的调查,高中生认为“有时觉得自己很没用”的描述与自己完全符合的比例为13.2%,2022年与2014年相比增加了6.8个百分点。④数据显示,无论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虽然大多数对自己感到满意,但是仍有部分中学生存在自我否定的心理。 可见,部分青少年存在自我接纳程度降低的问题,对青少年的情绪、学业、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等均有负面影响。自我接纳程度低影响部分青少年对自我的客观判断,容易导致低自尊以及怀疑自己的价值等心理,在行为方式上也较为消极。 多数青少年对自己有信心,但部分青少年存在自卑心理并趋于严重。自卑感强是一种病态心理,易使部分青少年产生无助、无能、无知的感觉,感到自己各方面都不如别人,形成消极的情感体验。 研究发现,多数青少年对自己的能力有理性的评估,四成多青少年肯定自己的能力,近六成青少年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能做得好。但是,有超过一成的青少年自卑感较为严重。2020年11月—12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9312名中小学生的调查发现,有10.6%的中小学生肯定自己经常有“我觉得谁都比我强”的想法,其中,初一到初三学生肯定自己有“我觉得谁都比我强”想法的比例分别为11.7%、12.8%、15.9%,均超出了总样本比例。另外,有10.5%的中小学生认同“我好像在各方面都做不好”,其中,初一到初三学生认同“我好像在各方面都做不好”的比例分别为11.7%、13.3%、14.2%,比例也均高于总样本比例。这说明正处于少年时期的初中生自卑心理高于小学生,而且自卑感随着年级升高,逐渐升高。纵向比较发现中学生自卑感更加严重,2015年5月—11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936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发现,没有“我觉得谁都比我强”感受的学生占比为62.7%,没有“我好像在各方面都做不好”感受的学生占比为52.6%,而2020年11月—12月的调查显示,没有“我觉得谁都比我强”感受的学生占比为55.8%,没有“我好像在各方面都做不好”感受的学生占比为43.0%,分别下降了6.9个百分点和9.6个百分点。 可见,不存在自卑心理感受的青少年只有半数多,而且近几年部分青少年的自卑心理趋于严重,自卑心理导致有的青少年表现出不想上进、退缩自闭的倾向,有的青少年表现出攻击性行为,产生亚健康的躯体特征如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等。长期走不出自卑的阴影,会使部分青少年的学习与生活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多数青少年对生活感到满意,但部分青少年希望感不足并呈下降趋势。生活满意度是人们对生活的主观评价,内容涉及到家庭、社交、学习、学校、环境、自由等多个维度。生活满意度是体现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人们的主观幸福感受,了解青少年对生活的满意度,有利于更好地把握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 研究发现,多数青少年对生活感到满意。2023年3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2022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该报告通过对山东、河北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近八万名15岁—26岁的大学生调查发现,七成多(74.1%)大学生对生活感到满意。2018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5563名青少年调查发现,青少年的生活满意度总体为68.0%⑤。由此可见,青少年对生活总体上是满意的,并且纵向比较有所提升。但是,也有近三成青少年对生活不够满意,这也影响到青少年对生活的希望感。 希望感是积极的人格特质,使青少年对未来有明确的目标和期待,这种正向感受引导青少年产生强烈的成就动机。2022年10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3772名高中生调查发现,认同“对自己的将来抱有希望”的高中生比例为88.5%,不认同“对自己的将来抱有希望”的高中生比例为11.5%。2020年11月—12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9312名中小学生的希望感调查显示,有63.6%对未来充满希望、30.8%希望感不强、5.6%希望感很低。分年级统计发现,初一、初二、初三学生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比例分别为64.7%、55.0%、51.6%,均低于平均线。2015年5月—11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9360名中小学生进行了同样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小学生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比例为75.4%,纵向比较发现,从2015年到2020年,中小学生的希望感下降了11.8个百分点。 可见,大多数青少年对生活较为满意,但是也有部分青少年存在生活满意度不高、希望感不足的情况。对生活感到满意、情绪稳定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这些因素都是体现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部分青少年希望感不高并且有所下降的现象需高度关注。 多数青少年不存在焦虑风险,但卷入焦虑情绪的青少年占比较高。焦虑也是青少年所面临的主要情绪问题。焦虑不仅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也对青少年的学习、工作、社交、睡眠等多方面产生显著不良影响。 