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北京,市民带着孩子在一乡间特色民宿里度假
近年来,乡村民宿数量稳定增长,民宿经济作为乡村新业态,不断迎来政策利好。中国旅游协会民宿客栈与精品酒店分会会长张晓军认为,民宿是促进城乡融合的有效载体,其最为突出的载体功能之一就在于促进了市民入乡。
“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大局、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是民宿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张晓军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张晓军
中国旅游协会民宿客栈与精品酒店分会会长
北师大校友会文化旅游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唐人文旅智库首席专家
“逆城镇化”催生民宿经济
《瞭望东方周刊》:近年来,我国民宿经济快速发展,乡村民宿尤其表现亮眼。为何会有这种现象?
张晓军:民宿经济的产生和乡村民宿的兴起不是偶然,而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一个反映。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人口等要素会重新向乡村流动,出现逆城镇化现象,这在全球都普遍存在。
究其原因,城市的容纳能力并非无限,若所有要素单向流动至城市,到一定阶段,无论城乡都会产生许多社会问题。同时,人除了物质生活之外还有精神生活,而城市无法满足人的所有精神生活需求。
城镇化与逆城镇化是一枚硬币的两面。随着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提高,通过城乡融合发展,城乡要素的双向流动会越来越强,最终城乡要素配置会达到一种平衡。
逆城镇化最初表现为市民进入乡村消费,但一次性消费并不会让市民留在乡村、产生深度的城乡融合。民宿作为一种乡村新业态,则有助市民在乡村扎下根并参与社区建设。这和消费行为不同,并非对乡村的单纯消耗,而是一种激活乡村的生产行为。
我国民宿经济正是在城乡关系发生新变化时诞生的,是“逆城镇化”的标志之一。
《瞭望东方周刊》:从城乡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民宿有怎样的功能定位?
张晓军:首先,发展民宿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在脱贫攻坚过程里,民宿就已经成为精准扶贫的新锐力量,很多实现脱贫的村庄里都能找到民宿经济的影子。接下来,民宿会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乡村振兴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方面,而民宿与这五个方面都能高度契合。
我认为,民宿产业可以非常深度、全面且可持续地参与乡村振兴。
其次,民宿是促进城乡融合的有效载体,其最为突出的载体功能在于促进了市民入乡。
最初的民宿人以设计师、建筑师、媒体人等城市人群为主。在这些先行者的带动下和政府的引导下,更多来自城市的资本和人才进入了乡村民宿领域,民宿也逐渐从单一住宿功能向复合多元功能转变,从而赋能乡村文旅、助力乡村振兴、聊慰城市人的“乡愁”。
如今的民宿企业正在向平台化方向发展,不仅为消费者提供文旅服务,还通过和地方政府或村集体合作,对接城乡,提供平台服务,如为市民提供可利用闲置农宅信息、为想开办民宿的市民或村民提供设计方案,并为他们办理证照提供咨询和帮助。
这种平台服务为城乡间资源、技术、资金的往来搭建了桥梁,使得更多的市民以最小的试错成本进入乡村。
民宿应主动融入社区
《瞭望东方周刊》:通过民宿让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同向互促,其切入点是什么?
张晓军:切入点在于人的融合,具体则体现在民宿与乡村社区的共融、共商、共建、共享。通过社区化运营,助力构建生态文明下的新型社区,是接下来民宿发展的机遇所在。
乡村社区有其特殊的运行规律,民宿若不能有效、深度融入其中,就无法可持续地健康运营。据我观察,经营较好的民宿都参与到了乡村社区建设,诸如敬老爱老的公益行为、推动共同富裕、打造村史馆或乡村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为村庄发展提供规划方案等。
宏观而言,人际关系的协调是塑造新型城乡关系的基础,只有人际关系和谐了,形成一种以市民为主体的新村民和老村民之间和谐的社区关系,新型城乡关系才算塑造完成。由此,城乡间资本与资源、生产与消费才能顺畅互动,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共同繁荣才能实现,城乡融合下的新型乡村治理方能稳妥建立。
《瞭望东方周刊》:这种人际关系的协调具体指什么?
