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以体育场馆为“锚点” 加速拓展体育版图

2024-12-16 5:04:04 体育资讯 facai369
每经记者 谢陶 每经编辑 王可然 如何利用好“赛后遗产”,为城市未来发展持续赋能,是每座“赛事名城”必须历经的考验。 大型体育赛事落幕之后,体育场馆的可持续运营与商业开发是一个普遍的难题。纵观世界体育赛事发展史,竞赛场馆在赛后普遍面临着维护成本高企、运营过于粗放、大量资源错配等困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观察到,进入“后大运时代”的成都,不断探索创新,以市场化思维,推动场馆惠民和场馆可持续运营开发,持续增强场馆的“自我造血”能力。凭借全民运动、大型演出、重磅赛事,大型体育场馆频频“出圈”,其高涨的人气与商业吸引力,丝毫不亚于大运赛时。 如今,从新都香城体育中心、到凤凰山体育公园、再到东安湖体育中心……成都正以49座大运会体育场馆为“锚点”,构建以场馆为核心的价值链和产业链体系,不断拓展这座城市全新的“体育版图”。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时间2023年8月30日,国际专业体育智库量子咨询与英国杜伦大学商学院联合发布了一个关于国际赛事影响力的全球城市体育发展报告——“全球体育之都报告:奥林匹克生态系统”。中国城市表现不俗,北京和成都双双入围全球前十,其中北京凭借“双奥之城”的优势排名第四,成都则位列第八。成都因其在短期内举办两项大型国际综合运动会而备受关注,包括日前结束的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和2025年世界运动会。 近年来,随着成都承办的国际赛事越来越多,体育设施也更加完善。图为2023年8月1日,成都大运会燃烧的火炬,在东安湖和主会场的映衬下耀眼夺目 视觉中国图 惠及全民 场馆赛后火力全开 “大运惠民 共享办赛”是成都在举办大运会过程中始终坚持的核心理念。 作为成都大运会水球项目训练场馆,猛追湾游泳场室内游泳馆在成都大运会闭幕的第二天,就正式面向公众开放,成为第一个向公众开放的大运会场馆。 继那之后,高新体育中心、香城体育中心、双流体育中心、城北体育馆、市乒校、市射校等十余个大运场馆纷纷发布消息,面向公众逐步开放,呈现“原汁原味”的大运赛场,点燃这座城市的运动热情。 记者了解到,自成都大运会筹办以来,大运会场馆能赛尽赛、能开尽开。大运场馆累计开放近8万小时,服务超过510万人次,举办各类赛事730项,近2000场次;同时,依托大运场馆开展科学健身指导服务1800余场次,市民体质合格率逐年提升,2022年达到94.61%。 当前,如何持续统筹推进场馆惠民和场馆的可持续利用是成都推动“大运遗产”服务城市的关键所在。为进一步加大开放惠民力度,成都市体育局近日发布了《大运会场馆“一场(馆)一策”惠民开放清单》,多处成都大运会场馆将面向市民免费、低收费开放。 按照计划,成都大运会体育场馆将按照“一场(馆)一策”原则,分类实施开放,全年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天数不少于330天,每周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时间不少于35小时。与此同时,成都支持全市青少年体育赛事及培训活动在大运场馆举办,并将组织开展篮球、排球、游泳、射击、柔道、轮滑、乒乓球等赛事不少于200场次。 接下来,成都还将通过积极申办举办首届全国健身大赛、全国社区运动会,创新策划“走进大运场馆·共享全民健身”等系列活动,推动年均在各场馆举办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不少于500场次,进一步丰富市民参与赛事活动的供给。 谈及成都如何更好地利用“大运遗产”惠及全民,国内体育产业研究领域知名学者、中央财经大学体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裕雄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享了最新的观察,“我发现,成都特别重视融合性体育消费场景建设以及包括社区运动角和绿道健身空间等各类运动空间的打造。像是今年成都还将持续新建改建了一批体育公园,打造50个体育消费新场景、100个社区运动角和200个天府绿道健身新空间。” 