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6298/j.cnki.1004-3667.2019.12.16
摘要
职业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取得了突出成效,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模与培养体系,培养培训质量突出。但在人才培养标准与制度体系、中等职业教育规模、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区域间院校能力差异等方面还存在问题。未来需要从构建相适应的制度与标准体系,夯实中职教育的基础地位、对接新兴重点产业并优化专业结构、产教融合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改进。
关键词
职业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增强,有效助力了脱贫攻坚重大政策的实施,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总结职业院校发展取得的成就,分析面临的问题,探索解决对策,对于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职业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取得的成效
(一)形成世界上最大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模
全国高职教育规模不断扩大,2014至2018年5年间,高职学校由1327所增加到1 418所,招生数从338.0万增长至368.8万,在校生数由1006.6万增长至1 133.7万。中职教育规模则略有萎缩,学校由1.19万所下降到1.03万所,招生数由619.76万下降到557.05万,在校生数量由1755.28万下降到1555.26万。职业教育已经具备了大规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模,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人力和智力支撑。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做出高职学校大规模扩招100万人的重大决策,进一步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由大众化迈向普及化阶段。
(二)基本形成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职业教育系统内部形成了中职、专科和本科层次人才培养格局;基本形成与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的专业布局,技术技能人才供给能力不断增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不断提升,高中阶段职普比保持相对稳定,培养了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留得住、真正建设家乡的普通劳动者,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和社会的和谐推进。推进专科层次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培养了一批大国工匠、技能大师和能工巧匠,培养了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服务社区建设急需的紧缺人才。试点开展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截至2019年,试点学校达15所,进一步完善了职业教育体系,激发了职业教育办学活力,对推动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面向在校学生和社会成员广泛开展职业培训,为学生和职员工的技能提升和转岗转业培训提供了有效服务。
(三)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质量有所提升
学生就业情况直接体现着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近年来,全国职业院校的就业情况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保持稳定,每年都维持在96%以上,并且起薪工资也在逐年提升。2017年,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96.38%,起薪超过2000元有135.91万人,约占67%,比2016年增加约14个百分点;超过3000元占22.65%,比2016年增加约7个百分点。高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稳中向好,就业率大体持续保持在90%以上。2013届至2017届,高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依次为91.5%、91.2%、91.5%、92.1%和92.0%。高职学校毕业生平均月收入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从2014年到2018年,平均月收入分别为3200元、3409元、3599元、 3860元和4112元。近5年来,高职学校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保持稳定,基本维持在62%左右。2014年至2018年,就业现状满意度分别为59%、61%、63%、65%和65%,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另外,职业院校积极面向社会开展技术技能人才培训,促进了劳动力素质的提升。2017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面向社会开展职业资格证书培训173.07万人,岗位证书培训154.76万人;承担各类社会培训特别是企业员工培训463.99万人。高质量培训力度加大,2018年,全国高职学校面对社会成员培训到款额累计超过50亿元。
(四)基本形成了与新兴产业对接的专业布局
2017年,教育部组织开展了新一轮《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修订工作,增设了无人机应用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等专业,引导中等职业学校主动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科学合理地设置和调整专业,扩大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自主权。如北京市引导职业学校新增专业与产业结构高度契合,新增专业85个,撤销和调整专业14个;浙江省调整减少专业点95个,新增专业点80个。高职学校对接高端产业和新兴产业构建专业群,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助力高质量发展。2015年,教育部颁布新版《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建立了政府调控与高等职业学校自主设置专业配合配套的动态调整机制,首次增设746个主要面向新兴产业的专业方向,如时尚有氧运动、航空产品3D打印、三网融合技术等。2018年,面向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高端产业的专业点数达13100多个。院校建设省级以上重点和特色专业8172个,校级以上重点和特色专业14 504个,面向康复护理、健康养老、家政服务、学前教育等专业点数3000多个,服务产业和社会民生发展能力增强。从骨干专业大类布局看,装备制造大类、财经商贸大类和电子信息大类专业布点均在10%以上,与现代产业布局基本吻合。