《2022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还显示,仅有半数多(54.7%)大学生没有焦虑感受,这也意味着四成多(45.3%)大学生存在焦虑感受。2021年1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3435名高中生调查发现,七成多高中生有过焦躁情绪,经常和有时感到焦虑的比例为40.7%。⑥2022年11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24758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有焦虑情绪的检出率为31.3%,其中,21.8%有轻度焦虑问题,5.9%有中度焦虑问题,3.6%有重度焦虑问题,小学阶段有焦虑情绪的检出率为23.1%,初中阶段有焦虑情绪的检出率为39.9%。⑦ 虽然五成多大学生、六成高中生和初中生不存在焦虑情绪,但是存在焦虑风险的青少年仍占比较高,从初中生到高中生、大学生,卷入焦虑情绪的青少年占比从近四成到近半数,并且随着学段升高而增高。焦虑情绪在心理上经常表现为担忧、紧张、不安、恐惧、缺乏安全感。有些焦虑情绪会逐渐转为焦虑症,导致躯体化特征产生,如肚子疼、头疼、心慌心悸、胸闷气短,产生濒死感、腹泻等,对青少年的身心伤害较大。 多数青少年情绪积极稳定,但青少年仍是抑郁的高风险人群。抑郁会使青少年情绪低落,对自己及外部事物兴趣减退,甚至产生自闭、自伤、自杀等行为。 2023年8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对3万多名10—16岁中小学生调查后发布的《2022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85.2%的中小学生无抑郁风险。纵向比较发现,无抑郁风险的比例由2020年的81.0%上升到2022年的85.2%,提升了4.2个百分点。同时数据也显示,中小学生存在抑郁风险的比例为14.8%。同年8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对19万份国民问卷进行统计后发布的《2022年国民心理健康调查报告:现状、影响因素与服务状况》显示,国民的抑郁风险检出率为10.6%,其中,18岁—24岁年龄组抑郁风险检出率为24.1%,25岁—34岁年龄组的抑郁风险检出率为12.3%,这两组数据显著高于35岁—44岁年龄组、45岁—54岁年龄组、55岁以上年龄组,也高于总体检出率。和小学生相比,初中生的抑郁风险更高,2022年11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24758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中小学生的抑郁风险检出率为17.9%,其中,有轻度抑郁风险的为12.8%,有重度抑郁风险的为5.1%,小学阶段抑郁风险检出率为13.0%,初中阶段抑郁风险检出率为23.0%,初中生比小学生高出10个百分点。 虽然多数青少年情绪积极稳定,但是青少年仍然是抑郁的高风险人群。部分青少年的抑郁风险,无论对青少年的自身成长,还是对国家的发展进步都存在不良影响。 多数青少年具有健康意识,但少数青少年存在轻生意念与轻生行为。青少年轻生事件成为备受关注的心理健康问题。多项研究显示,轻生成为青少年死亡的主要原因。《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2)》显示,自杀是我国15岁—25岁青少年第二大非疾病死亡原因。部分青少年轻生主要表现在意念上与行为上。轻生意念是指一个人想毁灭自己生命的想法,比如做自杀计划、幻想轻生后的结果等;轻生意念是实施轻生行为的第一步。 研究发现,轻生意念大多从中学开始。2018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5563名青少年调查发现,有84.3%的青少年表示没有过自杀想法,但是也有15.7%的青少年报告在最近一周、一个月或一年内有过自杀意念;分群体统计发现,有过自杀想法的青少年,中学生占比为18.1%,高校学生占比为14.3%,在职青年占比为15.7%。史姗姗等学者2021年调查发现,13.7% 的中学生曾有意伤害过自己,12.3%的中学生认真考虑过自杀,6.5%的中学生有过自杀计划,2.3%的中学生采取过自杀措施。⑧这说明,虽然大多数青少年不存在轻生意念与行为,但是仍有少数青少年对自己采取过伤害性行为或有过自杀计划,甚至有极少数人采取过行动。 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风险因素 部分青少年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既与个体因素有关又与环境因素有关。要想让青少年避免心理疾病侵扰,需要从个体、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去考察影响心理健康的风险因素,并在生活中尽量避免不利因素的影响,使心理问题产生的风险降到最低。结合多项研究结果,以下风险因素需要特别注意: 生活压力较大。压力事件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社会的快速发展与急速转型,对青少年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也使青少年面临更多的生活压力。生存、学业、就业、婚恋、住房等一系列压力,都有可能影响到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尤其是学业和就业两大问题,是影响青少年成长与发展的核心要素。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22年11月对全国24758名中小学生的调查发现,小学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学生分别有40.1%、41.9%、44.9%表示学习压力大,初中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学生分别有57.4%、62.0%、74.1%表示学习压力大;小学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学生分别有28.0%、28.9%、29.3%对学习感到厌烦,初中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学生分别有36.1%、40.4%和38.6%对学习感到厌烦。