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扶贫知识培训

2024-12-17 19:25:30 体育 facai369

健康扶贫知识培训

李庄村是山东省省级贫困村,北邻济南长清区双泉乡,属纯山区村。该村下辖5个自然村,有270户776人。村内共有耕地1248亩,绝大部分为丘陵沙土地,农作物产量低。目前该村共有享受政策的贫困户110户232人。李庄村致贫的原因主要有:因病致贫、缺劳力贫困、就学造成贫困、灾害造成贫困、自然生存条件差贫困、缺乏增收项目贫困等(见图1)。1.1缺劳动力贫困。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该村缺乏劳动力,家庭成员大多年老体衰,这是贫困的主要原因也是脱贫的难点。这类贫困户家庭成员由于年老多病丧失了劳动能力,重活累活干不了,正常生产活动无法维持,没有家庭收入来源或收入很少。导致家庭长期陷入入不敷出的窘境,难以通过自身努力脱贫。1.2因病致贫。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在我国很多地方存在,长期生病或重大疾病的贫困户不但不能通过劳动获得收入,而且被居高不下的医疗费用压得喘不过气来,根本没有能力和精力脱贫。由于该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医疗条件较为落后,而村里的青壮年又常年在外务工,老年人、小孩、妇女等留守人员看病成为一大难题。1.3自然生存条件差。我国绝大多数贫困人口生活在山区,李庄村也不例外。农业是农民的经济基础,但山区普遍土壤贫瘠,农作物产量很低;再加上地形复杂,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信息不畅,村民观念保守,主观能动性差,制约了经济发展。1.4缺乏增收项目。对于贫困户来说,来自社会和政府的捐赠,只能解决一时之需,要实现根本脱贫,必须有产业支撑,否则只能达到短期脱贫目标,缺乏可持续性。依靠产业脱贫是贫困群众增强“造血”机能,实现稳定增收的关键,但缺资金、缺信息、缺技术等都是制约贫困户脱贫增收的关键因素。1.5其他原因。个别的贫困户是由于天灾导致种植作物减产减收,或因家庭成员突然伤残甚至死亡等原因致贫。学生在接受义务教育期间有国家的“两免一补”政策,对家庭经济影响不显著,而有的贫困户则是因为供养子女读大学而致贫的。这类贫困户随着子女读书毕业和就业后,一般都能摆脱贫困,通过采取帮扶措施也容易见到成效。另外,受传统的计划经济影响,等、靠、要的懒惰思想在个别贫困户内心还存在,这也是致贫的一个重要原因。 2卫生职业教育的精准扶贫模式 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密切、服务最贴近、贡献最直接的一种教育类型,在推进精准扶贫的实践中应充分发挥作用,特别要在本地的职业教育扶贫过程中,总结出职业教育有效、精准的扶贫模式,进而在高职院校中积极推广。2.1健康扶贫。作为一所服务本地群众的医学院校,应依托医药卫生行业优势,结对帮扶慢性病患者。“因病致贫”是当前一个比较突出的矛盾,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慢性病患者的负担比较重,返贫率比较高。卫生职业学院应成立扶贫帮扶小组,积极对接特惠保险、大病救助等政策,挨家挨户走访宣传相关扶贫政策,提高群众知晓率,使其能知政策、用政策。积极开展扶贫义诊活动,向贫困户普及卫生健康知识,防止大病慢病的发生。为扶贫对象建立健康档案,有针对性地结对帮扶贫困户中的慢性病患者,定期为他们检查身体、询问病情、发放宣传资料、讲解政策性补贴等。2.2职业教育扶贫。大力宣传职业教育,改变人们对卫生职业院校的偏见。同时从自身出发,提高教学质量,切实加强人才培养方案与本地经济的结合度,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用最好的就业成绩说话,转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引导贫困人群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通过全国职业教育宣传周活动,学院宣讲团进驻贫困村的中小学,在给学生健康查体、培训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的同时,积极宣讲职业教育的优势,把职业教育的理念传导给学生;也使广大群众明确,职业教育在提升贫困人口综合素质和就业技能,逐步消除因学致贫问题,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中的作用至关重要。2.3技能培训扶贫。贫困人员一般受教育程度较低,缺乏谋生致富的技能和思路,即使外出打工,也大多是干体力活,不但劳动强度大、长期与家人分离,而且收入普遍偏低,勉强维持家庭开支,很难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同时,由于贫困群众要兼顾劳动生产,很难集中时间、地点学习。因此,要积极与村镇干部对接,用村委作为培训基地,卫生学院培训部的师生可以利用周末等业余时间,以方便村民、方便培训为前提,将课堂搬到贫困村。对村民进行刮痧、艾灸、保健按摩、养老护理、营养配餐、月嫂等各种技能培训,提高村民尤其是中年妇女的就业技能。这些培训不耽误村民的日常生活、生产,使得村民生活、生产、培训“三不误”,确保每一名有培训意愿的贫困人员圆满完成培训。如此一来,有一定文化水平的村民可以通过劳动局组织的技能考试,获得证书;文化水平低的,争取通过学院组织的技能考试,拿到学院发的证书,实现有条件的贫困户“1户1人1技能”全覆盖。同时,积极对接本地的月嫂公司、按摩诊所等,为这些接受过培训的人员就近就业提供帮扶。 5月16日,新城区计生协在“老百姓大药房”举行全市第一个非公经济企业计生协会成立大会暨“老百姓大药房计生协会”挂牌仪式。 5月20日,上午9:00时市计生协在新城区政府礼堂举办“预防艾滋病科学知识”大型公益讲座;下午3:00新城区计生协在新城区政府礼堂举办“女性心理健康知识”大型公益讲座。 5月21日,兴宁区计生协会在安宁办西津村举办“携手绘国策”歌咏比赛暨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活动。 