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 王婧
上海98%的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不少区县和学校还创意出了多样化的运动内容以及特殊的运动处方。这是昨天市政府召开落实中小学生“每天校园锻炼一小时”专项工作会议上透露的信息。
与此同时,针对目前体育教师数量不足、超工作量情况的普遍存在,今年各区县将扩大体育教师招聘数,其中静安区拟招聘体育教师14名,以解决教师缺编问题;虹口区也计划增加体育教师名额。
宝山区
成立手球、击剑联盟
2011年,本市将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作为实施学生健康促进工程的首要举措。根据市教委的调查,学生反映每天锻炼“大约有一小时”和 “超过一小时” 的为98.03%。90%以上的中小学都已实施或基本实施了“三课两操两活动”制度。
值得欣喜的是,不少区县和学校推出多样化的“阳光锻炼一小时”运动内容。比如,宝山区成立了手球、篮球、击剑等8个运动项目联盟,覆盖全区80%以上的中小学校,要求学生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嘉定区,学生每天上午享受“大课间”,广播操结束后,中学生增加俯卧撑、小学生增加支撑类小游戏。
长宁区
小学游泳课实现全年化
在不少区县,游泳已经成为一门必修课。在长宁区,实施了小学四年级游泳项目。区体育局从2011年起,将全区所有小学生的游泳课安排到国际体操中心游泳馆内,区教育局与上海巴士四汽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签订了租车协议,统一派车接送学生。
长宁区相关负责人透露,全区小学生的游泳课程实行全年化,即由原来的“一学期15课时”增加到“一学年30课时”。小学生“人人学会游泳”的达标率在90%以上。
静安区
开出不同“运动处方”
静安区从2007年开始,每年投入120万元,利用中小学已建游泳场馆,在小学四年级、初中一年级和高中一年级设置游泳课,每周一次,每次2课时。5年来,共有3万名学生参加了游泳课学习,学会两种泳姿的学生达到50%。
另外,对于一些过度肥胖或者柔韧性欠缺的孩子,不少学校还在“每天锻炼一小时”中安排了特殊待遇——运动处方。静安区21所中小学针对学生不同体质状况开出“运动处方”,通过科学测试、有针对性地锻炼、家校合作等制订每周3到5次科学锻炼的“处方单”。结果显示,75%的孩子体质状况有明显好转。
(原标题:今年全市体育教师将扩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