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控人初采取刑事强制措施,雪松雪崩|钛媒体焦点(实控人失联、理财爆雷、办公地查封:涉法漩涡中的华侨控股)

2024-12-14 7:48:00 体育赛事 facai369

自2018年7月首次跻身“世界500强”后,雪松控股连续四年榜上有名,成为自中国恒大(03333 .HK)之后的“广州第一大民企”,一时风光无限。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才过去五年时间,雪松控股就跌下神坛,从原本的“财经频道”切换至“法制频道”。

5月7日,广州市公安局黄浦分局发布公告称,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广东圆方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圆方投资”)等已被立案查处。公安机关已对主要犯罪嫌疑人张某等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据悉,圆方投资的背后是雪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即雪松控股),而张某即为雪松控股的实际控制人张劲。

该公告表示,公安机关已依法提取相关涉案数据,并已委托专业机构进行独立鉴定和司法审计,已对涉案相关资产予以查封、扣押、冻结。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事发一天后(5月8日晚间),雪松控股旗下上市公司*ST雪发(002485.SZ)发布公告称,实控人张劲失联,且原因未知。

此后雪松控股方面再无回应,旗下上市公司*ST雪发股价接连跌停两天,截至5月9日股市收盘,*ST雪发股价报收3.81元,继续跌停,目前公司总市值约20.73亿元。

“万亿目标”埋下的雷

据天眼查股权穿刺显示,圆方投资成立于2016年,注册地为广东省广州市,是一家以从事资本市场服务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41290万元,由雪松控股100%持股,其背后的实控人为张劲。

公开信息显示,雪松控股的前身为1997年成立的君华集团,创始人张劲最初以贸易融资起家,后涉猎包括大宗商品、供应链、化工产业、房地产等众多领域,总部位于广州。

早年间,雪松控股曾对外宣布目标“三个万亿”,即“万亿销售额、万亿资产、万亿市值”,收购了包括齐翔腾达(002408.SZ)、希努尔(即雪松发展,后更名为*ST雪发)等上市公司大笔股权。

2015年8月,张劲重组了公司的产业版图,雪松控股应运而生。

据公司官网介绍,雪松控股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大宗商品综合性产业集团,在全球范围内积极拓展大宗商品产业链,聚焦大宗商品资源、供应链服务等核心领域,加快推动新材料、新技术创新突破,同时围绕主业布局开展产业投资及城市综合配套服务。

2015年-2018年间,雪松控股进入“飞速提升期”,营收规模分别为593亿元、1570亿元、2210亿元、2842亿元(根据当时报道数据406亿美元合算),公司更是在2018年成功跻身“世界500强”,此后连续四年上榜。

据财新传媒早前报道,雪松控股营收快速增长的原因,在于公司从事融资性贸易,即企业间借助贸易之名、行拆借融资之实。在现实中,一些贸易企业缺乏足够的资信,难以从金融机构获得融资。于是,通过与信用良好的企业合作,虚构贸易周转,并将与这些信用良好的企业发生交易的票据用于融资,使得相关企业账面上的营业收入和存货大幅上升。同时,雪松控股旗下还设立了诸多理财公司,对外发行理财产品,而其底层资产,就是雪松与供应链上的贸易企业之间的“应收账款”。

自2020年1月起,市场上陆续曝光雪松控股打着“供应链金融”的幌子,以“应收账款”为底层资产,假借各类金交所、产交所、伪金交所通道,超过350只违规“理财产品”面向自然人发售,总规模超200亿元。这些理财产品的兑付,陷入了全面停滞状态。而这350余只理财产品背后,涉及企业数量高达63家,除了雪松系公司,还有大量的假央企、伪国企。作为底层资产的应收账款,系建立在涉嫌虚假的“空转”贸易行为之上。

时间来到2021年,当年4月起,雪松控股旗下的理财产品陆续出现逾期,但彼时雪松方面还能按时支付利息;但到了下半年,雪松理财和信托等各个渠道的投资人多次讨债,雪松方面先后对此给出承诺,但均未能兑现。

直到2022年1月,号称“广州第一民企”的雪松控股发出致歉信,宣称原定于1月底完成的兑付,受资产特性、交易价格、交易流程等各种因素影响,资产处置及回款计划未能按照预期方案落实等等因素而无法完成兑付,“爆雷”规模约为200亿元。

