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呼愁"

2024-12-15 9:00:54 体育资讯 facai369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呼愁"

在土耳其旅行,始终感觉是脚踩着现在和踏着过去两只船。

土耳其是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伊斯兰教国家,被称为"文明的摇篮"。历史上的土耳其曾经是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的中心,有着6500年悠久历史和前后十三个不同文明的历史遗产,三面环海的地势和内陆复杂的地理环境,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目光。

以弗所古城像许多古老而神奇的城市一样,在岁月里沧桑,19世纪后半叶人们的一次偶然的发掘才使它重新为世人知晓。

以弗所是古希腊人在小亚细亚建立的一座城市,是世界上保存的最完整的古城之一。这里曾经是罗马帝国的五大城市之一,在古希腊和罗马时期曾经繁华盛极一时。这个极其繁荣的贸易港口城市,经过几百年的变迁,它的入海口渐渐被淤泥填塞,几次大大小小的地震和火灾终于使这座城市被废弃,在地下深埋千年。

现在所见以弗所遗址,是经过近150年时间的发掘,呈现出来的古城的部分,这仅是城市的极小部分。据考证,这古老的城市还有百分之八十仍尘封于地下。

以弗所遗址壮观而巨大,有容纳二万五千人的露天剧场、图书馆、市集、浴场和罗马大道等。虽然许多古建筑已不再完整,部分甚至只剩下几根柱子,残留的断壁残垣,孤独长廊,但透过这些废墟,不难幻想起辉煌时期的画面。

以弗所遗址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现存的世界上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希腊、古罗马城池,也是土耳其最值得观光的旅游景点之一。

以弗所大剧场是古城遗址的最大亮点之一,这里不仅是古希腊人观看表演的地方,也是举行市民大会的地方,大剧场建于希腊统治时期,罗马帝国时代,在图拉真大帝亲自督导下加以扩建。

大剧场是沿山而建的半圆形希腊风格式建筑,入口,高大的拱形门气势恢弘,剧场不仅上演各种剧目,还是角斗士与猛兽生死对决的场所。站在剧场中央,仰视宏伟壮观的大剧场,仿佛听到数千年前疯狂的欢呼声、呐喊声。

以弗所大剧场不仅是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标本,还是基督教历史的重要见证者,衣弗所本身正是早期基督教的一个重要的基地,传说当年耶稣十二门徒之一的保罗在耶稣死后就带着耶稣的母亲圣母玛丽亚来到了衣弗所,圣母玛利亚在衣弗所度过了她生命最后的日子,保罗则开始了在以弗所的传教。保罗在以弗所写下了《哥林多前书》而被关进监狱,又写了更著名的《以弗所书》。保罗劝说以弗所的民众皈依上帝,抛弃希腊神话,引起了一场骚乱,地点就在大剧场。

大剧场正对阿卡迪亚纳街,这是一条有通往港口的大理石道路。这是以改建这条道路的阿卡迪亚那皇帝的名字命名的,长500米,宽11米。从那些至今看起来依然高大的石柱,精美的雕刻,长长的石板铺成的宽阔大街,尽显曾经的辉煌与荣耀。

  库里特斯街,是以弗所主要的街道,沿着舒缓的坡道到达上层社会的公共会堂。在这条大街上,两遍分布着精美的雕塑和雄伟的建筑,神庙、喷泉、浴池和各色的店铺林立密布。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冲水厕所。两千年前古罗马人沿着墙边铺上一排大理石,大理石上的圆洞,是贵族们专属的方便之处,大理石板下面是用石头砌成的沟渠,有两三米深。沟渠里流动的水经常刷。据说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冲水厕所。公厕墙壁内嵌着瓦釉的水管,里面灌输的热水保证了卫生间内部的温度。

这片废墟是修建于公元1世纪的公共浴室,在4世纪的时候由于大地震受到破坏,后来一名叫做斯科拉丝蒂卡的名妓尽其所能对其进行的修缮,最终成为了一座三层的罗马浴室,因此后人将这做浴室遗址称为斯科拉丝蒂卡浴室。

罗马帝国的全盛时代同时是奴隶主极尽奢华享乐的时代,他们过着奢侈淫逸的生活,从沐浴这件日常琐事上,就可看出奴隶主生活享受的铺张。罗马浴室往往是一座复杂而华丽的建筑,其中有供浴前运动或游戏的回廊,有温度不一的暖气房和冷热浴室,还附有酒肆、菜馆等。入浴的人先做浴前运动,然后进入暖气房。每过一个暖气房温度就跟着升高,有微温至高温,暖气房使入浴者蒸腾发汗,等全身的汗出透了,才用温水洗澡。洗了温水,又用凉水冲净,为了防止受寒,冲过了凉水还要遍身涂擦软膏,像这样复杂的沐浴,在当时确实令人难以想像。

