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标识正式发布新闻发布会
(2020年11月2日)
彭太华: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省新闻办今天组织的新闻发布会。
今天的发布会主要是公开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形象标识,并介绍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任务进展等有关情况。今天邀请出席发布会的嘉宾有:海南省林业局(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党组书记夏斐先生,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周亚东先生。请他们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夏斐书记介绍有关情况。
夏斐: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我是海南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夏斐,很荣幸能做本次“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形象标识”的新闻发布人。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习近平总书记在“4·13”重要讲话中强调,要积极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热带雨林等国家公园,构建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保护地体系。2019年1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中央深改委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开展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支持海南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开展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2019年11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到五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察热带雨林保护和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情况,并提出具体指示要求。
国家林草局等中央和国家机关鼎力支持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特别是国家林草局给予大力支持,局领导先后10多次来琼调研指导,对海南有求必应、倾力相助。
海南省委、省政府为建设生态环境世界一流的自由贸易港,举全省之力强力推进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把建设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确定为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12个先导性项目之一和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三大标志之首。省委书记刘赐贵、省长沈晓明多次作出指示批示、主持召开会议亲自审议《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总体规划》《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态搬迁方案》和《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条例》等,多次到试点区调研并推动具体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形象标识征集工作也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2019年4月20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揭牌成立的当月就开始向全球有奖征集形象标识(Logo)。
2020年8月,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再次向社会有奖公开征集。在两次公开征集活动中,共收到200余件作品,其中专业机构投稿作品56件,占投稿数量的26%。经组织林业及生态专家、书法家、色彩专家、设计师等多名专家学者进行评审,初评出四件作品。
2020年8月19日,李军副书记和冯忠华副省长主持国家公园建设领导小组专题会议讨论审议,形成了深化设计的共识:一是突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最主要的代表元素:五指山、海南长臂猿、热带雨林等;二是有鲜明中国风格,同时又是国际化的表达;三是确定由谢献文设计团队和海南大学艺术学院团队分别吸纳会议讨论意见进行完善。最终由曾多次服务博鳌亚洲论坛的本土优秀设计师谢献文设计团队邀请海内外设计专家和书法家共同参与完成设计,汇聚了各方智慧。
经广泛征求意见并修改完善后,经省委审议原则通过并决定,今天正式向社会发布国家公园标识(logo),做好解读工作并广泛宣传国家公园理念,激发全社会保护热带雨林的意识。
现在,请大家看手中的国家公园标识(logo)。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标识由上方的写意五指山和海南长臂猿、中间的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中英文名称和下方的红色印章标识等部分组成,在视觉上形成了浓厚的中国风,具有很强的形象代表性。整幅设计作品简洁大方、形象性强,直观易懂,将厚重的中国文化底蕴、海南的历史文化与国际先进设计理念融为一体,呈现出海南开放、包容的新形象。
在造型方面,形象标识源自海南名山五指山和海南热带雨林旗舰物种长臂猿融为一体的写意造型。绿色的线条生动地勾勒出五指山雨林的勃勃生机。两只长臂猿身体并列犹如中国古篆中的“林”字。亲密相拥的一雌一雄长臂猿正好位于五指山的第三峰,此创意出自《道德经》四十二章里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寓意为以海南长臂猿为代表的热带雨林动植物生生不息、延绵不绝。造型标识浓重体现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对保护热带雨林的重视程度,象征海南岛的沃土及阳光成就了热带雨林的物种多样性。
在色彩方面,使用代表海南热带雨林的4种不同的绿色,同时用深咖啡色和金黄色巧妙地描绘出两只雌雄海南长臂猿。(现实中长臂猿雌性为金黄色,雄性为黑色)
在字体方面,采用曾在海南生活三年且极为重视生态的大文豪苏东坡的书法。鲜红的“雨林”篆体二字中国印,表明要兑现倍加珍惜、精心呵护海南热带雨林的庄严“承诺”。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标识作为集中展示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发展理念的符号,是创造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品牌形象、凝聚品牌价值、展示品牌文化的重要载体,将被广泛应用于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视觉形象系统设计、对内宣传展示领域和对外合作交流。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一定会用好这个标识,发挥好标识的文化引领作用,把标识所体现的生态文明理念用实际行动解析出来、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今后,我们将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海南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精心呵护热带雨林、奋力建设国家公园,努力为建设生态环境世界一流的海南自贸港打造雄厚的“绿色底板”,为中国国家公园提供精彩的“创新范式”,把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成为“花中之王”。
彭太华:感谢夏斐书记的介绍与发布。接下来,请大家提问。
国家广电总局健康生活栏目:今年10月1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条例(试行)实施,请问一下,该条例有哪些特点和亮点?