同期,深交所也向雪松旗下的两家上市公司雪松发展和齐翔腾达下发关注函,要求其核实媒体曝出的30家空壳公司是否为公司的供应商或客户,并要求其说明公司是否参与雪松信托产品底层资产的应收账款相关的供应链业务。

到了2022年下半年,雪松系因资金链断裂失去了旗下的上市公司齐翔腾达。当年10月,山东信托申请齐翔腾达控股股东齐翔集团破产重整,获得法院受理。根据裁定书,齐翔集团以持有的齐翔腾达股票为雪松实业向山东信托的借款提供了质押担保,但雪松系无法偿还,山东信托随后发起破产申请。最终山东地方国企山东能源集团新材料有限公司成为齐翔集团的重整投资人,雪松系将持有的齐翔集团80%的股权让渡予前者。

2022年11月14日,齐翔腾达发布公告称,公司实控人已变更,雪松控股及张劲不再与公司关联,亦不再是公司第一大股东及实控人。

不过雪松控股与齐翔腾达的关系并不没有剪断。今年4月13日,齐翔腾达发布公告称,经公司工作人员多次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均无法与公司董事陈晖取得联系。据悉,陈晖是齐翔腾达的董事,也是雪松系的高管。

据悉,雪松控股还有多名原高管、现高管,与陈晖一同于半年前被相关政府部门控制,其中包括原雪松控股副总裁、雪松控股二号人物林伟龙,以及曾在集团内主管资金的头号人物谢少彬。目前,雪松控股前高管林伟龙已被警方刑拘。

破产,雪松控股最坏的结局

目前,雪松控股旗下唯一的上市公司是*ST雪发,在母公司暴雷不断的同时,再度遭遇集团高管失联、关联公司涉案、实控人失联的危机,导致*ST雪发的业绩早已千疮百孔。

今年4月29日,*ST雪发披露2022年度报告,明确目前公司主要业务为文化旅游业务及供应链运营管理和综合服务。

数据显示,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17.07亿元,同比增加15.61%;实现归母净利润为-3.49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4.43亿元提升21.2%。

对于业绩的下滑,*ST雪发在公告中指出,一方面受经济环境的持续性影响,全国旅游消费市场整体低迷,2022年国内游客25.3亿人次,同比下降22.1%,国内旅游收入20444亿元,同比下降30.0%,这使得公司主营业之一的文旅业务受冲击严重。

另一方面受复杂的国际形势影响,原材料供应也受到极大限制,大宗商品市场价格行情大起大落。从细分行业来看,钢铁市场震荡幅度收窄,均价下移、利润收缩;煤炭市场经历国内外多重影响,价格波动较大、亦存在供需失衡问题。

把时间线拉长,2020年公司实现的归母净利润为-1990.95万元,2021年较2020年同期暴跌-2123.69%。当年1月,在*ST雪发披露上一年度业绩预告之后,连接收到深交所三封关注函,在两次申请延期后,*ST雪发分别于当年2月18日、2月23日披露了对深交所的关注函回复,针对公司具体收入类型及金额、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业绩亏损金额及原因、信托逾期、供应链业务收入、应收账款逾期、合作公司情况等等进行说明。

面对接连不断的风波,雪松系似乎很难再翻盘,有业内人士向钛媒体APP表示,雪松控股最坏的结局就是破产。

另据钛媒体APP了解到,雪松控股的债务危机与科学城(广州)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学城集团”)、广州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城投”)、广州开发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开集团”)等地方国企均有关联。

其中,科学城集团是黄埔区属国企,与雪松控股合资成立了广州科城雪领投资有限公司,科学城集团持有该合资公司的10%股份。广州城投则与雪松控股成立了合资公司广州市城投雪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参与到雪松控股的贸易闭环中。

相关资料显示,上述两家国企公司曾多次以股东借款的形式,向合资公司“输血”,且无抵押,累计资金规模大约在200亿元。

而广开集团在今年3月发行文件称,其子公司广州凯得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于2019年3月28日认购雪松实业发行的债权融资计划,认购规模为20亿元,基础期限为5年期,每半年付息一次。截至2022年3月28日付息日,上述认购的雪松实业的债权融资计划未足额收到债务利息,已构成实质违约。