图拉真喷泉是以弗所古城遗址内最美丽的古迹之一。它建于公元2世纪,为了供奉古罗马帝国五贤帝之一的图拉真皇帝。建筑结构精巧,高约12米,长20米,宽10米。图拉真皇帝的雕像曾伫立在池子中央,如今庄严挺拔的雕像只剩下了一只脚。虽然只剩下残玻的拱门和石柱, 但是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千万年前古文明的辉煌灿烂。

库里特斯街旁的哈德良神庙,这里供奉着罗马皇帝哈德良。哈德良是西班牙人,系图拉真的表侄。他继位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停止战争,与帕蒂亚国王缔结和约,他放弃了图拉真所设立亚述省和美索不达米亚省,着重防守,在大不列颠建造哈德良长城,使罗马边界出现了相对稳定的局面。

哈德良在位时最大的一次军事行动,就是用兵巴勒斯坦,镇压犹太人的起义。公元132年哈德良出巡巴勒斯坦,他想在耶路撒冷的原址上另建一座新城,使之成为罗马人的居留地。同时又想在原先耶路撒冷的耶和华神庙的场址上建立罗马主神朱庇特神庙,以加强对犹太人的控制。这就引起了巴勒斯坦全部犹太居民的大规模起义,斗争激烈。哈德良派大军前往镇压,结果耗时三年,屠杀了58万犹太人,才把这次起义镇压下去。经过这次战争,巴勒斯坦变成了一片荒漠,犹太人也就失去了他们的乡邦,流离于世界各地。直到1948年,他们才在联合国的同意下,又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了以色列共和国。

哈德良是一位博学多才,具有文化修养的一位皇帝,被同时代的人称赞为:友善而不失威严,严肃而不失风趣,节俭而不失慷慨,多才多艺而追求变化。他是罗马五贤帝之一。


哈德良神庙,装饰精美,结构巧妙,外拱形门的正中刻有命运女神堤喀的雕像,第二道拱门的门楣刻有蛇发魔女美杜莎的雕像。

美杜莎曾经是雅典娜神庙的普通女祭司,长了一张美丽的脸,海神波塞冬东被美杜莎的美貌所吸引,把她在雅典娜的神庙里给强暴了。这激怒了雅典娜,雅典娜不能惩罚波塞冬,于是便把美杜莎变成了可怕的蛇发女妖,任何看到她眼睛的男人都会立即变成石头。因此美杜莎一词有"极度丑怪的女子"之含义。传说美杜莎与波塞冬生有两个儿子,他们在美杜莎被杀后,从她脖子喷出的血中出现,即:飞马珀伽索斯及巨人克律萨俄耳。

古希腊胜利女神奈基长着一对翅膀,身材健美丰腴,像从天徜徉而下,披挂单臂的衣服露了一个乳房,衣袂翩然,她所到之处胜利也紧随而来。她还是宙斯和雅典娜的从神。

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的奖牌的正面用的是胜利女神。

这个浮雕还是全球著名的体育运动品牌Nlke的商标图案来源。

据说从这里挖掘出了阿尔忒弥斯遗体,有人认为这里就是阿尔忒弥斯神庙,其实阿尔忒弥斯神庙并不在这里。

位列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阿尔忒弥斯神庙,是希腊女神阿尔忒弥斯(宙斯和勒托之女《圣经》翻作亚底米,即罗马神话的月亮女神犾安娜)的神庙,长425尺,宽230尺,有126根高60尺的大理石柱。在建成后近两百年时间里,它巍然屹立在以弗所东北郊的一座高山之上,迎接者摩肩接踵前来朝觐的人们。他很快成为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西海岸希腊移民城邦的香客们向往的圣殿。

但不幸的是,一个名叫希罗斯特图斯的家伙,长期以来寂寂无为,想通过实施一项能引起轰动效应的举动使自己万古留名,他非常清楚,能够让人青史留名的好事不是谁都能做成的,那就干点坏事也成,于是,在公元前356年7月21日的深夜,他放了一把大火,将这座壮丽的神殿变成了废墟。