周亚东:一是理顺管理职责,构建统一管理、协同配合、多元共治的国家公园管理体制。按照中央和省委编办政策文件精神,《条例》依托现有机构整合组建统一规范高效的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机构;构建国家公园协同管理机制,明确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村(居)民委员会、生态管护员的工作职责;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公众、专家学者、社会组织、科研机构等以各种方式参与、监督国家公园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形成全社会协力保护国家公园的良好氛围。
二是实行分区管控,落实国家公园规划与差别化管理的要求。《条例》将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划分为核心保护区和一般控制区两个功能区,在不同功能区实行差别化的保护措施。
三是结合海南特色,明确国家公园的重点保护对象及其保护措施。《条例》特别针对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水源涵养功能、海南长臂猿等极小种群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和原生动植物种质资源保护、黎族苗族传统文化保护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四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国家公园内原住居民及周边社区居民生产生活与国家公园保护的关系作出规定。比如设立生态管护公益岗位、鼓励当地居民或其举办的企业参与森林康养、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生态科普、野生动植物观赏等项目,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绿色产品等。
海南广播电视总台: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logo的设计非常好,蕴含以及聚合了海南独特的热带雨林元素,造型灵动自然,古朴至简,请问创意和灵感来自哪里?
夏斐:我们设计团队通过多次实地考察,提炼出作品中代表海南热带雨林的四种色彩,并在作品中勾勒出海南热带雨林中最具代表的动物——海南长臂猿的形象。标志的底部还有长形雨林印章,在视觉上形成了浓厚的中国风,具有很强的形象代表性。
为设计好形象标识,设计团队成员收集上万张海南热带雨林的实景高清图片并通过多次实地采风,了解海南热带雨林的演变过程和独特之处,从中获取设计灵感。在多次的实地走访和直观感受中发现,海南热带雨林的绿色色彩分明,也是热带雨林的本色,有巨大的象征性,这让绿色成了设计团队在色彩运用上的主色。
形象标识由4种不同的绿色组成,海南的绿有春夏秋冬的绿,这是海南热带雨林的独特之处,要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出来。与此同时,用深咖啡色和金黄色巧妙地描绘出海南长臂猿的雌雄,用以代表海南热带雨林的物种特色。
在造型方面,整个形象标识源自海南名山五指山的造型,中间造型为海南热带雨林的旗舰物种——海南长臂猿,两只雌雄长臂猿造型犹如篆体中的“林”字,极具文化底蕴。
在字体方面,形象标识运用以苏轼为主的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将厚重的中国文化底蕴与国际先进设计理念融为一体,呈现出海南开放、包容的新形象。热带雨林与书法巧妙结合,生动自然,寓意深刻。当时之所以选择苏东坡书法,用苏东坡的书法汉字,既有传承又有发展,一是展现中国的悠久历史文化,二是苏东坡在海南居住三年,是较早提倡环保理念、注重生态平衡的人士之一。设计时强调本土文化,而苏东坡正好能体现海南的历史文化,更有说服力。”
设计作品的过程中,设计团队请来设计师、书法家、画家、艺术家等各界人士出思路、评议、指导,先后征询了多名专业学者对设计方案的意见,主要创作灵感来自于集体智慧,并根据主创团队的意见对方案进行了修改,汇聚了各方智慧的作品才能最终完成。
海南日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标识已经发布了,请问接下,在自贸港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如何用好这张独一无二的海南生态名片?