值得一提的是,雪松控股曾通过旗下子公司雪松文化拿下广州黄浦区何棠下村旧改的实施主体权,该项目为广州体量最大的旧改项目。

但在2021年底雪松控股暴雷后,雪松文化实际控制人由张劲变更为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该管委会是由科学城集团控股。

当时,不少声音表示,此举为广州地方国资接盘雪松系项目。不过仅过去一年时间,科学城集团便撤出了雪松文化。

目前,何棠下村旧改项目的实施主体为广州科城何棠置业发展有限公司,经天眼查股权穿刺可以发现,科学城集团仍是该项目的关联方,但项目的实控人则是广州市黄埔区龙湖街何棠下村经济联合社,即该旧改原村集体公司。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陈伟纳

【问题背景与核心议题】

近日,一则关于华侨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侨控股”)的系列负面消息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实控人失联、理财产品无法兑付、办公地点被查封——这一连串事件犹如一记重锤,敲响了金融市场风险防控的警钟。本文旨在透过现象剖析本质,从法律视角解读这一系列事件,探讨其背后的法律问题及对投资者的警示意义。

【深入分析与论点展开】

  1. 实控人失联:法律责任与投资者权益保护

实控人余增云的失联,不仅对华侨控股的日常运营造成严重影响,更关乎广大投资者的权益保障。在法律层面,实控人的失联可能触发多种法律责任:

  • 信披责任:作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余增云失联属于重大信息,应依法及时披露,否则可能构成信息披露违规。

  • 赔偿责任:如因其失联导致公司决策失误、经营困难,进而影响投资者权益,投资者有权依据《证券法》等相关规定,追究其民事赔偿责任。

  • 刑事责任:若余增云失联与公司违法违规行为有关,甚至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刑事犯罪,公安机关将介入调查,追究其刑事责任。

  1. 理财产品爆雷:合规性审查与风险揭示

华侨控股旗下黄金租赁项目、鼎鑫债权项目等理财产品无法兑付,暴露出公司在产品设计、销售、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严重问题。法律对此有明确要求:

  • 合规性审查:金融机构发行理财产品,必须遵守《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等法规,确保产品设计、销售、资金投向等环节合规。华侨控股旗下私募基金多次违规被监管警示,凸显其在合规管理上的疏漏。

  • 风险揭示:金融机构有义务充分揭示理财产品风险,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投资者反映的高年化收益率承诺及“保本保收益”的补充协议,明显违反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资管新规)的相关规定。

  1. 办公地查封:司法介入与风险化解

办公地点被公安机关查封,表明司法机关已对华侨控股涉嫌的违法行为启动调查。这既是法律对投资者权益的有力保护,也是对金融市场秩序的严肃维护。近期,警方与法院对类似案件的频频“亮剑”,如对海银财富、"中植系"等的查处,显示出监管层对金融风险的零容忍态度。

【文章主旨与展望】

综上所述,华侨控股事件不仅是公司内部治理与风险管理的失效,更是对金融法规底线的触碰。法律在此类事件中扮演着“纠偏者”与“守护者”的双重角色,一方面严厉惩处违法行为,另一方面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对于未来,我们期待金融机构能以此为鉴,坚守合规底线,强化风险防控;投资者则应提高法律意识,审慎投资,远离违规承诺“保本保收益”的理财产品。

【结语:理性与感性并重】

面对金融市场的波诡云谲,法律如同灯塔,照亮黑暗,指引航向。每一次风险事件的发生,都是对法治精神的拷问,也是对市场参与者法律素养的检验。让我们共同坚守法律底线,以理性之光照亮投资之路,共筑公平、透明、健康的金融市场环境。

责任编辑:

自2018年7月首次跻身“世界500强”后,雪松控股连续四年榜上有名,成为自中国恒大(03333 .HK)之后的“广州第一大民企”,一时风光无限。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才过去五年时间,雪松控股就跌下神坛,从原本的“财经频道”切换至“法制频道”。

5月7日,广州市公安局黄浦分局发布公告称,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广东圆方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圆方投资”)等已被立案查处。公安机关已对主要犯罪嫌疑人张某等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据悉,圆方投资的背后是雪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即雪松控股),而张某即为雪松控股的实际控制人张劲。