传说就在那天晚上,一个不平凡的生命降生了,这个人后来在这个世界上建立了惊天动地的霸业,他就是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后来,一位名叫普卢塔克的历史学家在他的著作中写道:女神"太忙于照料亚历山大的出生了,以至于无法营救自己受到威胁的神殿"。

再造的神殿更加宏伟,更加富丽堂皇。然而基督教在小亚细亚的落地生根,奥德修斯二世将神殿视为异教徒聚会场所,下令彻底拆毁,从此,这座伟大的建筑奇迹便从世界上永远地消失了。

八角墓室是著名悲剧性人物阿尔西诺四世的葬身之所(已是一片废墟)。阿尔西诺是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同父异母的妹妹。凯撒大败托勒密十三世于尼罗河上,托勒密十三世溺水而死,艳后重登埃及王位,阿尔西诺逃出罗马,投入反凯撒的阵营,兵贩被俘。凯撒没有依例将阿尔西诺在凯旋仪式上处死,而是把她放逐到以弗所,做阿尔忒弥斯神殿的祭司。凯撒被刺杀后,艳后鼓动安东尼将阿尔西诺在神殿的台阶上处死。

塞尔丘克图书馆当时是世界上第三大图书馆,本是罗马亚细亚行省著名省长尤利乌斯.塞尔苏斯的陵墓。他的儿子为纪念他父亲,在陵墓旁修建了壮观、华美的图书馆。

图书馆占地约1000平米,图书馆正面是高大的门廊,科林斯柱耸立其间,两边的立柱略短于中间,利用光线造成的空间宏大的错觉,立柱中间四樽雕塑分别是智慧女神索菲亚、命运女神阿来德、学问女神诺亚和美德女神伊匹斯特米。

塞尔苏克图书馆是衣弗所里为数不多的双层建筑,壮观典雅,完美雕塑,堪称古罗马建筑的黃金典范。

地震和地震引发的大火将图书馆的馆藏和内部结构全部焚毁,仅剩下门楼,再后来的地震连仅剩的门楼也没放过,今天能见到的,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照原样修复的图书馆,非常贴近建筑原貌。

图书馆附近有一家妓院,为了阻止丈夫去妓院,他们的妻子全程陪同丈夫去图书馆,那时妇女是不能进入图书馆的,妻子们就在图书馆旁的院落里等待、聊天,所以图书馆的院落成为上流女士们的社交场所。图书馆有一条地下通道直通妓院,那些女士们在上面聊得开心,岂不知有的丈夫已通过地下通道搂在妓院里风流快活呢。

这里就是妓院遗址,廊柱式的建筑建成于罗马帝国皇帝图拉真统治时期,妓院两扇大门分别通向两个大街。

这就是传说中的妓院脚印!据说方块代表图书馆,脚印的方向指着图书馆对面的妓院,圆圈代表硬币,还有一颗心状的图案,暗示着带上你的钱,顺着脚指的方向,那里有丰腴的女人、是温柔之乡。为了防止未成年人进入妓院,脚如果小于地上的脚印就不能进入,这应该算是最早的妓院广告了。

在凡人与神之间,也会产生浪漫的爱情故事。牧羊人安迪密恩为了和希腊月神瑟莉妮幽会,竟然忘记了挤羊奶,,致使羊奶恣意横流,盖住了整座丘陵,形成了玉石一样的棉花堡。这是土耳其民间有关棉花堡的美丽传说

绿树环绕着玉一样的半圆弧形的层层叠叠的白色山丘,那白色的天然梯田上涓涓流淌着碧蓝色的水,温热的水蒸气缭绕着棉花堡。


在轻盈飘渺的雾气里,洁白如玉的棉花堡更觉神奇、梦幻。

1988年棉花堡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事实上,这些白色阶梯其实是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钙化",当地的雨水渗入地下,经过漫长的寻循环又以温泉形式涌出,在此过程中溶解了大量岩石中的石灰质和其他矿物质。当温泉顺山坡流淌时,石灰质沿途沉积,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片片阶梯状的钙化堤。

这种古怪的好似棉花一样的山丘,已经存在了上千年,天然温泉水温终年保持在36到38摄氏度,酸碱值大概6左右,泉水富含钙、镁等矿物质,对风湿,皮肤病,妇科病,消化不良等神经衰弱等有神奇疗效,泉水还可饮用。

由于棉花堡的温泉是不收费的,所以来此泡温泉的人络绎不绝,进入浴场一定要赤脚,以防鞋底磨损棉花堡的石灰岩。

棉花踩上去并不光滑,走上去甚至有点举步维艰,但为了保护这片大自然的礼物,全当成免费的脚底按摩了。

尤其是在这炎热的夏天,伸脚踏进,温润凉爽的泉水令人舒适惬意,你不得不感怀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奇迹。