周亚东:热带雨林是地球之‘肺’,是天然蓄水库,是天然空调”,在这里我先向大家介绍一组数据:根据尖峰岭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的长期监测数据,1996到2017年,尖峰岭天保工程区约130万亩热带天然林植被净增加了约142万吨碳,折合二氧化碳量为约520万吨,年均净增加约7万吨碳,折合二氧化碳量约25万吨,相当于吸收了40万辆排量为2.0的汽车一年行驶1万公里所排出的二氧化碳。
根据尖峰岭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的长期监测数据,1996年到2017年,尖峰岭天保工程区约130万亩的热带天然林,每年所调节的水资源量相当于新建1座大(Ⅱ)型水库(1-10亿立方米);每年新增加的调节水量相当于新建造1座中型水库(库容为1000万立方米-1亿立方米)。
热带雨林还有调节小气候的作用,海南中部山区夏季气温要比沿海地区低不少,是海南岛夏季的避暑胜地。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森林旅游,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强调,正确把握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挖掘生态保护蕴含的潜在经济价值,国家公园在不影响保护的前提下,可适度开展森林旅游等生态体验活动。省领导指示要把国家公园挂牌地点建设成为访客集散地,让访客能真正体会到热带雨林特色,利用VR技术制作一些宣传片,让访客在一个访客中心通过视频就可以感受4000多平方公里热带雨林的神秘和魅力。省领导多次强调,将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打造成为海南自贸港旅游新的超级吸引物,适度开展雨林旅游不仅仅是利用,也是保护。要让大家走进雨林、了解雨林、爱上雨林。
下一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将充分利用国家公园内旧场部、厂房和职工宿舍等闲置资源和建设用地,统一打包、招商,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国家公园展示区,利用VR技术制作国家公园宣传片,让访客到一个访客中心就可以感受整个国家公园的美景。
在国家公园一般控制区内提供优质生态旅游服务,加快海南生态旅游产业升级,打造吸引中外游客的生态旅游目的地。特别是支持中部市县依托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打造中部生态旅游联合体。
建设海南国家森林步栈道、林区景区景点道路和科普自然教育基地等,提高森林生态旅游安全性和舒适性,特别是在国家公园的一般控制区规划建设一些步栈道,通过步栈道能够看到热带雨林的美景。
在国家公园一般控制区内适当开展自然科普教育和旅游项目。包装策划一批国家公园科普教育、生态体验、雨林探险、森林康养等旅游项目,面向全社会发布,扩大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影响力和知名度。
新海南客户端: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备受关注,海南长臂猿作为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旗舰物种,国家公园管理局在长臂猿保护工作上都做了哪些具体事情,今后在保护上还有哪些工作要开展?
夏斐:海南长臂猿是全球最濒危的灵长类物种,目前海南长臂猿仅存5个家族群,数量33只,是世界上唯一种群数量不到100 只的灵长类动物,被称为“人类最孤独的近亲”。党中央、国务院非常关注海南长臂猿保护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对海南长臂猿保护专门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海南长臂猿保护研究工作,刘赐贵书记、沈晓明省长和李军副书记、冯忠华副省长多次作出指示批示。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和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以海南长臂猿种群生存和发展栖息地环境以及猿食植物为核心,抓紧开展栖息地严格保护和质量提升、潜在栖息地植被修复、生态廊道建设、种群动态监测等方面的工作,同时充分发挥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平台化的优势,吸收国际国内一流专家开展长臂猿保护联合攻关,5次组织海南长臂猿国际研讨会。10月23日晚上,全球专家学者围绕热带雨林保护展开了充分的讨论、交流、分享,并发布了全球热带雨林保护倡议书。24日晚上,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邀请全球所有长臂猿保护组织的专家学者,共同分享长臂猿保护的经验,为海南长臂猿保护研究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保护海南长臂猿首先要保护海南长臂猿的家——海南热带雨林。海南热带雨林是全球热带雨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热带雨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交错带上唯一的“大陆性岛屿型”热带雨林,是中国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好、连片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是全球重要的种质资源基因库,也是全球最濒危的灵长类物种海南长臂猿赖以生存的栖息地,因此保护好海南热带雨林才能实现对海南长臂猿的有效保护。
今年8月底,一个喜讯传遍全球。8月29日上午9时许,海南长臂猿监测与研究人员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内的霸王岭林区东崩岭监测点监测海南长臂猿的第5个家族群(E群)生下一只幼猿时,至此,这一全球最稀有的灵长类动物种群数量增长至5群33只。这个振奋人心的喜讯很快传遍全球,转发700多万次,阅读量达2亿次,网上的阅读量超乎寻常。专家评论说,这既说明海南长臂猿保护牵动全球环保人士的心,也充分证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对海南长臂猿保护已取得看得见的成效,开辟了令人欣喜的光明前景。
为了进一步普及保护海南长臂猿和热带雨林的有关知识,让更多青年提升保护动物、保护自然的意识,海南国家公园研究研究开展了“我爱长臂猿,我爱海南岛”系列科普知识竞赛活动。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形式吸引更多青年乃至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保护海南长臂猿和保护海南热带雨林行动中来,参与到建设生态环境世界一流的自贸港行动中来。实际上,保护海南长臂猿等珍稀濒危物种就是保护热带雨林,保护热带雨林也是保护海南长臂猿等珍稀濒危物种,最终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
海南广播电视总台融媒体中心: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两年多的主要亮点有哪些?
