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医药 | 站患者角度, “医患体验”让病患成真正主人

2024-12-14 1:02:38 体育资讯 facai369

搜狐医药 | 站患者角度, “医患体验”让病患成真正主人

开幕式,启动“健康中国行动患者体验评价项目” 患者体验和就医感受是评判医疗服务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拥有百年历史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自建院之初就十分注重医患体验,坚持“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更科学地评判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体验,2017年9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成立国内首个医患体验研究基地(以下简称“基地”),并于2018年5月牵头成立了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医患体验管理与评价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由基地承担第三方医患体验测评项目,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和持续监测机制,首次对中国就医人群开展标准化、大规模、持续性的居民就医体验现状调查,重点协助医院开展内部各层级医患体验的持续监测与提升,细颗粒度数据追踪和问题改进,为更多医疗机构提供服务。三年来,调查覆盖全国31个省市1000余家医疗机构,测评覆盖人群量为2.48亿人次,获得患者体验数据达5.5亿条,打造目前我国唯一的高质量、标准化医患体验大数据中心——“国家医患体验大数据智能云平台”,为全国千余家医院建立了全维度、广范围、连贯性的长效实时监测机制,为国家深化医改提供全维度、立体式的决策辅助支持。“医患体验是医疗行业的新趋势,医患体验评价体系可以使院方通过患者的视角发现管理的不足,促使院方不断改进和改善,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姜保国院长说。今年年底,拥有1600张床位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通州院区即将启用,将更大限度改善医疗条件,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大会启动了“健康中国行动患者体验评价项目”。该项目是为进一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委托,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依托“基地”和“国家医患体验大数据智能云平台”模式,搭建“健康中国行动患者体验大数据平台”,获取居民对医疗机构在医疗服务能力、医疗服务质量、健康宣教、安全用药等数据,通过发挥大数据平台的数据价值,来真实反映健康中国行动的实施成效和存在问题,为健康中国行动的有效实施提供数据支持和辅助决策支持。 健康是幸福之基,健康中国建设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为细化落实健康中国战略,2019年7月国家成立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制定印发《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特意强调服务方式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凝聚全社会力量,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建设健康中国。毛群安司长对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牵头,联合国内多家知名院校、医院和科研机构,依托基地和专委会打造的“国家医患体验大数据智能云平台”赞赏有加,他介绍道,2017年开始,我们基于国家医患体验研究基地搭建的医患体验大数据云平台,建立健康中国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此次搭建“健康中国行动患者体验数据平台”,将协助完成相关数据持续监测,通过数据反映实施成效并发现问题,为健康中国行动有效实施提供数据支持与辅助决策支持,为政府政策引导发挥作用。 高峰论坛,广搭平台助推医患体验新理念新方法 一年一度的“高峰论坛”,旨在为医疗管理和医患体验相关专家搭建相互学习、交流、研讨的平台,共同探讨国内外最新前沿现代医院管理经验,进一步推动医患体验的相关理念在医院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国家疾控中心原主任王宇教授作了《基于多源大数据的“城市健康指数”的方法及意义》报告,围绕开展“城市健康指数”评估的意义和方法,从城市健康指数”体系构建、五大特点、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和评估范围多方面详细介绍了如何开展“城市健康指数”第三方评估。王宇教授指出,城市是人民健康的重要载体,“城市健康水平”客观评估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抓手。“城市健康指数”评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指导下,基于“健康中国行动”和建设“健康城市”要求,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城市健康为关注点,充分利用多源大数据,合理构建中国城市健康指数评价体系,持续监测和发布指数变化情况,评估各地城市健康水平,总结成效和问题,推动健康城市发展,进一步打破数据和信息孤岛,创新政策与工程实践,共同推动健康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 什么是好的医疗建筑?这是深耕医疗建筑设计研究20年,跨越了医疗建筑的设计实践、理论研究和专业教育三个领域的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郝晓赛教授给大家抛出的问题。