在棉花堡的附近,沉睡着希拉波利斯古城遗址,它是公元前2世纪时由帕加马王朝所建的具有古希腊和古罗马风格的古城。公元前129年,希拉波利斯城成为罗马帝国的属地,曾被几代罗马皇帝选为王室浴场。17世纪一场大地震将这座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夷为平地,如今人们只能从断壁残垣中寻找当年古城的辉煌了。

希拉波利斯古城目前还遗留有大浴场、竞技场、街道、大剧场和古坟场等,其中海尔保利大剧场是一座占地面积很大的露天圆形剧场,顺山势而建,恢弘大气,希拉波利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希拉波利斯古城遗址是古希腊城邦其中的一个小王国,在罗马帝国时期,这里早就已经成为王室的度假胜地,这里的温泉自公元前2世纪就用于疗养,人们来此治疗他们的疾病。据说当年这也是埃及艳后游泳的地方。

希拉波里斯在挖掘时发现了通向"冥界"的入口。古希腊地理学家斯特拉博曾这样描述这个"地狱之门":"这里充斥着浓密的蒸汽,如同浓雾一般,让人几乎看不到地面,任何动物进入这个入口都会立即死亡,我把麻雀扔到里面,它们立即停止呼吸,倒在地上"。

这扇"地狱之门"实际上是一处古代的朝圣遗址,包括神庙和圣地。而之所以与死亡相连,则是因为这个遗址周围有着一种特殊的物质一一环。含有此种元素的致命性气体,只要鸟类靠近这处洞穴并接触到这种气体就会马上死亡。

"冥界"的入口并不在这里,离这儿还有一段距离,我们近不了。

这是一种自然现象,与此类似的"地壳的缺口"还有多处。在土库曼斯坦也有这样一扇"地狱之门",为了使当地人避免中毒,那里的气体至今已经燃烧了近40年。

梅夫拉纳博物馆是孔亚的一级景点,前身是伊斯兰蘇菲教派旋转苦行僧侣修行的场所,如今对穆斯林而言,更是一所圣殿,许多穆斯林不远万里而来,因为创始人梅芙拉纳就埋葬在里面,还有穆罕默德的一撮胡子,以及其它圣贤的腊像,每年至少有150万人造访此地。

这座博物馆的外观以其铺满绿色瓷砖的笛子般华丽尖塔而令人惊叹,成为孔亚的地标。

博物馆收藏的世界上最大的古兰经

这是世界上最小的古兰经,据说是用睫毛写的。

梅芙拉纳在土耳其人的心中地位就像中国的孔子,他出生在阿富汗,后来居住在土耳其的孔亚,并发明了旋转舞,孔亚是旋转舞的发源地。

穆斯林苏菲教,他们相信万物无时无刻都在旋转,人的构成分子也与宇宙中的地球和星球一起旋转,人出生至逝世,从年轻、长大、老去,都是一个循环,是生生不息的,犹如旋转不停。他们便利用自己的旋转达到与神的沟通及接触。

数亿年前卡帕多西亚地区的艾尔吉耶斯火山喷发,火山喷吐而出的熔岩改变了周围的地形,几百米的火山灰和熔岩堆积起来,形成了凝灰岩和熔岩成,此后,被慢慢风化的岩石造就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貌奇观。

1985年卡帕多西亚的魔幻森林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自然文化双遗产。

卡帕多西亚的精灵烟囱林林总总,冲天而立,形成独特的石林景观,有的像一根纤细的电线杆,有的则像一座巨大的碉堡,有的呈浅红色,赭色或棕色,有的则成灰色、土黄色或乳白色,岩石表面甚为光洁,随着阳光和云影的变化不断改变自己的色调。

这些戴着玄武岩"帽子"的精灵烟囱给人以穿越时空的交错感,令人浮想联翩的奇貌吸引了很多年轻情侣,如今这里已成为著名的恋爱圣地,情侣们相信爬上几十米高的山峰向恋人表白一定会收获爱情。

凭借独一无二的地貌,卡帕多西亚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评为十大地球美景之一,是地球上最适合乘热气球的两个地方之一。

这里也被誉为地球上最像月球的地方,每年都吸引着全世界游客纷至沓来。

黎明还未醒来,乘坐热气球,从蜿延起伏的山峦,沟壑纵横、争奇竟秀的卡帕多起亚的山谷缓缓升向天空,从高空鸟瞰《星球大战》的场景,超现实般的景色,仿佛有来到月球表面的错觉。