5月22日晚上,城北区计生协会与城区农林水利局在万秀村联合举办文艺演出及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活动;同日,上林县协会在澄泰镇开展“关爱女孩、捐助扶贫”活动。 5月24日,市计生协与市农业局在隆安县杨湾乡爱华村举办“生态养猪”培训班。 5月25日,市计生协会与市农业局在横县校椅镇举办“甜玉米种植技术、免耕抛秧技术”培训班;邕宁县计生协在长塘镇、刘圩镇、新江镇举办“种植南瓜、木薯、芋头技术及种桑养蚕技术”培训班;永新区协会在坛洛镇中北村召开纪念“5?29”座谈会暨预防艾滋病、生殖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活动。 5月26日,市计生协与市农业局在宾阳县洋桥镇举办“甘蔗种植技术”培训班;永新区协会在新阳街道办事处举办“会歌比赛及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活动。 5月27日,市计生协与市扶贫办在马山县举办扶贫村干部培训班;城北区计生协会在城区政府大礼堂举办辖区协会会员“协会会歌”比赛暨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活动;宾阳县计生协在县政府大礼堂举行“协会会歌”比赛暨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活动。 5月28日,市计生协与市农业局在邕宁县蒲庙镇那陆村举办“种桑养蚕技术”培训班;兴宁区计生协在邕强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举行计生协会成立大会暨挂牌仪式;上林县召开全县计生协会骨干座谈会暨预防艾滋病知识培训;永新区协会在上尧街道办事处举办“会歌比赛及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活动”;隆安县协会与县农业部门在雁江镇举办“免耕抛秧技术”培训班。 按照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加强健康扶贫重点工作推进》工作有关要求,我科在**书记带领下,先后多次深入**各乡镇调研健康扶贫重点工作,通过乡镇卫生院实地指导、扶贫户走访、扶贫患者暗访等形式,充分发现健康扶贫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现将**健康扶贫重点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目前**辖区内有**镇、**乡、**镇及**片区4个乡镇,共有扶贫患者4989人。 (一)强化保障措施,确保健康扶贫工作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认其学习健康扶贫政策,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 **管理委员会分别组织召开了贯彻落实健康扶贫工作座谈会和专题工作会议,就我区贯彻落实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卫生健康、人社、民政等相关部门,按照脱贫攻坚和健康扶贫工作职责要求,多次召开专题工作会议,认真学习国家、省、市相关政策和每次会议精神,并及时安排工作任务和印发会议材料及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强对扶贫攻坚和健康扶贫政策措施学习,统一思想,提高对健康扶贫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长期性和重点任务、政策内涵再认识,筑牢工作思想基础,形成一盘棋工作格局,确保健康扶贫工作扎实推进。 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切实加强对健康扶贫领导。 **社会事务服务中心成立了以中心主任为组长、各乡镇卫生院为成员的健康扶贫领导小组,并结合实际,进一步明确各科室工作职责任务。随着健康扶贫工作推进,社会事务服务中心调整充实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副主任和辖区卫生院院长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健康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并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和任务要求,层层压实责任。同时,还建立了健康扶贫领导、科室挂钩联系贫困乡镇长效工作制度和联席会议制度,确保健康扶贫工作有序开展。 2、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确保健康扶贫有效实施。 为贯彻落实国家《健康扶贫工程》和《山东省健康扶贫行动计划》,**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方案》,同时还进行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责任到科、到人抓落实。为使各项措施得进一步到落,卫健、人社、扶贫、民政、财政等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下发了《**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方案》、《**医疗保险健康扶贫工作方案》等政策措施,明确了总体要求、工作目标、工作重点、保障措施和部门职责分工,确保健康扶贫工作有效实施。 3、广泛开展宣传工作。 为提高群众知晓率和满意度,让卫健系统全体干部职工了解掌握健康扶贫政策措施,**印制了《**卫生健康系统健康扶贫手册》发至各成员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学习;在人员集散公共场所设置永久性宣栏50余块;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月、“世界家庭医生日”等活动期间广泛开展了健康扶贫政策宣传。 