可见,相对于小学生,初中生的学习压力更大,学习厌烦情绪更严重。同样,青年也面临着较大的住房、婚恋、就业等压力。生活压力大给部分青少年带来较大的负面情绪与心理压力,如果不善于化解压力,则有可能产生心理问题与疾病。 生活方式不良。多项研究表明,运动、睡眠、饮食等生活方式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具有强烈相关性。生活方式越好,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反之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吸烟、饮食习惯、酒精和药物、应激控制、锻炼和体能、安全行为等,和心理健康水平中的强迫、敌对、偏执、抑郁、焦虑、人际关系紧张、学习压力、适应不良、心态失衡及其他不良情绪等各项均存在负向相关性⑨;青少年的运动参与、睡眠时间与积极心理呈显著性正相关,与消极心理呈显著性负相关;饮食情况与消极心理呈显著性负相关;使用电子屏幕时间与积极心理呈显著性负相关,与消极心理呈显著性正相关⑩;但是一些青少年存在晚睡、睡眠不足、情绪化进餐、运动量小、用网时间长、饮食习惯不健康等生活方式问题。2021年3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4093名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调查发现,仅两成多青少年每天运动,有5%甚至从不运动。⑪2018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5563名青少年的调查发现,随着年龄增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14岁—19岁年龄组、20岁—29岁年龄组、30岁—35岁年龄组青少年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比例分别为33.1%、19.8%、18.9%;部分青少年睡眠时间普遍较晚并且睡眠时间少,在工作日(上学日),56.5%的青少年通常晚上11点以后睡觉,17.6%的青少年晚上12点以后睡觉,25.7%的青少年平均每天睡眠时间不足7小时。2023年12月,《第5次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未成年网民周一到周日的上学日平均每天上网时长在2小时以上的比例为11.1%,节假日平均上网时长在5小时以上的比例为13.1%。运动时间少、睡眠时间少、上网时间长等因素均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不充分。良好的心理素养有助于抵御负面情绪与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但是,2018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5563名青少年的调查发现,青少年群体的心理健康素养略低于全国水平,差异最大的题目比总样本的正确率低近30个百分点。而且部分青少年不善于自我减轻压力,认为自我减轻压力有效的青少年占比仅六成多,还有近一成的青少年认为基本无效。产生这些问题均与心理教育不足有密切关系。调查还发现,青少年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服务的评分远低于医疗保障、学校体育课、健康教育、体育场地设施等的评分。其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得分为5.14分(最低分为0分,最高分为10分),刚超过平均分。分群体比较发现,中学生评分和高校在读学生评分分别为6.01分和6.12分,在职青年评分最低,仅有4.57分,低于平均分。这也说明在青少年获得的服务中,心理健康教育还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尤其是在职青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更为不足。 心理健康服务跟不上。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能有效地帮助青少年缓解与疏导心理问题与疾病。但是青少年能获取到的专业心理健康服务也很有限,尤其是部分在职青年更是较少寻求专业心理帮助。2018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5563名青少年的调查发现,只有四成青少年认为自己在需要时能找到专业的心理辅导机构,37.1%的青少年表示不确定能不能找到,22.4%的青少年明确表示找不到。即使是青少年学生,认为所在学校有心理辅导机构的也仅有半数多,高校在读学生表示学校有心理辅导机构的比例为58.8%,比中学生(41.1%)高出17.7个百分点。因此,青少年对心理健康服务的评价只有5.0分(最低分为0分,最高分为10分),在各类健康服务中评分最低。中学生和高校在读青年的评分分别为5.75分和5.89分,职业青年的评分为4.48分,三类群体对心理健康服务的评分均低于其他健康服务评分。尤其是职业青年的评分,未达到中等水平。这说明部分青少年找不到或者不善于寻求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即使寻求到心理健康服务,其获得感也较低,社会化心理健康服务更是跟不上。 社会支持体系建构不完善。有效的社会支持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水平。但是研究发现,有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支持体系建构还缺乏系统性与协同性。例如,很多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身体健康排在其次,对情绪与心理的关注更是少之又少,甚至将情绪排在最后。