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是我魂牵梦萦的祖籍地》追踪 600年前抗倭入鲁云南子弟赴胶东
2024-12-23 1:15:25
体育赛事
facai369
【3种方式到山东】
从军入鲁
由于明军平定云南以及征战交趾等因素,曾调集全国军队进入云南。之后,明军在云南将“蛮夷”悉编为军。因此在军队调防时,自然会带走一些云南人。
抗倭入鲁
明初出于海防需要,先后在山东胶东半岛沿海设立卫所。这些卫所与辽东、浙东的沿海卫所连成一片,意在抗击倭寇入侵。据明人胡宗宪写的《筹海图编》记载,当时抗倭曾调集”客兵“入山东、浙江沿海作战。而客兵多是来自西南和湖广的少数民族。
充军入鲁
按照明朝“流刑”规定和“充军”史实,内地人犯法当“流者”,大多充军至云南或辽东地区。但云南人犯法当“流者”,则有两种处置方法,一是充军到云南的“极边烟瘴之地”;二是发往山东、辽东等沿海卫所效力。例如清朝时期吴三桂旧部大多被发往辽东沿海卫所充军。
本报昨日报道了山东老人肖继祥历时8年修缮宗谱、一心想要回云南老家看看一事。文中,老人借助大量史料及云南大学教授朱惠荣等专家的帮助,最终确定云南就是自家的祖籍地。
昨日,肖继祥又向本报提供线索:云南除了朱惠荣教授,还有一位叫朱端强的教授,也曾帮自己厘清过一些历史事实。
朱端强,云南师范大学教授,大学时期便开始研究云南汉族历代往外移民问题。尽管事隔多年,朱端强教授回忆起曾经的研究经历,依然历历在目:“回复肖继祥对祖先究竟在哪里的问题,只是举手之劳。”
云南教授撰文
商榷“小云南”在山西之说
“对,很多年以前是有一个青岛老人给我打过电话,询问他的祖先是不是从昆明迁出去的。”
接到肖继祥的电话,是在1998年,朱端强刚发表论文《商榷》不久。此文中,朱端强驳斥了《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年第2辑署名风良写的《明初移民山东的云南地望考》所提及的,山东地区家谱中出现的“云南”或“小云南”,不可能是今天的云南一说。风良的观点是,“明初政令不及云南”,这些宗谱上出现的“云南”或“小云南”,可能是来自豫南、汝南或是山西的“云中之南”。
朱端强关注云南移民外迁问题多年,他认为,明清两朝都有云南移民外迁的历史,这有足够的史料支撑。
文章刊发后影响很大。一天,他突然接到一个陌生人的电话,对方说姓肖,祖先是明朝初年从云南昆明县棋盘街迁到山东的。本来宗谱上写明了“自来云南”,但由于山东部分学者认为所谓胶东半岛居民祖籍所指的“云南”并非来自云南(滇),而是从山西的“小云南”迁来的,他因此感到迷茫,想请教到底明朝初年有没有云南人迁往山东,自己的老家究竟在哪儿?
听完肖继祥的讲述,朱端强以自己考证的结论告诉他:胶东半岛上居民的祖先确实有一部分来自云南,这种说法没错。但对于肖继祥宗谱所记“五沙卫”“棋盘街”“柳树胡同”等地名,因缺乏史料难以考证。“棋盘街这个地名很多城市都有,因为以前城墙之内的城市、街道不都如棋盘一样吗?但柳树胡同是北方的称呼,那时忙于其他事,所以这两个地名也没有时间去考证。”朱端强遗憾地说。
滇鲁两地关联
云南确有外迁到山东的移民
“以前绝大多数学者只关注入滇移民的问题,而我认为,只研究移民迁入云南的问题,也说不清楚外来移民对云南的影响。所以我开始研究云南往外移民的问题。”朱端强说。
上世纪90年代以及2000年初,朱端强还接到过多名省外人士的来电来信,询问云南向外移民的具体情况,便于他们确定祖籍。朱端强曾收到一封来自威海退休女教师的信,信中说,上世纪50年代,自己一位女同事因为在填写个人信息时,将祖籍地填写为云南,此后因为说不清楚祖上究竟是何时从云南省的何地因何事迁往山东的,当时就被扣上“伪造历史、欺骗组织”的帽子,女同事想不开,自杀了。
“给我写信的这位老师说,尽管事情过去了几十年,但她始终难以忘记同事的死。她觉得这位同事一向不会说谎。她问我,历史上到底有没有人从云南迁移到山东的情况?”读完信,朱端强深受感动,当即给这位烟台的女教师回信,用自己多年的考证结果来回答这位女教师的疑问:“你的同事确实没有说谎,云南省确实有外迁到山东的移民。”
此后,尽管朱端强教授因改变研究方向没有继续研究云南人的外迁历史,但他的研究成果填补了云南移民历史的某些空白。
为表达对朱端强的感谢,肖继祥在《青岛萧氏宗谱》的志谢一文中,特别提到“感谢云南师范大学历史系朱端强教授编撰指导资料提供。”并在宗谱正文《祖籍探微》中写到:“2000年《青岛晚报》专栏中就有人广征博引,言其先祖之云南老家应为山西。此皆牵强附会之谈。如我族祖籍中之昆明县即今云南昆明市,岂能与山西混淆。就此曾向云南师范大学朱端强教授请教,朱教授以其论著《明初移民山东的云南地望考商榷》作答。该文对此有精辟论证。故《莱阳县志》等武断云南移民来自山西一说有失偏颇。”
春城晚报记者 程权 邓建华
【前期报道】
青岛老人修缮宗谱:云南是我魂牵梦萦的祖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