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的四年里,我坚持学习型为目标。在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开始学习第二学位法律,这让我感到压力非常大,除了正常的上课之外,一周还有10节课,或安排在周末和晚上,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感觉到压力太大,本专业的课也赶不上,退步较多。于是在第二学期,我主动放弃选修法律学位,经过一个学期的系统学习法律的宪法、法理、刑法之后,我对法律有了初步的理解。
再一个头疼的是英语课程,我的听力很差,基本上听不懂考试时候磁带上的英语朗读,这样在第二学期,我选修了一个外教上的课《国际金融法》,这样,似乎听力上进步了很多。但是对于这课,由于外教老师的课不是闭卷考试,我战战兢兢地上了一学期,居然最后老师给我一个不错的期末分数,真是感谢上帝。
接下来是计算机的课程了,计算机技术在当时的中国刚刚开始,此后十年网络和计算机技术普及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生活方式。信息技术也是中国赶超西方最快的产业之一,被政府以优惠税收政策建设科技园、软件园等方式大力扶持。
我对计算机的接触早在高中时代,在高一的时候,我们已经有电脑操作课,我们上机时候事先从Basic抄出一段程序,上机操作然后运行,就能在屏幕设计出各种各样的图案和动画。大学里我计算机基础,由于接触早,基础好,学习的也是很快。
在大学的时候,由于我对各领域法律、经济理论、管理学、会计、计算机技术、英语文学等课程皆有一定的接触和学习,但是没有一个具体的学科很深入,使我备感遗憾。
回首往事
回顾大学四年,从1996年到2000年,我不能说有太多遗憾。由于对于很多事情都还没开窍,对于社会上的很多情况,我还是懵懵懂懂的。
回头来看,我还是很幸运。我们宿舍,都还是比较单纯的。两个来自广东,三个来自江苏,一个来自浙江,两个来自安徽。家境都彼此差不多,没有像现在所谓的官二代和富二代。二十年过后,我们在相聚的时候,大家仍十分友好和亲密。另外,我与我们班其他同学相处的也不错。多年过后,那份纯洁的友谊至今仍然深深埋藏在彼此的心中。大学同学的那份感情,至今是无法代替的。
系里的年轻老师,还有部分教授都是很正统的,他们也很努力,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同时也把知识传授给我们。虽然大学地处中部偏僻之地,但是在当地仍然是最好的大学。于此我也没有什么好抱怨的。大家都希望,在毕业之后能够去更好的地方,我也朝这方向在努力着。九十年末,中国大地仍然呈现出孔雀东南飞的现象。很多毕业生主要去向是深圳,广东,上海,江浙等发达地区。说实在的,自己也没有什么超乎寻常的能力,单凭着个大学文凭,我只能回到安徽。
那会儿,没有人关注你,也没有人在乎你。那会儿考研,我没有完全下定决心,草草收场后也知道结局也不会完美,后来事实也如此。在我毕业之际仍在忙着找工作单位时,居然错过了毕业班级留影,也算是一点小遗憾吧。那时候也没有多少朋友。毕业时候,只有对面宿舍的老杨主动送我去火车站,老曹也跟来。临分手之际,我哭得很厉害。我觉得我是第一次真的哭了,我痛恨自己在大学的碌碌无为,毫无成就。我至今仍在想,这恐怕就是我们的教育体制和社会现状,大学生个体很难有所作为。当时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单纯与无知,在没有同学和朋友的帮助下,自此踏入社会以后,却只能真的靠自己了。
20年重聚
2020年国庆,有幸在毕业二十周年再聚江财,发现学校周围环境已经有很大变化,赣江两边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多个高铁、机场横穿赣江,以前的江水东流、低矮民房成片的景象的已经不再。
想起读书时候曾经于清明祭扫方志敏烈士墓,翻过梅岭、看尽漫山的杜鹃,三次登上庐山,遍历龙虎山、景德镇、白鹿书院等名胜古迹。毕业还一起上了井冈山。山上的翠翠青竹,黄洋界哨岗仍在展示当年的反围剿战争胜利的风云激荡;南昌郊外的方志敏烈士墓,柏树森森,松涛呜咽,诉说着烈士曾经的不屈斗争。建党百年,不忘革命老区的艰苦奋斗精神,想起江财时光,无限感慨,故题诗纪念之。
【二十年聚会江财】
今上滕王楼,举目望鄱洲,
梅庐横北里,赣水向东流。
红霞染谷滩,秋水共长天,
高楼云中立,洪都换新颜。
建党一百年,壮士已暮年,
离别二十载,归来有几天。
关山岂难越?他乡客尽欢。
躬逢何胜饯,相聚皆为缘。
沁园时光短,同学将要还,
举酒相叮嘱,临行已忘言。
【作者简介】
王加春,安徽巢湖人,1996-2000就读江西财经大学,曾在中国进出口银行总行工作,现定居北京。
来源:江右之家
技术支持:黄坚坚(10软件)
投稿邮箱:jcbjx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