(五)形成职业教育类型特色鲜明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全国组建了涵盖中高职领域的56个行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汇聚各方面专家3000多人,搭建起行业指导职业教育的组织平台,行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机制不断完善,组织机构日益健全,参与面不断扩大。现已组建1400个职教集团,3万多家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广泛开展订单培养、校中厂、厂中校、现代学徒制等,基本形成了产教协同发展和校企共同育人的格局。2015年教育部正式启动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先后3批共遴选552个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目前,教育部备案审核了163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共计参与企业1878家,院校370所,试点专业535个,涉及学生36228人。联合行业企业,发布了410个高职专业教学标准,230个中职专业教学标准,136个职业学校专业(类)顶岗实习标准,30个职业院校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愈加鲜明。
(六)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脱贫攻坚做出突出贡献
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和脱贫减贫的重要举措。中等职业学校学生70%以上来自农村和城市贫困家庭,90%以上在校生享受免学费政策,近40%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约70%学生在县市就近就业。各地健全完善职业教育资助体系,在落实国家资助政策基础上,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学生实施省级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资助政策。2017年全国共资助中等职业学校学生1509.92万人次,为我国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家庭经济困难孩子提供了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实现职场成功、人生出彩的更多机会。教育扶贫工程区域2017届高职毕业生人数约为22.4万,留在本地就业的毕业生人数约为9.8万(占比43.75%),为实施“志智双扶”做出了贡献。2018年,约有1/4的高职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就业,大多数毕业生来自当地高职学校。一批高职学校不仅为西部和东北地区留住了人才,优化欠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源结构,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改善招商投资环境等方面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近3年来,850万普通家庭的子女通过职业教育实现了拥有第一代大学生的梦想。同时,实施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广泛面向农民、农村转移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等开展职业培训,为近年来我国年均减贫1000万人以上作出了重要贡献。
(七)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
初步形成了多类型的国际化办学格局,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中职学校以国际技能大赛为抓手,积极推进学校的国际化发展。大力引进IHK证书等国际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和标准,开发国际化课程,拓展教师和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增强师生的国际化能力。截至2018年,高职学校全日制来华留学规模达1.7万人,比2017年增长近50%,是2016年的2.4倍。非全日制培训规模比2016 年增长超3倍。与2016年相比,来华留学生超过500人的省份从5个增加到9个,招生数量不足百人的省份从21个减少到12个,50余所高职学校留学生数量过百人、26所高职学校留学生数量超过200人,留学生国别范围从集中于我国周边数个国家,逐步扩展到东盟、中亚、非洲等数十个国家。近年来,30余所高职学校在境外建立33个海外分校,覆盖亚洲、非洲、北美洲、欧洲、大洋洲等五个洲。2012年以来,高职学校先后在泰国、英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柬埔寨等国与当地机构合作成立“鲁班工坊”,培养培训数千名技术技能人才,成为中国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新名片。高职学校携手国外学校、跨国公司和企业,发挥产业和专业优势,共同制定国际水平的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得到发展中国家甚至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认可。开发并被国(境)外采用的专业教学标准595个、课程标准3349个,是2017年的2.2倍。
二、职业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与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相适应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制度和标准体系不够健全
一是与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相适应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制度有待完善。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与转换制度,双证融通等国家职业教育制度框架有待建立;尚无与职业教育类型特点相符合的学位制度。二是部分现行标准滞后于职业教育实践发展需求,亟需进一步更新。如当前高职学校设置仍然使用2000年颁布的《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及2004年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相关指标已难以满足实践需求。三是参考普通学校标准发展职业教育的问题依然严重。如职业院校教师职称评聘仍然存在着参考普通高校或本科院校标准的情况,不能凸显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的特殊性,无法体现出职业院校教师服务地方、服务企业的职业特性。四是部分标准缺失,如教学教材、信息化建设及安全设施等实践探索缺少标准指导,亟需尽快建立起来。