4、认真开展督导检查工作。 为使健康扶贫工作取得实效,加强了督查工作。**社会事务服务中心主任多次听取专题汇报,并多次深入到乡村调研督导健康扶贫工作;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多次聘请第三方对辖区内开展健康扶贫工作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区健康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多次组织卫健、人社、民政等主要成员单位对全区健康扶贫工作进行督导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 (二)建立健全保障制度,落实便民惠民措施,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方便看病” 1、有效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转发市卫健委《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好《实施方案》,确保“2020年全区签约服务率达到30%、重点人群签约率达到100%、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签约率达100%、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签约率达到100%”的任务指标,**社会事务服务中心成立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建立了日常信息月报制度。 到8月31日,共有3个医疗机构参加家庭医院签约服务,建立家庭医生团队30个,有120名医疗卫生人员参加签约服务。1-8月共贫困人口签约4989人,占贫困人口的100%。 2、各医疗机构完善了服务流程。 设置绿色通道方便贫困人口就医;卫生、人社、民政等部门密切配合,在定点医疗机构开设了“一站式”即时结算窗口,并完成了信息系统对接,网络已通至各卫生室,“一站式”即时结算工作有序推进。同时,投入4.8万元,印制发放健康扶贫签约协议书5000余份,发放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手5000余册。 3、实行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 根据《泰安市贫困住院患者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实施方案》,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乡镇卫生院住院已取消住院起付线,并于2019年1月起在全市县、乡(镇)各级医疗机构实行了先诊疗后付费制度。 4、严格规范诊疗服务行为。 市卫生健康委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贫困人口大病诊疗的通知》,我区严格执行此项政策,强化组织管理,严格执行分级诊疗制度,积极开展临床路径,保障质量、控制费用工作和信息化管理,方便贫困群众就医,切实减轻医疗费用,医疗机构诊疗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 (三)加强基层卫生能力建设,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1、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 积极争取资金40万元,完成了2020年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能力提升工程3个卫生院建设项目,同时在**镇卫生院、**卫生院通过乡镇卫生院等级评审前提下,大力推进**镇卫生院等级评审工作。目前,我区已实现每个乡镇建有1所标准化的乡镇卫生院、每个行政村有1所标准化村卫生室的“三个一”目标的脱贫要求。另外,还积极开展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提升年活动,向国家审核推荐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2个,并有力开展了基层医疗机构院内感染专项整治行动。 2、切实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我区于2020年招聘20名具有执业医师或助理医师资格的特岗医生到各乡镇卫生院工作。目前招聘医生均在岗,且工作表现普遍较好,薪酬待遇得到落实,购买了“五险”,并按要求开展考核评价工作。同时扎实做好全科医学专业人员的执业注册工作,目前全区共有经注册执业的全科医生15名,其中:西医助理全科医学专业医师4名、执业全科医学专业11名。 3、不断强化基层卫生专业人员培训。 2020年,全区共有182名基层卫生人员参加在职教育,其中全科医学专业142人、护理专业40人,组织3人参加为期一年的全科医师转岗培训,有10余名乡镇医疗卫生机构专业人员参加全市妇幼健康服务管理培训学习。 4、不断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目前,全区已基本建成以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为支撑的中医医药服务网络。到2020年7月,100%的乡镇卫生院和92%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二、不足及问题 在上一阶段健康扶贫工作中,**取得一定成绩,但在通过现场指导及入户随访等形式调研后,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部分问题,主要表现在: 1、政策宣传不到位。 受帮扶责任人及签约医师宣传力度不够、扶贫户知识素质参差不齐影响,存在极个别扶贫户对健康扶贫“两免两减半”、“先诊疗后付费”等政策表述不清、掌握不透,尤其在各级第三方检查中表现突出。 