当太阳把她的第一个吻抛向大地,上百个热气球在空中此起彼落,轻舞飘迤。光晕中,似乎已经进入了另一个梦幻般的世界,这是一种奇特而又美妙的体验。。

那一眼望不尽的神奇石柱,千姿百态的岩石群,有的高十几米,有的则高达几十米,壮观的峡谷把地面割成了两瓣。

热气球时高时低的飞行,飞过峡谷,飞过原始村落,飞过荒芜,飞过城镇。

有时几乎要擦上精灵烟囱,刺激感官神经,引起一阵阵尖叫。

在晨晖中,热气球中徐徐着陆,开香槟庆祝我们胜利返航,每个人得到一张证书。

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博物馆一一古罗密露天博物馆,是土耳其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在这块平地上有许多形状奇特的小山拔地而起,形状不一,千奇百怪,有的是圆锥形,有的圆柱形,有的呈蘑菇形,这里记载着基督教的血泪历史。

经过无数次的风雨冲洗,大自然已将他们打造成适于居住的天然公寓,这些由窑洞组成的"复合建筑",曾经是拜占庭帝国修道院的酒榨场所。这里起初也是基督教徒躲避罗马迫害的避难所。

3000多年前异教徒赫梯人,在卡帕多西亚如月球般荒凉诡异的地貌下,凭借着自己的双手,一下一下凿出了连绵数英里的洞穴,地道以及数百座完整的地下城市。从布满陷阱的蜂窝状地道到与敌作战时使用的秘密通道,置身其中,无不产生一种在充满秘密的地下世界里畅游的感觉,每一个洞穴,甚至每一个角落周围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卡帕多西亚历来是亚欧一些强悍民族的争逐之地,早在公元前20世纪,赫梯人就在这里建立强大的王国。后来又有亚述人在这里建立贸易据点。公元前6世纪波斯人占领并统辖这一地区。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到这里,其部将塞琉古一世在这里确立希腊人的统治。公元前190年以后,这里沦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公元9世纪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入侵,大批基督教徒逃离,卡帕多西亚又成为滞留下来的少数基督教徒躲避异族和异教迫害的避难所。几百年后,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人来到这里建立奥斯曼帝国。

君士但丁大帝及其继任人提奥多西皇帝意识到:基督教是可以用来巩固帝国统治的一种新兴力量。因此他们改变政策,先是宣传宗教信仰自由,继而将基督教定为国教。这时,卡帕多西亚成为传播与研究基督教教义的中心,大批教堂、修道院和其他宗教设施在山岩洞穴中修建,同时不少为接近上帝而追求苦行生活的修士也来到这里,形成松散的宗教社会。

古罗密露天博物馆集中了数量众多的装饰着精美壁画的岩窟教堂和清真寺,壁画的内容以圣经为主。由于年代久远,大多已经斑驳模糊,只有少数还保留着当年艳丽的颜色,较为完整的形象。

墙壁上的圣迹闪烁着仁爱的光芒,使人沉醉在天堂般的幸福里。

曾经是两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庞大帝国的首都一一伊斯坦布尔,有着2700年历史的城市,东方与西方交汇,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结合,传统与现代融合,它背靠欧洲,面向古老的亚细亚,前面就是逶迤而来,绵绵数千里古老的丝绸之路。一座城市一半在欧洲,另一半却在亚洲,这样的城市在世界上绝无仅有。

蓝色清真寺,是土耳其著名清真寺之一,17世纪初由伊斯兰世界著名古典建筑师锡南的得意门生设计制造,因清真寺内墙壁全部用蓝、白两色的椅依玆尼克瓷砖装饰故名,是伊斯坦布尔最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1609年,14岁即位的阿赫迈特苏丹命令建筑师迈赫迈特.阿加在原来的阿伊舍苏丹的王宫上修建一座能与圣索非亚大教堂相媲美的清真寺,以证明他是一个虔诚的伊斯兰教信徒。

蓝色清真寺属拜占庭(东罗马帝国,以希腊文化为主体文化)风格的圆顶建筑,周围有六根宣礼塔,象征伊斯兰教六大信仰,蓝色清真寺是世界十大奇景之一。

蓝色清真寺大圆顶直径达27.5米,另有四个较小的园顶,清真寺不可或缺的尖塔搞43米,而且比一般清真寺多出一根。

相传只有伊斯兰教圣城麦加的清真寺才能盖6根尖塔,蓝色清真寺在新建时,建筑师听艾哈迈德一世"黄金的"命令,没想到"黄金的"和"六根的"音很近,结果蓝色清真寺就逾矩有了六根尖塔。