(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规模呈逐年缩减趋势
一是适龄人口持续下降导致中职学校生源逐步减少。二是社会依然存在轻视职业教育的观念,民众倾向于让子女去普通高中就读,加上普通高中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加剧了中职生源的萎缩。近5年来,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数量以每年400~600所的速度递减;在校生数由1755.28万下降到1555.26万。
(三)专业服务产业能力有待提升
近年来,虽然职业院校专业服务产业发展的职能得到有效发挥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服务能力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一是职业院校面向社会开展培训的积极性有待激发。由于受绩效工资制度影响,职业院校教师从事社会培训、企业技术服务等工作的收入,无法通过工资进行发放,教师价值无法得到相应体现,影响了教师参与培训工作的积极性。2018年,只有50%的高职学校面向社会开展培训到款额在100万元以上。二是职业院校的应用研发能力较弱。院校为企业解决生产一线技术难题的科技开发、技术应用类研究项目比例偏低,成果转化程度低。据2018年各院校质量报告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只有1/4的高职学校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在100万元以上。三是专业引领产业发展的能力较弱。服务新兴产业发展的专业建设速度还需进一步加快,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专业人才培养还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院校重复开设办学成本较低、但已不符合产业发展需求专业的现象仍较突出。
(四)区域间院校能力差异较大,不平衡现象突出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地区间对中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水平差异较大,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区域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突出。部分县域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基本条件持续薄弱,中西部地区城乡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差距仍然很大,农村职业学校教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高职学校教学资源的区域差异依然明显,如《2019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显示,院校教学资源50强院校中有33所处于东部,占比66%。中西部省份仅有17所院校上榜。山西、江西、河南、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新疆等多个省(自治区)高职学校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中位数不足1万元,与东部省份院校差距较大;贵州、云南、四川等3省份16所院校双师比例低于30%。
(五)校企合作的瓶颈问题尚未有效突破
一是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校企合作机制尚未全面形成,利益冲突导致校企之间的合作难以持久、深入。二是合作的长效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的随意性较大。三是中职学校的升学导向影响了校企合作的开展。部分中职学校针对高考科目开设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只保留与考试相关的科目,岗位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几乎全部砍去;企业见习、顶岗实习、生产性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几乎全部取消。个别中职学校已不再开展校企合作;有些中职学校反映已无企业兼职教师来学校授课,专任教师也不再去企业实习实践。由于合作培养的毕业生大部分都选择升学,企业无法从合作中受益,也不愿意与中职学校合作,校企合作陷入困境。
三、提升职业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发展建议
(一)构建与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相适应的制度与标准体系
健全符合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制度框架与标准体系是发展与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有力保障,《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将标准化建设作为统领职业教育发展的突破口,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一是要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建立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实训条件建设标准(仪器设备配备规范)等持续优化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是要基于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办学定位,以产教融合作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方向,灵活设计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办学形态与多元学制。三是要加强职业教育内部衔接制度建设,优化普职融通和职教高考机制,贯通中职、高职、本科甚至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上升通道。四是要建立健全基于职业教育办学特征的管理和评价制度,把握好正确的改革方向,按照“管好两端、规范中间、书证融通、办学多元”的原则,深化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
(二)夯实中职教育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基础地位