研究也发现,遭受过学生欺凌的青少年更多存在抑郁、焦虑、自卑等问题,但是有的教师和家长对学生欺凌现象关注还不够,有的社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支持更是偏少,青少年缺乏社区互助、社区心理辅导等方面的支持。 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建议 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与方法,全面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素养。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是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应有之义。培养身心和谐的青少年,需要拓展已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渠道与方法,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加普及与深入,成为青少年成长的“必修课”。人工智能时代,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更加多元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对青少年有更大的吸引力,家长和教师的影响力可能会减弱。因此,更需要拓宽心理健康教育渠道,把线上与线下的、校内与校外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要全员覆盖,不仅在校学生有机会获得心理健康教育,在职青年、留守流动青少年等人群均需要普及心理健康教育。还需要定期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素养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部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全面提升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素养,做到“一个都不能少”。 提供专业化精细化的心理健康服务,促进心理健康服务向纵深发展⑫。心理健康服务经历了医学模式、教育模式和服务模式,医学模式主要针对少数存在心理障碍的人,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教育模式虽然面向全体,但是教育者的主观视角较强。而心理健康服务则是把人作为主体,是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⑬。青少年不仅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还需要专业化和精细化的心理健康服务。2023年5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专门提出要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因此,需要为不同群体的青少年如农村青少年、职业青年、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等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提高青少年获得心理健康服务的便捷性与获得感。定期对心理健康服务人员进行培训及专业能力评估,解决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专业化水平不高、角色定位不准确等问题,更好为青少年服务。 强化青少年的健康意识,引导其养成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网络时代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一些流行文化、亚文化也可能会影响青少年形成科学的生活方式,比如把宅、晚睡作为值得炫耀的生活方式等。因此需要特别重视培育青少年的健康意识,把重视睡眠、饮食、运动等作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使青少年从小掌握科学的健康保健知识,养成热爱运动、科学饮食、合理用网等良好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结合网络时代青少年的认知习惯,构建多元的心理健康宣传模式,建设心理健康数字化教育平台和服务平台,丰富心理健康的教育和宣传内容,调动青少年的积极性,使青少年主动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细化青少年心理健康政策,为青少年发展提供多元化的政策支持。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经历了萌芽期、探索期、推进期和深化期,现已成为国家顶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政策类型也更加丰富多元,有国家发展规划类、心理健康专项类、卫生健康类、德育思政类、教育发展规划类⑭。近年来,我国先后出台了多项关怀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政策、制度、文件,如《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等,其内容均包含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但是,青少年群体面临的心理问题多种多样,不同的青少年群体需要不同的关怀与帮扶。因此还需在政策层面进一步助力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例如,提升农村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素养、对职场青年的心理状况进行定期筛查、给予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深度关怀等,均需要有健全的政策、制度等作为保障。因此,建议制定的服务青少年的政策制度能够更加细化可操作并有所倾斜,使青少年获得多元化的政策支持。 