自称为“医疗建筑师”的郝教授,从医院建筑历史引入,结合几家知名三甲医院的建筑实例,从整体外形设计、就医环境、就医流程、标识引导等方面做了详细解读和分析,并对现代医院三分式布局对跑断腿、人挤人的医疗现象未见改观做了具体介绍,指出造成医院安全风险之源头,除了布局,更多源于中国人情社会和老百姓喜欢去大医院看病等等,促使进入医院越建越大,老百姓看病更不方便的怪圈中; 郝教授强调,好的医院建筑是自下而上的,不仅需要建筑师努力解决就医流线、寻路设计和安全设计的问题,更多要包容病患的需求,需要容错与容弱,同时它也是自上而下的,需要医院社会大环境的改变。讲授中,郝教授多次提到百年前提议建造一所中国人自己医院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首任院长伍连德博士,1918年筹建人民医院时所言 “北京作为首善之区,中外观瞻所注,但是求一美备之医院亦不可得”。作为医疗建筑师,郝教授引用伍连德博士的一句话“我们国家美备医院处处可得,且皆为国人所设”做结束语,表达对“真正以病人为中心”好医院建筑的期许。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首席审评员王涛研究员的讲述题为《创新药物研发生态的监管考虑》,就中国新药研发现状、鼓励创新政策设计、中国创新机遇挑战等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和讨论。王涛研究员指出,激发中国新药研发创新活力需要通过药品监管体系改革,完善新药研发法律法规、新药上市标准体系、药物研发与评价指南体系等多方努力。希望中国药物创新各相关方能够共同努力,培育与创新相适应的创新药研发生态,形成以患者为中心理念,优化临床试验,以临床价值为驱动、以患者为核心的创新药研发生态。 国家卫健委医患体验研究基地副主任周峰教授作《患者体验在医院运营中的实践应用》主题报告,重点从患者体验、患者满意度、患者体验指数等概念入手,介绍了医患体验研究基地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建立完善持续监测机制,协助医院开展改进工作的实践应用案例。周峰教授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因此国家卫生健康委批准组建医患体验研究基地,患者体验评价项目被正式纳入健康中国行动计划。通过国家卫健委满意度调查平台和国家卫健委医患体验大数据平台,建立广域层面医院医患体验线上评价与问题反馈机制,协助医院开展内部各层级医患体验的持续监测与提升,数据追踪和问题改进。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刘慧鑫医师介绍了《中国乡镇(通州漷县镇)全人口、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模式初探》,以“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的思路,对通州行政副中心的医疗资源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通州区漷县镇的健康管理模式以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通州院区的总体定位。刘慧鑫医师指出,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以及疾病谱、生态环境、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需要城市统筹解决关系人民健康的重大和长远问题,推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绿色安全的健康环境,调整优化健康服务体系,抛开以疾病为中心的传统思维,向以人为中心和以治疗为中心转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通州院区将全力打造成学科全面、功能合理、具有一定规模和医疗、教学、科研职能兼备的综合医院,引领通州区医疗卫生服务;服务京津冀一体化建设。 会上,张俊副院长从医患体验研究的背景趋势、关键数据技术、数据应用价值和医患体验基地建设成果等几个方面,作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患体验评价工作总结》的精彩报告。国家医患体验研究基地在国家医患体验评价方法、术语、应用等行业标准研究制定、医患体验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中的实践、医院绩效评价体系中医患体验指标建立、大数据和AI技术在医患体验数据采集、储存、分析和应用的研究,国际医疗机构医患体验管理模式比较、医患体验第三方评价运行机制与模式建立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承担了国家标准《患者体验调查与评价术语》编写工作;发布了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医疗机构患者满意度第三方评价要求》团体标准;在SCI杂志发表住院和门诊患者就医体验评价文章,所制定的评价量表获得国际认可并培养相关专业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承担国家卫生健康委委托课题《社会办医患者体验模型研究》;以第三方机构身份正式纳入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城市健康指数”评估工作体系,依托“大数据+大健康”为健康城市建设精准画像。其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以《开启医患体验大数据管理的新时代》质量管理案例荣获“中国医院管理奖银奖”。 此外,会上还公布了国家医患体验研究基地2019年度中国患者体验示范单位与中国患者体验管理奖获奖名单,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内江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26家医疗机构当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