该公告表示,公安机关已依法提取相关涉案数据,并已委托专业机构进行独立鉴定和司法审计,已对涉案相关资产予以查封、扣押、冻结。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事发一天后(5月8日晚间),雪松控股旗下上市公司*ST雪发(002485.SZ)发布公告称,实控人张劲失联,且原因未知。

此后雪松控股方面再无回应,旗下上市公司*ST雪发股价接连跌停两天,截至5月9日股市收盘,*ST雪发股价报收3.81元,继续跌停,目前公司总市值约20.73亿元。

“万亿目标”埋下的雷

据天眼查股权穿刺显示,圆方投资成立于2016年,注册地为广东省广州市,是一家以从事资本市场服务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41290万元,由雪松控股100%持股,其背后的实控人为张劲。

公开信息显示,雪松控股的前身为1997年成立的君华集团,创始人张劲最初以贸易融资起家,后涉猎包括大宗商品、供应链、化工产业、房地产等众多领域,总部位于广州。

早年间,雪松控股曾对外宣布目标“三个万亿”,即“万亿销售额、万亿资产、万亿市值”,收购了包括齐翔腾达(002408.SZ)、希努尔(即雪松发展,后更名为*ST雪发)等上市公司大笔股权。

2015年8月,张劲重组了公司的产业版图,雪松控股应运而生。

据公司官网介绍,雪松控股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大宗商品综合性产业集团,在全球范围内积极拓展大宗商品产业链,聚焦大宗商品资源、供应链服务等核心领域,加快推动新材料、新技术创新突破,同时围绕主业布局开展产业投资及城市综合配套服务。

2015年-2018年间,雪松控股进入“飞速提升期”,营收规模分别为593亿元、1570亿元、2210亿元、2842亿元(根据当时报道数据406亿美元合算),公司更是在2018年成功跻身“世界500强”,此后连续四年上榜。

据财新传媒早前报道,雪松控股营收快速增长的原因,在于公司从事融资性贸易,即企业间借助贸易之名、行拆借融资之实。在现实中,一些贸易企业缺乏足够的资信,难以从金融机构获得融资。于是,通过与信用良好的企业合作,虚构贸易周转,并将与这些信用良好的企业发生交易的票据用于融资,使得相关企业账面上的营业收入和存货大幅上升。同时,雪松控股旗下还设立了诸多理财公司,对外发行理财产品,而其底层资产,就是雪松与供应链上的贸易企业之间的“应收账款”。

自2020年1月起,市场上陆续曝光雪松控股打着“供应链金融”的幌子,以“应收账款”为底层资产,假借各类金交所、产交所、伪金交所通道,超过350只违规“理财产品”面向自然人发售,总规模超200亿元。这些理财产品的兑付,陷入了全面停滞状态。而这350余只理财产品背后,涉及企业数量高达63家,除了雪松系公司,还有大量的假央企、伪国企。作为底层资产的应收账款,系建立在涉嫌虚假的“空转”贸易行为之上。

时间来到2021年,当年4月起,雪松控股旗下的理财产品陆续出现逾期,但彼时雪松方面还能按时支付利息;但到了下半年,雪松理财和信托等各个渠道的投资人多次讨债,雪松方面先后对此给出承诺,但均未能兑现。

直到2022年1月,号称“广州第一民企”的雪松控股发出致歉信,宣称原定于1月底完成的兑付,受资产特性、交易价格、交易流程等各种因素影响,资产处置及回款计划未能按照预期方案落实等等因素而无法完成兑付,“爆雷”规模约为200亿元。

同期,深交所也向雪松旗下的两家上市公司雪松发展和齐翔腾达下发关注函,要求其核实媒体曝出的30家空壳公司是否为公司的供应商或客户,并要求其说明公司是否参与雪松信托产品底层资产的应收账款相关的供应链业务。

到了2022年下半年,雪松系因资金链断裂失去了旗下的上市公司齐翔腾达。当年10月,山东信托申请齐翔腾达控股股东齐翔集团破产重整,获得法院受理。根据裁定书,齐翔集团以持有的齐翔腾达股票为雪松实业向山东信托的借款提供了质押担保,但雪松系无法偿还,山东信托随后发起破产申请。最终山东地方国企山东能源集团新材料有限公司成为齐翔集团的重整投资人,雪松系将持有的齐翔集团80%的股权让渡予前者。