成都凤凰山体育公园举行的2023年中超比赛,吸引了不少球迷观看 每经记者 张建 摄 赋能文旅 文体旅业深度融合 当前,通过促进文体旅深度融合,成都正聚焦不同定位,逐步构建起以场馆为核心的价值链和产业链体系,大运场馆在赛后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今年下半年,成都演唱会市场日益火爆,在多个票务平台,热门票档全部呈“缺货登记”状态。得益于优质的基础设施条件,众多大运场馆成为了演唱会的首选举办地,像是五月天、薛之谦、张韶涵、蔡依林等在东安湖体育公园开唱;李宇春、张学友、杨丞琳等选择在凤凰山体育公园开唱。 以凤凰山体育公园为例,屹立于城北的凤凰山体育公园,在落成之后,迅速成为了这座城市体育运动与文旅消费的全新地标。凤凰山体育公园在设计之初就采用了“运营先行”的设计理念,充分考虑到这座“大运遗产”在各种场景下的利用。比如,在引进高水平艺术演出的同时,场馆自身还开发出不同的业务线,于全国体育场馆率先推出了“体育旅游”等文旅项目。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商学院副教授谌莉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单一的盈利模式会造成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因此近年来体育场馆运营更加注重多元化的盈利模式,通过多种渠道盘活体育产业,促进体旅融合,让自身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实现收支平衡与盈利的目的。” 在中国体育建筑领域的资深业者,曾参与北京冬奥会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等多个重磅项目设计及落地的常雅飞看来,“无论是赛事还是场馆,我们未来可能需要更多地关注其给城市带来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这就需要我们应对市场需求,引入合适的赛事内容,开发相应的体验产品,做好商业化开发运营。” 记者观察到,在“演唱会经济”的带动之下,成都正围绕大运体育场馆,以点带线,持续拉动交通出行、住宿餐饮、商超购物等综合消费的增长,满足更加多元化与个性化的文旅消费需求。 未来,为增强场馆“自我造血”功能,促进优质资源加速聚集、集群发展,成都还将继续支持场馆引进和培育文艺演出、体育培训、会议展览、餐饮娱乐、旅游休闲等多元业态。 赛事驱动 聚焦提升运营能力 作为专业体育场馆,各级体育赛事的打造与引入,是提升场馆专业化运营能力与商业变现能力,得以长久保持活力的关键。 “评价一届赛事或是一座大型体育场馆成功与否的标准,除了其规格、规模、影响力之外,未来我们更应该看重的是其可持续运营的能力以及观赛体验,是否能够做到‘叫好又叫座’,真正激发一座城市的体育激情,为城市的发展持续赋能。”常雅飞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为持续激活高等级赛事的引流作用,推动赛事品牌与场馆品牌的双向赋能,成都明确提出了,“创新文体旅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打造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影响力、辐射力的文旅品牌和高水平专业赛事。”除了2024年汤尤杯、2025年世界运动会之外,世界体育舞蹈节、“熊猫杯”国际青年足球锦标赛等赛事也将先后“落子”大运场馆。 记者了解到,从下半年开始成都将陆续在大运场馆举办22项国际赛事和38项全国性赛事,通过高等级赛事的植入,不断提升场馆的专业化、市场化运营能力,提升其综合效能。 以大运会场馆重要承载地的龙泉驿区为例,龙泉驿区正重点引进世界杯田径赛、世界杯游泳锦标赛、苏迪曼杯、汤尤杯等知名国际赛事和U系列篮球赛等全国性赛事。加快孵化培育龙马马拉松、东安湖半程马拉松为全国马拉松赛事,打造本土赛事IP。 从中长期来看,成都将分段转入探索市场化路径,努力形成大型体育场馆可持续综合利用的成都路径。根据相关规划,成都将于2025年建成世界赛事名城,每年举办国际和全国赛事达50项以上,体育赛事对相关产业的拉动效应超300亿元。 对此,王裕雄表示,“运营模式上,考虑到不同的场馆功能和商业模式的差异,需要关注经营机制问题。无论是否是国有资本,都应该优先考虑更有市场经验与运营能力的经营主体入驻场馆,结合体育产业发展现实情况,放大体育赛事对相关产业的拉动效应。” 在他看来,“成都推进世界赛事名城建设,构建起覆盖全年的高密度赛事活动体系,令人印象深刻。这对于将成都打造为体育消费目的地城市具有重要的价值。”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