这在整个伊斯兰教世界引发轩然大波,艾哈迈德一世又不愿拆去其中任何一根破坏这伟大建筑的完美性,于是决定出资将麦加的大清真寺宣礼塔加到七根以显示其至高无上的地位。

现一根尖塔已断,正在修护。


建造蓝色清真寺未使用一根铁钉,建筑结构严谨,外观造型独特,400年间历尽数次大地震安然无恙。

清真寺的瓷砖上的图案有荷兰石竹,风信子和红蓝两色的玫瑰,以及郁金香和麦穂等植物。当年烧制这些瓷砖的工匠是从波斯招来的,装修完工之后,剩余的全部毁掉,所以寺中现存的这些瓷砖可以说是举世无双。当阳光透过清真寺260个小窗,射在两万多块蓝色瓷砖上,使得整个清真寺内散发出魔幻般迷人的色彩。

进入清真寺前要在门口套上鞋套,女士还要披上长纱和头巾,遮掩裸露的部分,祈祷区禁止女性和非穆斯林游客进入。

与蓝色清真寺的一墙之隔便是苏丹阿赫迈特广场。广场上矗立着塞奥道西斯"奥拜里斯克"方尖碑,这是狄奥多西大帝在公元前390年从埃及购买了一块粉红色花岗岩雕刻的方尖碑,矗立在赛道内侧,这块方尖碑原本是古埃及法老图特摩斯三世(公元前1479年一1425年)为纪念他的胜利而建造的,原来竖立在埃及卢克索卡纳克神庙门前。狄奥多西大帝将其切割成三块,运回君士坦丁堡,并加装大理石底座,现在所见的碑体是其中顶端的一段,这块方尖碑已存在近3500百年,仍然保存完好。

君士坦丁方尖碑又称墙柱,君士坦丁七世波菲罗格尼图斯为了纪念他的祖父巴西尔一世贝斯雷奥斯,于公元10世纪建造的,也是唯一一个有本地人自己建造的石碑。碑高32米,碑身外原来镶满了镀金青铜浮雕,上面描绘君士坦丁七世的祖父巴西尔一世的胜利。在这个方尖碑的顶端还有一个球。

公元13世纪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侵入君士坦丁堡的时候,被拉丁军队洗劫并将其熔化。这个纪念碑的石质核心幸存了下来,被称为墙柱。由于年轻的土耳其新军喜欢攀爬这个方尖碑,从显示他们的实力,致使这个方尖碑的表面遭到了进一步的损坏,在1894年的地震中君士坦丁石碑受到较大损坏,此后土耳其政府对其进行了重建。

广场上的青铜蛇柱,原来是德尔斐阿波罗神庙的普拉提亚三角祭坛,这座祭坛建于公元前5世纪,是为了庆祝希腊人在波斯战争的普拉提亚战役中,战胜了波斯人。其顶端是有三个蛇头支持的金碗。君士坦丁大帝下令将其从德尔斐移到君士坦丁堡赛马场中间。在第四次十字军期间,金碗被破坏或被盗。至于蛇头,迟至17世纪末才被破坏。在土耳其征服后的最初的几个世纪中,它们依然存在,因为许多奥斯曼绘画都描绘了这个这些蛇头。部分蛇头已被复原,在伊斯坦布尔考古博物馆展出,今天,德尔斐三脚祭坛仅剩的就是他的下部,称为"蛇柱"。

圣索菲亚大教堂坐落在蓝色清真寺对面。君士坦丁堡的圣索非亚大教堂是拜占庭建筑最光辉的代表,是东正教的中心教堂,是拜占庭帝国极盛时代的纪念碑。


它的前址,第一所教堂是君士坦丁一世所建,它被建为拉丁柱廊式的大教堂,附有长廊及木制屋顶,还有一个天井,在当时被称为世上最出色的历史建筑之一。君士坦丁堡牧首约翰一世与皇帝的妻子、皇后发生冲突,因而在404年6月20日被流放,由此引起连串暴乱,使第一教堂毁于一旦。