张晓军:是村民对市民的接纳,也是市民对村民的尊重。
从我国民宿经济发展之初,民宿人便在推动乡村发展。从城乡融合角度,他们既是市民也是新村民。从产业融合角度,他们既是民宿主又是新农人。而从参与社区治理角度,则可以称之为新乡贤。
如今已经有大量民宿人在乡村站稳脚跟、发挥作用,他们懂得乡村的话语体系,融入了乡村的文化体系,又通过行动影响或引导着周围的村民。
这些民宿人中有两类生力军。一类是由城市入乡的有识之士,他们自身是市民,但对乡村有情怀,尊重村民和当地文化,通过民宿经营参与到社区的共商共建,并与村民共享社区发展成果。
第二类是返乡的创业就业人员。他们从农村中走出,在城市中发展到一定职业阶段时,决定回到村庄创业就业。这个村庄未必是其出生地,但他们对乡村的一切很熟悉,具备融入社区的能力。
这两类人群在民宿行业占大多数,但也有一部分对乡村缺乏了解的人想进入乡村开办民宿。由于没有适当的前置引导机制、培训机制和保障机制,这些人可能会在乡村有意或无意地诱发一些潜在矛盾,人际关系上会有所冲突,导致心灰意冷、铩羽而归。
孩子在老友季花园民宿嬉戏(罗颖/摄)
多维度消弭城乡鸿沟
《瞭望东方周刊》:当下城乡差异仍然存在,民宿在促进城乡要素流通中,是否也面临一些城乡间的壁垒?
张晓军:首先是文化鸿沟。
城乡之间仍然存在文化上的较大差异。我希望市民用平等的眼光看待乡村,不要认为城市文明比乡村文明更先进。乡村有它独有的美好和价值,如果我们静下心,用敬畏的态度在乡村去寻找,便会发现无论是文化上还是生态上,乡村的价值都无限大。
一些市民到乡村创业失败了,这和前期缺乏教育培训也有关。农民进入城市工作都需要经过职业培训,使之尽快掌握城市的生产技能、融入城市文化。但是,市民入乡如何融入乡村文化、掌握乡村社区的沟通技巧,却没有配套的教育培训机制,也缺乏相关学术研究和社会宣传引导。
建议加强市民入乡的相关教育培训,让市民能够以最小的成本、最大的诚意、最快的速度融入乡村之中。
其次则是制度障碍。
要让市民入乡能“进得来、留得住、活得稳”,把自己的情感和智慧投入到乡村振兴,把城市里的人脉和资金通过市场导入进来,这需要政府给予政策保障。目前,市民到乡村的流动主要是民间经济行为,市民在乡村生活、创业还有不少障碍。我们有大量政策法规着眼于农民的市民化,虽然国家近年来鼓励市民入乡,但在法律保障和制度设计上仍存空白。
总之,城市要素与乡村要素的有效对接,仅仅靠投资等商业行为是不行的,还需要针对逆城镇化中城乡间人与人的关系进行制度设计,更需要文化理念的更新,多维度消弭城乡鸿沟。
《瞭望东方周刊》:制度上突出的障碍在哪里?如何解决?
张晓军:用地用房一直是乡村民宿健康发展要面临的核心问题,也是市民安心入乡创业或居住的保障。
农业农村部此前表示,将进一步强化统筹协调,加强监督管理,指导试点地区聚焦宅基地“三权分置”,总结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制度成果。
随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推进,各试点地区在“三权分置”上已有了探索和试点。据我了解,安徽、河北、浙江等地方已有民宿主拿到了使用权证书,真正拥有了合法合规的一定期限宅基地使用权。
有恒产方有恒心。我们期待试点所取得的经验可在全国进一步铺开,让农民获得农宅和宅基地升值的新渠道,也为市民长期在乡村生活和创业提供法律保障,促进他们更好参与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刘佳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