改革开放40年来,中等职业教育为我国劳动密集型经济的发展培养了数以百万计的中级技术技能人才,做出了其他教育类型不可替代的贡献。一是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中等职业教育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地位,把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保持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大体相当。二是要加强对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投入。在改善基本办学条件的基础上,重点支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每个地(市、州、盟)原则上至少建设一所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要的中等职业学校,帮助部分学业困难学生按规定在职业学校完成义务教育,并接受部分职业技能学习。三是要灵活调整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形态,提升开放办学水平。开办与专业特色相适应的短期培训,实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相结合的办学形式,积极招收初高中毕业未升学学生、退役军人、退役运动员、下岗职工、返乡农民工等接受中等职业教育与培训。
(三)对接新兴产业、重点产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结构
构建与区域经济社会需求相适应、与区域产业发展相衔接的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是优化职业学校专业布局,提升职业学校区域产业经济服务能力的重要前提。一是要基于所在区域的产业发展特点和职业学校已有办学基础,在充分调研与科学论证的基础之上,动态规划符合当地产业发展需求的职业学校专业布局,按照产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做强骨干专业、拓展新兴专业以及优化传统专业,提升专业与所在区域产业的吻合度;二是基于职业教育专业布局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良性互动,在深化专业内涵建设上下功夫,进一步加强课程体系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提升职业教育对区域重点产业、支柱产业的支撑能力;三是要创新专业设置形式,依托产业链组建专业群。如广东省高职学校积极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通过院校集群对接城市集群、专业集群对接产业集群,71所院校建立18个专业集群,161个专业对接大湾区重点发展产业,占专业数的62%,涉及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40%。
(四)引导地方政府加大职业教育投入,促进职业教育区域均衡发展
由于政策和历史等原因,职业教育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不同区域在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师资水平、教学资源、办学理念、校企合作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异。一是中央政府要加大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专项投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夯实职业学校基础硬件设备支撑。二是地方政府要建立与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培养成本、办学质量等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制度,足额拨付职业教育发展经费,逐渐落实各地职业学校生均财政拨款水平高于当地普通教育学校的政策要求。三是要加强经费投入的创新举措,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兴办职业教育,拓宽职业学校办学筹资渠道。四是要加强东西部校际合作交流,基于不同区域职业学校的特色优势,发挥辐射引领作用,探索实施资源互补、对口帮扶、人才交流、联合办学等形式,整合、重组与优化职业教育资源。
(五)加强产教融合体制机制建设,推进校企深度合作
优化产教融合制度环境,健全和完善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体制机制,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各级地方政府要严格落实《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创新产教融合发展机制。一是要进一步与国家政策相衔接,建立产教融合推进的政策协同机制。通过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的协商和沟通,以产业发展规划为依据,加强教育发展规划与人才建设规划的顶层规划和总体衔接。二是建立产教融合政策引导机制。通过出台税收优惠、资金支持等鼓励性文件,设立校企合作政府奖励资金和专项补助资金等,以奖代补、购买服务、金融支持等多种方式,引导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三是完善行业企业深度参与职业院校办学机制,推动产教融合型城市和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项目,并从制度、招生、师资、管理、经费等方面不断完善责任共担与利益共享机制。四是建立校企合作的评价体系和有效激励机制。由政府部门牵头建立校企合作评价体系,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设置严格的评价程序,对校企合作进行全方位的评估。
(六)加强职业院校与技工院校协同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技工教育是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管理体制的原因,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难以发挥协同育人效果。一是要建立各级教育和人社部门的协商一致,确保职业教育资源和技工教育在学校设置、资源优化整合、校企合作等方面的统筹规划与同步推进。二是要充分发挥技工学校在职业培训方面的特色办学优势,实现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两手抓”。三是建立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招生制度,确保两者在统一的招生平台进行招生宣传,并且打通技工院校毕业生进入高职学校继续学习的衔接通道。四是要在教师专业发展、薪酬待遇以及师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等方面实现公平公正,同时也要确保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学生享受同样的升学就业政策,技工院校学历证书与职业院校学历证书具有同等效力。
作者
任君庆,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研究员,浙江宁波 315800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19年第12期第99-103页
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中国高教研究
微信ID:zggjyj1985
投稿平台(推荐):http://editor.hie.edu.cn/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网址:http://www.hie.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