狄奥多西二世下令新建第二所教堂,于415年10月10日落成。这个木质屋顶的教堂在532年1月尼卡暴动引起的一场大火,将圣索非亚大教堂烧成渣滓。

尼卡暴乱,大教堂被毁40天之后,虔诚的查士丁尼全力兴建第三所更加宏伟的大教堂。安提米乌斯用他的天才指挥着一万双工人的手,而用雪白纹银付给他们的工价从未迟过当天晚上。皇帝自己穿着一身亚麻布短装,每天都亲自去查看快速的工程进度,并随时用他的关切、他的热情和他的酬报鼓舞他们更勤奋的工作。这位大主教奉献给圣索菲亚的新教堂,从奠基日起仅花了5年11个月又10天的时间便建成了,在庄严的庆祝大会上。查士丁尼以充满激情的浮夸,高声呼喊着说:"光荣归于相信我能完成如此伟大工程的上帝,我超过了你,啊,所罗门!"

但这位罗马所罗门的骄傲没等到20年便被一场大地震摧毁,地震掀去了东边的屋顶,这位坚韧不拔的皇帝又派人将它完全修复。在他统治的第36年,查士丁尼第二次奉献了一座新的庙宇,这庙直到12个世纪之后还仍然是一座为他扬名的丰碑。

现已改建成最大清真寺的圣索非亚大教堂的建筑形式曾被土耳其的苏丹模仿,而且那堆令人敬仰的建筑,至今仍引起希腊人的满怀软羡和世界游客的好奇心。

圣索菲亚大教堂世界上唯一由神庙改建为教堂,并由教堂改为大清真寺的建筑。

奥斯曼土耳其人在1453年征服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圣索非亚大教堂随即被转换成阿亚索菲亚清真寺,周围矗起四座高塔,中央穹窿突出,四面体量相仿但有侧重,整个建筑的形象正像一个镶嵌在一个方形中央的希腊十字架。教堂主体为长形,内壁全用彩色大理石砖和五彩斑斓的马赛克镶嵌画装点铺砌。

圣索非亚大教堂是2008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在伊斯坦布尔的起跑点。作为世界上十大令人向往的教堂之一一一圣索非亚大教堂与蓝色清真寺隔街相望,北京奥运会火炬的境外传递第二站就是从这里启程。

圣索菲亚大教堂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现世和来世,以及神圣与世俗,是一个不朽的杰作。

托普卡帕老皇宫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自1465年至1853年一直都是奥斯曼帝国苏丹在城内的宫邸及主要居所。是昔日举行国家仪式及皇室娱乐乐的场所,现今则是当地主要的观光胜地。

  托普卡帕宫是土耳其最大的博物馆,这座宫殿占地70万平方米,四周有5公里长的宫墙环绕,整个宫殿有七座大门,四座朝陆地,三座朝海洋,其中主要的一座大门面对圣索非亚大教堂,全宫分3个内苑,四旁环绕着成组的宫室。

皇宫里陈列着穆斯林教主穆罕默德的头发、胡子等。还有历代国王的画像,一些展览馆里陈列着古代的各类兵器和各类服饰、青瓷等。

帝王之门于1478年落成。这巨大的石门凸显了他的防御角色。中间的拱门是高大呈圆顶的通道,顶部刻有金箔的奥斯曼文字,包含苏丹的图拉及古兰经的经文。苏丹会经由帝王之门进入皇宫,故帝王之门又称苏丹之门,位于皇宫的南面。

博斯普鲁斯海峡是世界上最美的海峡,它是亚洲与欧洲之界,全长30公里,最宽处约3700米,最窄处约700米。博斯普鲁斯海峡北连黑海,南接马尔马拉海和地中海,是连接黑海、爱琴海、地中海的交通要道。

波斯帝国泽克西斯一世(大流士一世之子)在此塔设浮桥,出征希腊。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出征波斯时,也以此法渡过海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这里爆发了著名的达达尼尔战役。

博斯普鲁斯海峡目睹了小亚细亚和色雷斯的千百年沧桑。

博斯普鲁斯海峡黄金水道从伊斯坦布尔城中穿过,将伊斯坦布尔城分割为欧洲和亚洲两部分,伊斯坦布尔是世界上唯一的地跨欧亚两大洲的城市,使其成为共同拥有东、西方文化历史的城市。

加拉塔大桥是连接伊斯坦布尔老城区和新城区之间的一座重要桥梁,它横跨金角湾,已经有160多年的历史了。加拉塔高塔曾是金角湾坚固的要塞、灯塔、新移民的监视塔、牢房、天文台等。

