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持续关心关注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深入阐述了新的历史方位下如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科学回答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最紧要、最现实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重申“两个毫不动摇”,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三个没有变”,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路径,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坚定发展信心,努力在新的起点上推动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阐述了我们党关于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强调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为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廓清了迷雾,极大鼓舞了民营企业的创业创新热情。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们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发展还很不平衡的国家,发展依然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要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只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没有变,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根本改变,非公有制经济就必然要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过程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没有变”,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向全社会释放了清晰无误的政策信号。这既是给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注入的一剂“强心针”,也是给民营企业家吃下的一颗“定心丸”,极大地鼓舞了民营企业家的创业创新热情。
非公有制经济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发展壮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发展起来的。回顾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一时一刻都离不开党在把握方向、谋划全局、制定政策和推进改革等方面的统领驾驭。正是在我们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指引下,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实现了快速发展,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非公有制经济每年创造60%左右的国内生产总值、80%左右的社会就业和超过50%的财政税收,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将与公有制经济一起,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
非公有制经济应成为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重要活力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营企业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新创造精神,正确认识、积极适应新常态,争取新常态下的新作为、新提升、新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国经济运行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不少民营企业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出现了要素成本增加、生产经营困难、创新意愿和能力不足等诸多挑战。需要看到,这些困难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所遇到的正常现象,不能因此否定非公有制经济的积极作用,更不能说成是“国进民退”,把民营企业出现的困难归咎于国有经济。非公有制经济要解决当前的困难,唯有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体制机制变革,加速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努力在新常态下有新作为、新提升、新发展。广大民营企业家要准确把握大势,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特别是创新发展理念,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信心、奋发进取,力争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二、让民营企业真正从政策中增强获得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用行动诠释“三个没有变”,推出了一系列扩大非公有制企业市场准入、平等发展的改革举措,并接续出台了一大批相关政策措施,形成了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非公有制经济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打造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激发市场活力就是要把该放的权放到位,该营造的环境营造好,该制定的规则制定好,让企业家有用武之地;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更多从管理者转向服务者,为企业服务,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市场经济是迄今为止配置资源最有效的方式,而非公有制经济对市场信号反应敏捷、生产灵活性强、能够更好地满足个性化需求,因此,着力打造一个有效市场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尤为重要。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坚持依靠推动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通过建立现代市场体系和完善市场机制,不断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通过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不断健全政府宏观调控体系,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持续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优化制度环境,稳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预期和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给民营企业家吃个“定心丸”,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稳预期、稳信心。稳定预期和信心,关键在通过优化制度供给,把“三个没有变”的政策落实好、利用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运用改革和法治的手段持续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在产权保护上,明确提出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在政策待遇上,强调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在体制机制上,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制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明确提出,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允许企业和社会组织在农村兴办各类事业。这些重大举措,提振了民营企业家的信心,为非公有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
推动政策落地落实,增强民营企业的获得感。习近平总书记对民营企业的困难和企业家的心声尽知其详,针对政策执行中的“三门”现象和阻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三座大山”,他既指明了问题、提出了要求,更强调要把握好政策制定和政策实施的关系,强调“必须下决心解决”,“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细、落实,让民营企业真正从政策中增强获得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不断强化政策质量和透明度,不断提高配套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帮助企业“搬三山”“开三门”;进一步加大政策落地力度,确保各项政策百分之百落到实处。通过完善金融体系、放开市场准入、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减轻企业负担、降低企业成本等方式,帮助企业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让广大民营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从政策落地中真正体会到了“三个没有变”带来的获得感。
三、构建“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
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绿色清廉的政商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交往应该为君子之交;新型政商关系概括起来说,就是“亲”“清”两个字。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论述深刻阐明了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原则和方向,为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指明了道路。
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是中国改革发展大局的重要环节。政商关系自古是难题,也是近年来的舆论热点之一。进入新常态以来,我国各项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阶段,亟须稳定经济发展环境,构建良好的政商关系是其中的关键一环。过去,有的民营企业家习惯于靠关系、靠人情、靠金钱办事,把商业贿赂当成经济发展的“润滑剂”,既扰乱了市场正常秩序,也腐蚀了一些干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压反腐、铁腕治吏,官商勾结和利益输送等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然而,一些政府部门却出现了以反腐为借口,对民营企业家“退避三舍”,在提供正常服务和发展环境上缩手缩脚,而一些企业家遇到困难也不敢去找政府,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论述,廓清了长期以来处理政商关系存在的误区,对我国改革发展大局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新型政商关系贵在“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核心要义是政商在边界分明、各就其位、彼此清白、公开透明、依法依规的轨道上良性互动。如何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习近平总书记给出的答案是高度概括的“亲”“清”二字。形成“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也是打造绿色政治生态、构建公正市场环境、营造良好社会风气的必然要求,需要政商两方面共同努力。要在“有交集不能有交换,有交往不能有交易”的前提下,健全党政干部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经常性沟通联系机制。“亲”是普惠的亲,一视同仁的亲;而“清”作为政商关系的底线,既是对党政干部的要求,也是对企业家的要求。在“清”的基础上才能建立真正的“亲”情,才能产生共同奋斗实现中国梦的巨大合力。党政干部和民营企业家都要依法依规,坚守底线,做到不触法律底线,不踩纪律底线,不违政策底线,不破道德底线。
做“亲”“清”政商关系的积极践行者。对于党政干部而言,要对企业家“亲”上加“清”,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在“亲”商中以甘当“店小二”的理念积极作为、靠前服务,确保各项政策有效落实,推进政企和谐。要注重廉洁自律,坦荡真诚地同民营企业家接触交往,在千方百计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做好服务工作的同时,不越法、不逾纪、不谋私。对于民营企业家而言,要在“亲”政中守法诚信,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光明正大搞经营,遵纪守法办企业。要讲真话说实情、建诤言献良策,斩断投机杂念,不行贿不违法、讲诚信守承诺,由“靠关系”转向通过收获创新红利做大做强产品和品牌取胜,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不断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执笔:胡坚 查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