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花百万投资电影”,怎么成了骗子收割的“韭菜”?据报道,2024年春节档,()总票房超过80亿元,再创影史新高。此间,《热辣滚烫》通过官微发布声明,表示存在不法分子冒充该片出品方、投资方等,以电影投资、版权认购、收益转让等名义进行非法融资,希望广大投资者提高警惕。
实际上,诸如此类的骗局并非孤例。不久前,兰州市公安局、兰州市人民检察院发布了一起征集影视投资的诈骗案。这起案子涉及12部影片,涉案金额超过6亿元。有三千投资人听信了所谓的“投资老师”“项目经理”的话,投入大笔资金购买电影“收益份额”,结果血本无归。
近年来,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持续繁荣,国产电影票房动辄过亿,甚至几十亿也不在话下,让无数人看到了美好的“钱景”,进而纷纷转战电影投资市场。然而,多数人只看到影视行业的光鲜亮丽,却不知影视投资的复杂性。事实上,这类投资具有认知门槛高、透明度低、回报周期长的特点,是非常典型的高风险行业。
电影份额投资确实是一种投资,但一般而言,普通的投资者很难与出品方搭上线,基本上只能面对二、三级市场代理商。这其中存在巨大的信息差,给了一些人浑水摸鱼的机会。有些过去从事非法集资、传销的人,就开始利用电影份额进行诈骗。这其中,甚至包括某些中间商,明明知道没有份额,仍然将份额拆分,进行高溢价销售。他们赌的就是电影没有票房或者票房不好。事情最后被界定为电影份额投资失败,是风险投资并非诈骗,并最终帮助他们脱罪。
当前影视投资领域的乱象亟待整治。基于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董事长傅若清,在全国两会上提出了打击虚假影视投资诈骗的提案。他建议,一方面,要建立统一的电影出品信息查询平台,让公众可以通过公开信息进行甄别;另一方面,通过联网治理,梳理标记相关内容并关联反诈提示,使投资者不被看上去很美的信息迷惑。
说到底,治理电影投资领域的乱象,关键在于如何理性看待、如何有效监管。投资者既要保持热情,更要保持清醒,要警惕那些隐藏在背后的陷阱和暗礁,才能避免成为骗子收割的“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