拜占庭以加拉塔高塔作为坚固的要塞扼住进入金角湾的咽喉,并用一根粗大的铁索拦住舰队进入金角湾的入口。十字军东征时,首先攻占了加拉塔高塔,一艘名叫"老虎号"的强大战舰撞开了那条横在水面上粗大的铁链,金角湾的大门彻底向十字军敞开了。

当我们乘坐的游船从加拉塔城堡下经过,能想像的到:曾经是拜占庭重要的防御点一一加拉塔之塔,在被十字军占领的第二天,浩浩荡荡的威尼斯舰队从塔下骄傲通过的壮观场面。

在此用铁链封锁海峡的少女塔,距离亚洲一侧于斯屈达尔海岸200米,又名勒安得耳塔,是博斯普鲁斯海峡南路口处的一座古塔。少女塔由拜占庭帝国皇帝阿里克塞一世始建于1110年,作为扼住金角湾的咽喉,直到1453年君士坦丁堡沦陷。少女塔曾毁于1509年地震和1721年大火,此后用做灯塔,内部辟为咖啡馆和餐厅。

加拉太桥上悠闲的土耳其人举着鱼杆垂钓,一枝枝细长的鱼杆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不少路人驻足观看。

欧洲古城区,掩映在绿荫中的圣索非亚大教堂。

博斯普鲁斯大桥下建于1854年的奥塔柯一清真寺

左边亚洲秀丽的景色

右边欧洲旖旎的风光

土耳其国旗后面的两座相似的高楼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酒店

座落在博斯普鲁斯海峡西岸的多玛巴切新皇宫

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西岸的多玛巴切皇宫属欧洲部分,绵延600多米。1843年,为了建造多玛巴切宫,奥斯曼王朝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并为此欠下了大量外债。

皇宫内极尽奢华,全大理石的桑拿房雕工精美。

内部宝藏更是令人目不暇接,豪华的水晶吊灯,象牙黄金制品比比皆是。

据说,为了装饰整座宫殿,一共用了14吨黄金,40吨白银。

里面的装饰摆设,包括窗帘都是世界各国的皇室送的。

英国女王维多利亚赠送的4.5吨的水晶吊灯闻名于世,曾是世界第一,因为这个水晶吊灯,多玛巴切新皇宫又被称为水晶宫。

这个世界第一的水晶灯到了奥斯曼帝国后,女王维多利亚陛下突然感到懊悔,这可是世界第一呀!于是女王又下令制造了一个重达五吨的水晶灯,这样一来,英国仍保持了世界第一的水晶灯。这个硕大的水晶灯。一般每年只开两次,每逢重量级人物来访,就会在这里举办国宴,这时水晶灯就会大放异彩。

伊斯坦布尔现有四十多座博物馆,二十多座教堂,450多座清真寺,这些美丽的建筑本身及其藏的大量文物都是东西方交汇点的生动见证。在古代东方博物馆展有苏美尔人的头像,巴比伦的瓦器,亚述人的浮雕等这些都是两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和小亚细亚地区各民族史前时期的文物。在考拉教堂有大量关于圣母、基督和使徒的壁画是拜占庭艺术的代表作。在苏莱曼清真寺,雕梁画栋,镂金刻银,有许多奥斯曼时期的艺术珍品。

伊斯坦布尔的街道建筑广场教堂散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顽强地显示着土耳其的传统与民族特色。奥斯曼甚至拜占庭时期的建筑,虽然已经破败,年久失修,甚至被人为的销毁,但它们以其数个世纪以来积累下来的庞大存在,顽强地抵抗着岁月与侵蚀,而且正是它们以及过去时代其他物质文明的存在,构成的伊斯坦布尔的轮廓与特色。

曾经举足轻重的奥斯曼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加了同盟国的作战,于1918年战败,先后失去了粉色、蓝色大片领土,只剩下今天的大红色部分的领土,帝国从此土崩瓦解。

1923年土耳其迁都安卡拉后,伊斯坦布尔在经济、政治与文化上逐渐失落。现在的伊斯坦布尔只能从每天依然飘荡着悠扬钟声的清真寺中,寻找昔日的荣光,寻找城市从繁荣之都到废墟之城的点点信息。

奥斯曼帝国虽然繁华荡尽,但是美丽依存。美景之美,在其忧伤。伊斯坦布尔在于她的废墟,她的"呼愁",她曾经拥有而后失去的荣耀。"外人看一座城市的时候,感兴趣的是异国情调或美景,而对当地人来说其联系始终掺杂着回忆。"(奥尔罕.帕慕克)

废墟之城,充满帝国斜阳的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