2、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仍较薄弱。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设施不足,素质和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特别是村卫生室服务能力有待加强。同时部分扶贫门诊慢性病患者需要药品特殊,乡镇卫生院采购困难,无法满足贫困患者需求。 3、政策落实有待加强。 ⑴辖区内扶贫患者往市级医院住院治疗,给予各种医疗保险、特惠保、大病救助、医疗机构减免等方式救助后,自付费用仍超过10%,扶贫患者负担仍较大,此现象以三甲医院尤为突出。⑵部分市级医院对“两免两减半”政策执行不严格,扶贫患者被告知“各医院仅对本辖区内就诊患者实行此政策,辖区外患者不享受此政策”。 一、观变观念,提高农村文化建设重视程度 文化建设不像经济建设,一些地方为了功绩,偏重于经济建设,忽视对文化的建设,这种做法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农村的文化建设必须转变观念,把文化建设纳入政绩考核的范围。 (一)确定文化扶贫对象,提高农民知识水平 农村文化建设的精准扶贫要求我们首先要确认扶贫对象,对需要扶贫的村加大扶贫力度。首先,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进行扶贫,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文化建设程度也就越高,这个规律同样适用到农村的文化建设中,政府可以根据各乡镇的水平进行排序,确定扶贫顺序,经济发展水平越低的地区要加大扶贫力度;其次,根据发展情况制定政策,经济困难的地区要注重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加大资金的投入,通过提高设施硬件来带动素质的提高,对一些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地方,一般基层设施也到位,因此,扶贫工作要注重村民的综合素质和文明程度。 (二)转变农村传统文化观念 文化扶贫工作要想有实质性的进展,首先要在思想上提高重视,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受到文化和素质的影响,这是因为很多贫困地区村民的思想受到阻塞,受传统观念影响深,让他们不能对现实困难用一个发展的眼光看待。其次是扶贫要先扶智,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通过扶智带动脱贫,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和知识的同时,注重科学技术的灌输,掌握使用种植技术和养殖技术,提高种植水平,增加产量、改善品种、优化发展结构,最终实现经济脱贫。 二、加大投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基层设施是农村文化的载体,完善的设施才可以为农民提供充足的娱乐休闲活动,提供场所,加强农村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文化扶贫的基本的要求。 (一)全面摸底,把握农民需求 农村的文化建设如果脱离了农民的生活和需求,那么不及时投入的在多资金,设备在完善,也不能真正的激起农民的兴趣,造成资金上的浪费,设备的闲置,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要以农民的实际需求为突破口,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形式,征求村民的意见,根据农民需求开展文化建设,首先要在政策宣传时,重视对土地确权补贴、农产品补贴等各种惠农政策进行宣传,让人民不仅了解政策,也能激发加快发展,二是开展科教卫生知识的宣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科教卫生也就越来越重视,要进行疾病防治的普及,进行优生优育。 (二)增加投入,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 投入不足是农村建设的一个问题,要加快农村文化脱贫,就要扩宽渠道,增加文化建设投入,首先国家要加大投入机制,政府可以每年都安排一定的专额资金用到对农村的文化建设中,其次要整合社会力量,进行多方筹资,发动和利用社会带动文化建设,共同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企业可以进行赞助、冠名,提供无偿公益服务,为文化困难的村争取资金和项目,利用文化带动农村脱贫。 三、建立农村文化管理机制,助推精准扶贫 文化的扶贫要一句农村的实际情况进行,根据本地的特色,开展有利于农民接受的,特色鲜明的文化建设活动。 (一)文化扶贫与本地文化特色结合 文化扶贫要与本地文化特色进行融合,因地制宜不仅更容易得到群?认可,也能形成自己的特色,打造有品牌价值的文化产业,首先以传统节日为节点,开展特色文化活动,通过这些传统文化活动,激起群众的民族意识,其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保护,剪纸等活动,不仅承载着传统文化,也可为农民带来收入,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二)文化扶贫与下乡结合 深化文化下乡活动,利用农闲时间,组织社团到农村开展文艺演出,组织艺术展览。免费体检等活动,为农民送去文化、知识、健康,二是开展果冻,让文化在农村生根发芽,可以让一些先进工作者到农村,通过培训、结对的形势,为农村打造一支属于自己的文化队伍,三是要注重农村题材的扶持,鼓励农民自己通过拍摄电视剧、微电影的形式,通过新媒体、新形势开展农民生活,进行文化的宣传。 关键词:农村贫困;开发式扶贫;困境;消解策略 消除贫困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导致贫困的因素复杂繁多,就我国农村地区来说,人力资本存量不足、自我发展能力不够是根本原因。