切实减轻青少年生活压力,构建心理友好型社会支持系统。生态系统理论显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家庭、学校、社会、网络、同伴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家庭、学校、社会、政府等各方面需要把青少年心理健康放在重要位置,建构起互相协同配合的联动机制,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在全社会营造有益于青少年的心理友好型成长环境。各部门需要围绕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目标各司其职,例如,管理部门出台服务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支持性文件与政策,宣传部门通过多元渠道引导青少年重视心理健康,卫生健康部门重点做好监测评估工作,教育部门需要做好心理素养的科普工作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心理友好型社会支持系统。而且各部门都需要为切实减轻青少年生活压力采取有效措施,优化青少年的成长环境,防控生活中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风险源。 (作者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 【注:本文系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大课题“新时代少年儿童政治引领机理与方法研究”(项目编号:22TZTSKA001)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20年11月—12月实施的问卷调查,被试取自北京、江苏、辽宁、河南、云南、陕西六省(市),共调查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三年级学生9312人,其中男生50.9%,女生49.1%;小学生50.6%,初中生49.4%。 ②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15年5月—11月实施的问卷调查,被试取自北京、广东、上海、山东、辽宁、河南、湖南、四川、云南和陕西等10个省(市)42个区县162所中小学,共调查9360名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三年级中小学生。 ③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22年10月实施的问卷调查,被试取自北京、陕西、辽宁、江苏、河南、四川共6省(市)30所中学,共调查3772名普通高中1—3年级学生。 ④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14年11月实施的问卷调查,被试取自北京、哈尔滨、宁波、西安、长沙、昆明,共调查高中1—3年级学生2537人。 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18年10月实施的问卷调查,被试取自东北、西北、南部三个地区代表省份辽宁、陕西和广东,共调查5563名14—35岁青少年。 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21年1月实施的问卷调查,被试取自大连、北京、广州、西安、合肥、贵港6城市的24所中学,共调查了3435名高中1—3年级学生。 ⑦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22年11月实施的问卷调查,被试取自北京、上海、 江苏、广东、辽宁、内蒙、四川、陕西、河南、湖南共10个省(市/自治区),共调查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三年级学生24758人,有效问卷22693份。其中男生50.8%,女生49.2%;四年级18.6%,五年级17.3%,六年级15.2%,七年级17.0%,八年级16.1%,九年级15.8%。 ⑧史珊珊、周振宇、符展豪、鲍璐芳:《浙江省余姚市中学生抑郁症状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疾病监测》,2023年第2期,第78—82页。 ⑨吴师伟、王静:《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体质状况和生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学园》,2022年第9期,第64—67页。 ⑩章文、张浩帆、张卫平、孙波、陈晓雷、王玉秀:《高三、大一学生生活方式因素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浙江体育科学》,2023年第6期,第65—74页。 ⑪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21年3月实施的问卷调查,被试取自北京、南京、合肥、沈阳、兰州、泉州、广安7城市,共41所学校的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接受问卷调查,有效样本量4093人,其中男生51.87%,女生48.13%;初中生31.57%,高中生28.83%,大学生39.60%。 ⑫俞国良:《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根基工程》,《基础教育参考》, 2024年第1期,第3—16页。 ⑬俞国良、侯瑞鹤:《论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及其体系建设》,《教育研究》, 2015年第8期,第125—132页。 ⑭俞国良、陈雨濛:《四十年来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政策分析:定性与定量的视角》,《复旦教育论坛》,2022年第4期,第80—87页。 责编/谢帅 美编/李祥峰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