夏斐:(一)创新建立了多层级的协同管理机制。一是部省协同,海南省委省政府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成立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充分调动了国家部委和省级政府两个层面的积极性,这种国家部委与省协作强力推进机制是全国首例,成效也很明显。二是省市县协同。建立了省级与区域协调委员会、省县生态搬迁领导小组,国家公园管理局与试点范围内市县干部交叉任职、社区协调委员会等机制。三是部门协同。省委省政府统一领导指挥,省林业局和省委组织部、省委编办、省资规厅、省财政厅等部门共同推进国家公园建设,较好地解决了试点中的人、财、物等问题。多层级的协调管理机制形成合力,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初步建立了国家公园建设的“四梁八柱”。
(二)探索建立了局地联动、联合执法机制。颁布了《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条例(试行)》,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建立了国家公园管理局、地方政府的联合执法机制,国家公园管理局设置执法监督处,牵头负责指导、协调国家公园区域内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地方政府设立国家公园执法大队,分别派驻到国家公园各分局,实行属地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区内的森林公安承担涉林执法工作。
(三)探索建立生态移民、教育移民等多种移民搬迁模式。创新生态搬迁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置换新模式,在白沙县将国家公园核心保护区的集体土地与区外的国有土地进行等价置换,有效地解决了搬迁土地处置难题,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生态搬迁目标;在王下乡开展教育移民的实践,通过时间换空间的形式,有效降低国家公园范围内的人口,减轻了国家公园的保护管理压力。
(四)探索多种信息化试验平台。在尖峰岭、霸王岭等分局开展核心保护区电子围栏和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试点建设,实现了对试点区域内主要保护对象、人类活动的全天候科学监控。
(五)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试点区建立了生态系统长期定位研究站并初步形成体系,科研监测体系完整、支撑有力,这在全国10个试点区中最大的亮点。从1957年中国林科院就开始在尖峰岭研究,历史悠久,研究内容系统完整,有几十年的长期数据。有中国林科院、海南大学等稳定的支撑单位,初步形成由国家、省部、林科院与管理局等多层级的生态监测站点网络体系,覆盖7个分局,并开展了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研究,为实现生态产品有效转化,践行“两山”理论建立了坚实基础。
海南特区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将在哪些方面得以应用?
夏斐:视觉识别系统是运用系统的、统一的视觉符号系统。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视觉识别是静态的识别符号具体化、视觉化的传达形式,涉及的项目较多,层面较广,效果更直接。视觉识别系统用完整的、体系的视觉传达方式,将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理念、文化特质、服务内容、公园规范等抽象语意转换为具体符号的概念,塑造出独特的国家公园形象。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视觉识别系统分为基本要素系统和应用要素系统两方面。基本要素系统主要包括:国家公园名称、国家公园标志、标准字、标准色、象征图案等。应用系统主要包括:办公事务用品、应用设备、产品包装、广告媒体、交通工具、衣着制服、旗帜、招牌、标识牌、橱窗、陈列展示等。
国家公园应用要素系统设计即是对基本要素系统在各种媒体上的应用所做出具体而明确的规定。当国家公园视觉识别最基本要素标志、标准字、标准色等被确定后,接下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就要从事这些要素的精细化作业,开发各应用项目。
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文创产品是国家公园的产品之一,接下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将以国家公园形象标识为基础,进行一些旅游产品开发与应用,通过文创产品与旅游商品,更好地宣传、介绍国家公园和树立良好国家公园形象。
彭太华: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