因此,在人力资本视阈下对农村开发式扶贫的困境及其消解策略进行分析和思考,对解决我国农村贫困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力资本概述 人力资本的界定暂无统一定论,但综合来说,它是一种价值形态,是内存于劳动者且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和体质等质量因素总和,可称之为“活资本”。它具有增值和产生利润的能力,具有创新性和创造性,能有效配置资源和调整战略布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二、农村开发式扶贫的困境 (一)农村贫困地区人口反贫困主动性缺乏。当前,贫困问题是突出“短板”,脱贫攻坚形势十分严峻,现有贫困人口贫困程度更深、减贫成本更高、脱贫难度更大,传统的救济式扶贫观念影响较大,诸多地区的贫困人口更多地盯着政府的补贴和帮扶者的救济,“等、靠、要”的思想严重,缺乏利用优惠政策和平台自主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农村贫困地区人口的文化素质较低。据相关数据显示,农村贫困地区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仅7.2年,近70%的农村贫困人口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仅停留在义务教育阶段,与全国农村劳动力人均受教育水平存在很大差距;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与成人教育质量均较差,师资贫乏;农业相关实用培训等普及率较低,且受限于贫困入口受教育水平,无法深入广大贫困家庭。 (三)农村贫困地区人口的科技素质较弱。农村贫困地区从传统的人力加畜力到现代化机械生产的变革力度正在加大,农业机械正经历从无到有,从半机械化到高度自动化的逐渐过渡。但贫困农户人均拥有的农业机械数量还远远不够,且受限于贫困地区地形地貌,大型机械化生产根本无法施展;部分农民参加了政府或企业组织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后,很多地区效果很好,但有待进一步深入和普及。 (四)农村贫困地区人口的身体素质较差。2015年,中国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1%;大部分农村贫困地区恩格尔系数也逐步低于50%,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已达300元以上,贫困地区农民因病返贫现象明显减少,患病就医率显著上升,但农村大部分贫困地区获取较好医疗卫生服务仍较难,营养水平和医疗卫生观念亟待提高,尤其是中部、东北部地区新农合覆盖面需要进一步清理和扩大。 三、人力资本视角下农村开发式扶贫困境的消解策略 (一)转变思想观念是关键因素。在扶贫开发过程中,各个方面都离不开贫困人口的支持与参与,各级党委政府要采取相应措施鼓励和引导贫困人口加入其中,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其转变思想观念,在参与的过程中提高个人素质、增加家庭收入、挖掘自身潜力,从“等、靠、要”提升到“闯、改、创”,从而为艰苦卓绝的反贫困斗争奠定群众基础,为解决当前的脱贫攻坚难题提供有力的思想支撑。 (二)大力发展教育是战略基础。农村贫困地区居民的受教育水平直接关系着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教育、优化教育培训体系对农村开发扶贫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增加农村贫困地区教育经费,吸引多元化、多层次的教育投资主体,鼓励贫困地区社团、企业兴办教育;建立教育发展基金,适当引导教育消费理念;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完善贫困地区教师优惠政策,增强师资配备;搭建交流城乡师资平台,完善支教体系;强化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体系。 (三)推进科技创新是动力之源。科技是“带头大哥”,创新是“致富能手”,合理利用本地资源,构建科技创新体系是带领农村贫困人口有效脱贫致富的关键步骤。通过科技扶贫资金的合理利用,引导和鼓励农业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实用人才的传承与培养,科技扶贫基地的建设;有针对性的利用农科院所、农业企业和高等院校等平台和培训机构,加强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提升农民的科学素养;引进先进、适用和成熟的农业科技,提升当地农业生产的效率。 (四)完善医卫体制是重要保障。加大r村贫困地区健康和医疗卫生知识的教育宣传,引导贫困农民改变陋习、更新观念、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大投入,增强农村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基础建设;全面推进新农合和农村医疗救助体系,逐步加强农村健康保障体制;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村贫困地区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完善新农合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和监管体系。 舒尔茨曾指出,改善穷人福利也就是“扶贫”的过程中,提高生产效益的决定性因素是人口素质的提高。要想消解农村地区贫困问题,其关键在人力资本,尤其是开发式扶贫,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各阶层力量和贫困农户共同支持和参与。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