2022年11月14日,齐翔腾达发布公告称,公司实控人已变更,雪松控股及张劲不再与公司关联,亦不再是公司第一大股东及实控人。

不过雪松控股与齐翔腾达的关系并不没有剪断。今年4月13日,齐翔腾达发布公告称,经公司工作人员多次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均无法与公司董事陈晖取得联系。据悉,陈晖是齐翔腾达的董事,也是雪松系的高管。

据悉,雪松控股还有多名原高管、现高管,与陈晖一同于半年前被相关政府部门控制,其中包括原雪松控股副总裁、雪松控股二号人物林伟龙,以及曾在集团内主管资金的头号人物谢少彬。目前,雪松控股前高管林伟龙已被警方刑拘。

破产,雪松控股最坏的结局

目前,雪松控股旗下唯一的上市公司是*ST雪发,在母公司暴雷不断的同时,再度遭遇集团高管失联、关联公司涉案、实控人失联的危机,导致*ST雪发的业绩早已千疮百孔。

今年4月29日,*ST雪发披露2022年度报告,明确目前公司主要业务为文化旅游业务及供应链运营管理和综合服务。

数据显示,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17.07亿元,同比增加15.61%;实现归母净利润为-3.49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4.43亿元提升21.2%。

对于业绩的下滑,*ST雪发在公告中指出,一方面受经济环境的持续性影响,全国旅游消费市场整体低迷,2022年国内游客25.3亿人次,同比下降22.1%,国内旅游收入20444亿元,同比下降30.0%,这使得公司主营业之一的文旅业务受冲击严重。

另一方面受复杂的国际形势影响,原材料供应也受到极大限制,大宗商品市场价格行情大起大落。从细分行业来看,钢铁市场震荡幅度收窄,均价下移、利润收缩;煤炭市场经历国内外多重影响,价格波动较大、亦存在供需失衡问题。

把时间线拉长,2020年公司实现的归母净利润为-1990.95万元,2021年较2020年同期暴跌-2123.69%。当年1月,在*ST雪发披露上一年度业绩预告之后,连接收到深交所三封关注函,在两次申请延期后,*ST雪发分别于当年2月18日、2月23日披露了对深交所的关注函回复,针对公司具体收入类型及金额、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业绩亏损金额及原因、信托逾期、供应链业务收入、应收账款逾期、合作公司情况等等进行说明。

面对接连不断的风波,雪松系似乎很难再翻盘,有业内人士向钛媒体APP表示,雪松控股最坏的结局就是破产。

另据钛媒体APP了解到,雪松控股的债务危机与科学城(广州)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学城集团”)、广州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城投”)、广州开发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开集团”)等地方国企均有关联。

其中,科学城集团是黄埔区属国企,与雪松控股合资成立了广州科城雪领投资有限公司,科学城集团持有该合资公司的10%股份。广州城投则与雪松控股成立了合资公司广州市城投雪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参与到雪松控股的贸易闭环中。

相关资料显示,上述两家国企公司曾多次以股东借款的形式,向合资公司“输血”,且无抵押,累计资金规模大约在200亿元。

而广开集团在今年3月发行文件称,其子公司广州凯得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于2019年3月28日认购雪松实业发行的债权融资计划,认购规模为20亿元,基础期限为5年期,每半年付息一次。截至2022年3月28日付息日,上述认购的雪松实业的债权融资计划未足额收到债务利息,已构成实质违约。

值得一提的是,雪松控股曾通过旗下子公司雪松文化拿下广州黄浦区何棠下村旧改的实施主体权,该项目为广州体量最大的旧改项目。

但在2021年底雪松控股暴雷后,雪松文化实际控制人由张劲变更为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该管委会是由科学城集团控股。

当时,不少声音表示,此举为广州地方国资接盘雪松系项目。不过仅过去一年时间,科学城集团便撤出了雪松文化。

目前,何棠下村旧改项目的实施主体为广州科城何棠置业发展有限公司,经天眼查股权穿刺可以发现,科学城集团仍是该项目的关联方,但项目的实控人则是广州市黄埔区龙湖街何棠下村经济联合社,即该旧改原村集体公司。作者|陈伟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