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削弱张士诚控制区的力量进行移民,洪武赶散自苏州启程

2024-12-19 15:11:18 体育资讯 facai369
​​明朝初年的近一百年年间,有两次较大规模的移民,一次见之于史书记载,一次史书大都没有记载。 一、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见之于史书记载) 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主要从山西南部的民众迁移,迁徙主要地方是河南、河北、山东,其中到河南的移民93万多人,河北41万多人,山东121万多人,这些移民的后裔大都称自己是“洪洞大槐树移民”。 主要原因:河南、山东、河北经历元明改朝换代,这些地区是作战的主要地区,当地民众或被掳、被杀、或逃逸其他地区,大片的土地没有人耕种。 移民这些地区主要是恢复这些地方的民众,开垦土地,恢复生产。 时间:洪武三年(1370年)到永乐十五年(1417年),时长约47年。 二、洪武赶散。(少见之于史书,移民跨度时间长) 时间跨度从洪武三年(1370年)开始的一百多年,分很多批次进行移民,移民总数估计可达100多万(估计数,可能不准确)左右。 洪武赶散示意图 因为这一百多年的“洪武赶散”移民史书很少记载,大多见于民间的家谱和民间传说,移民数大多为推测。不过也有不少史书记载的移民,史书记载的只是部分移民数量,不是全部。 迁出移民的主要地区:苏南、浙北、江西北部、明徽州府。 移民目的地:明朝设置的凤阳府、淮安府、扬州府、南京。 一、移民凤阳府。(有记载) 明朝凤阳府下辖今天的蚌埠市、淮南市、淮北市、宿州市、阜阳市、亳州市、滁州市的大部分。洪武二年(1369年)设置临濠府(今凤阳县临淮镇)为中都,洪武六年(1373年)年改设中立府,洪武七年(1374年)设凤阳府,管辖地区最为广泛,隶属于南直隶。 移民数量: 洪武三年(1370年),明政府将苏州府、松江府、杭州府、湖州府、嘉兴府等地的4000多户迁移到临濠(今天凤阳临淮镇)恳田。改设凤阳府后,又主要从以上地区移民14万户到凤阳府,充实该地的民众。 古代户口人数多少不一,平常的3到4人一户,也有大户几十上百人的,按照平均一户四口人计算。迁移户数144000多户,迁移到凤阳府的人口总数大概在57.6万余人。 二、移民南京。(有记载) 明初朱元璋执政期间,效法西汉年间迁移豪强地主到首都的做法,也迁移豪强地主到首都附近居住,是全国性的豪强地主迁徙。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迁徙天下富豪5300多户到南京附近居住,使得他们脱离自己的土地和原有的奴仆、雇农、家族。洪武三十年(1397年),朱元璋再次迁徙14300多户全国的豪强到首都南京附近。这些豪强只得拿着金银细软到南京附近居住,一般都是全家搬迁,如不服从,斧钺刀叉伺候! 由于是全国各地豪强地主迁移,人口不好预估,迁移户有19600多户,人口大概在10到20万之间。 三、移民扬州府。(记载不详) 明初的扬州府包含现在的扬州市、泰州市、南通市、盐城市南部、淮安市的金湖县。属于明朝初年的南直隶。 移民来源:苏南、浙北、江西、徽州等地。 移民人数:洪武九年(1376年)到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以上地区陆续迁移到扬州府几十万人之多。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扬州府丁口户籍总人数为736165人,除却未迁移人口的地区,预估有22万多移民进入扬州府。 四、移民淮安府。(记载不详) 明初淮安府包含现在的淮安市、连云港市、宿迁市、徐州市东部、盐城市中北部。明朝时期隶属于南直隶。 移民来源:苏南、浙北、江西、徽州等地。(同扬州府移民大致一致) 移民统计时间为洪武九年(1376年)到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按照洪武九年(1376年)淮安府丁口632541的记载,预估迁移到该地的移民有23万之多。 所说的洪武赶散主要是指以上的移民,因被迁移的民众不愿意背井离乡,所以对此次移民多有怨言,民间也称“红巾赶散”、“红军赶散”,这些称呼多是朱元璋以红巾军起家得来的。 洪武赶散的移民迁出地多是元末大周政权建立者张士诚的管辖区域,而朱元璋在攻灭张士诚部时损失巨大,尤其是攻打苏州时。朱元璋由于损失太大,打算攻占苏州后屠城。出身浙东的刘伯温等人,出面为苏州的百姓说情,朱元璋才不屠城苏州城。 张士诚管辖区域的地主豪强大都大力支持张士诚,手下士兵也大都来自自己的管辖区,所以朱元璋对该地区的豪强民众非常不放心。刘伯温虽然救了苏州城,但也背上了包袱,朱元璋一直对他十分的警惕,始终不放心他(迁移移民的主要地区主要集中在张士诚控制的苏州及其周边地区)。 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张士诚管辖区域的民众迁移到其他地方,削弱该地民众的聚合力,以免将来再出来一个“王士诚”、“李士诚”,弄不好就把明朝颠覆了。 朱元璋 一次性迁移太多民众,必然引起反效果,于是朱元璋采取多批次,尽量少数量的迁移人口。当时的凤阳府、淮安府、扬州府等地由于战乱,人口骤减,正好可以充实这些地区进行恳田,一举两得。除了针对张士诚所统治的区域外,朱元璋还迁移天下豪强到南京定居,消除各地的隐患。 朱元璋本身就是依靠豪强地主拥护起家,因此他上台之后也是防备类似的情况出现,威胁大明初年政权的稳定。“洪武赶散”的目的就是巩固大明,将可能威胁大明的隐患扫除,这才有了这次长达百年的移民。据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冯仁宏撰写的《新安镇源流》中称:“大明洪武登极之初,虑大族相聚为逆,使各道武员,率游骑击散,谓‘洪武赶散',子孙相沿,传世为例。传至嘉靖,适奉旨击散,而苏之阊门周姓、常之无锡惠性,以及刘、管、段、金皆被赶散,来至朐南(原海州以南地区),芦苇荒滩,遂各插草为标,占为民地,以作避兵之计。” 移民迁徙到新的地方之后,很多人不愿意背井离乡,有不少人偷偷回到故乡。为此,明朝采取严苛政策,针对移民回流,有不少家族因违反规定被族灭! 明初从苏南及其周边地区迁徙到凤阳府、淮安府、扬州府下属各县的移民后裔们一般认为自己祖籍出身“苏州闾门”。就像洪洞大槐树移民类似,山西洪洞县大槐树是明初移民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的集合出发地一样,明初迁徙到凤阳府、淮安府、扬州府等地的移民集合出发地是苏州的闾门,尤其以苏北地区移民一般都认为的祖籍寻根的地方。 古苏州有八门,分别是闾门(又称破楚门)、姑胥门(因伍子胥而得名)、盘门(又称蟠门)、蛇门、缪门(又称娄门)、干将门、巫门、望齐门。 闾门是苏州的西门,与移民迁徙的方向一致,故此移民大都集合在此地迁移,水路、陆路皆可以。 为了苏北等地移民安心,明政府对移民实行减免赋税的政策,与移民持续的时间相一致,大概不到100年的时间。就连原本本地居民为了免税,也自称自己来自“苏州闾门”,最终这一说法在当地逐渐普遍化了! 现在的语言中,迁移来的苏北人说话还保留着一些关于苏州的特色。比如有些农村的老人会称睡觉为“上虎丘”,称做梦叫“上苏州”,可见对于自己曾经的家乡也是非常想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