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际电影节,这位温籍导演获奖成最大赢家!因为对家乡的热爱,他还创作了故乡三部曲…
2024-12-18 19:17:37
欧洲杯直播
facai369
本次北京国际电影节上,“天坛奖”一共颁发了9个奖项,《云霄之上》凭‘一己之力’揽获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集体)以及最佳摄影三项大奖。刘智海笑说:“圈内人都说这次我们是最大赢家”。
载誉而归
战争电影《云霄之上》,由浙江影视集团、中国美术学院联合出品,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联合摄制。取材于“挺进师”的真实历史,讲述了1935年发生于浙西南的一次极富革命忠诚的军事行动。
“天坛奖”,北京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旨在发现荟萃全球最新佳作,鼓励电影多样性。本届“天坛奖”共15部影片入围,其中国外影片12部,国内影片3部,评委会成员包括巩俐、陈坤、陈正道、乌尔善、张颂文等。
《云霄之上》·浙江故事
刘智海表示,“《云霄之上》是一部非常低成本的战争艺术电影,这部影片的诞生就是众主创对电影本体语言的一次探索,美院的师生团队始终怀着对电影的理想和情怀去创作,希望带给观众一种独特的视觉风格和全新的电影理念。”
从故事历史,到编剧、导演、摄制,再到参演演员乃至拍摄地,都是浙江的故事、浙江的人、浙江元素、浙江力量,《云霄之上》可谓妥妥的浙产电影。“中国电影应该思考如何结合自身特色做好表达,区别于欧美、日韩。浙江是中国诗意之美的代表,浙江必须要拿出自己在电影圈的话语权,甚至能代表中国在世界上的话语权。”刘智海这样表示。
诗性美学·向死而生
在战争废墟的慷慨悲歌中,年轻的红军战士洪启辰接到军令,必须在48小时内炸毁敌人的弹药库。这是一条赴死的军令,他开始在危机四伏的群山里集结战友,带领伤残的同泽和敌人殊死搏斗。同时,他还经历着战友们对于为何赴死的拷问,和大家相继死去的困境……
谈到影片的创作视角,编剧周佳鹂表示,影片最初就确定从一个小的角度切入讲述这个故事。她认为,战争并不仅仅局限于宏大雄伟的叙事和精心策划的战略,在历史的洪流中,许多默默无名的普通士兵挥洒着青春热血。这种朴素的英雄主义值得发扬,“希望浙西南的革命历史和革命精神不被人遗忘。”
云霄之上,向死而生。这场军事行动,将残酷幻化于诗意,共同参与一次具有使命感的“向死而生”——
一部战争题材电影,为何采用“云霄之上”这一片名?这与影片想要表达的精神不谋而合——云霄之下是我们,是这个世界上的芸芸众生,而云霄之上是人心中的渴望与光亮,当大家怀着一颗躁动的心决定打破人生的困境,那一刻产生的力量能带你冲破云霄,直奔光明。人类的精神信念,遥远如云霄之上,但必须坚定追寻。
“苦难与残酷中始终有一丝拨动人心的东西。导演和编剧希望去探讨的,就是战斗的残酷和人性的温暖。影片以英雄的故事告诉我们,其实没有谁天生是英雄,战士本质上是普通人,革命者原本都是人民,他们只是勇敢地担当起了他们的命运。”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说。
现场,主创团队透露,该片预计11月底与观众见面。
导演访谈(节选):家门口就是青山绿水的楠溪江
《焦点:底片下的追梦人》图文访谈
记者:说说你的经历,包括你后来怎么攻读电影学院图片专业,之后又怎么做了导演?
刘:我的经历还是蛮复杂曲折的。我出生在温州楠溪江小镇,家门口就是青山绿水的楠溪江,从小在水里泡大。我小时候特别乖,我大哥是村里有名的调皮蛋,我俩形成鲜明的对比,但也不妨会经常跟着他去打架,其实是陪架。我有一位远亲的爷爷早年是上海美专毕业的,在温州还是挺有名的老画家,我跟随他学习国画。美术中专毕业后,我在杭州的九莲庄住了3年,我的目标是中国美术学院,但3次考试最终都以英语没有过线而落榜。画家梦没有实现,却考上了我自己并不喜欢的摄影专业。
2013年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山行与电影''高峰论坛发表《中国高校纪录片教育与创作的出发处境》演讲
北京电影学院是改变我人生的一场艺术转场的游戏。首先我感谢西安美术学院摄影主任谢爱军老师,由于他的推荐,我认识了摄影学院院长宿志刚老师。宿老师明知我不喜欢摄影,可能看重我的艺术感觉还是不错,特别是我的用功劲,录取了我,让我在这人人想做导演、成为张艺谋第二的电影殿堂里,鼓励我们班同学多拍短片。当时学校后期机房管理的很严格,宿老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纵容我们搬了一台苹果电脑在会议室里,让我和同学李华春、郭延斌、汤俊几个人通宵达旦的剪辑《晋疯》、《秦腔》。后来短片得了很多奖,尝到了苦尽甘来的滋味,我心想画家没有实现,做个小小导演也不错,感觉电影还是蛮好玩的。我觉得摄影学院的学生是电影学院各系中接触社会最多的,我们感受了社会的边缘事件,以弱势群体的立场,以影像本体的思维,学习视听语言,创作电影,这样也不至于像其他系的同学在象牙塔里做毫无生活阅历的电影创作。
2014年在美国迈阿密海滩为电影《杭州520》选景
所以我觉得自己有过很多的经历和身边的电影氛围就自然而然地引导我进入电影圈,而且我们电影学院的图片摄影专业本身就有这个资源,图片摄影与电影的本体是一样的,都是利用画面去讲故事,系里老师也一直在强调我们要有叙事性地去拍,讲究一个事件的过程,我们只要把这些过程一个个连起来,就是一个电影。
电影《黑人》海报
记者:聊聊你的电影,是在说自己的故事吗?
刘:其实说不说自己的故事不要紧,电影永远是虚假的。我的电影创作不是为了自己个人情感而创作,但我首先会选择自己经历过的、熟悉的、有意义的题材来创作。我自己出生在温州,成长在温州,总会对温州这块中国独特的经济体有很大的感想和体验,更是对热土的一种情感。以温州地域为题材的故乡三部曲,《黑人》是第一部,讲述温州人对外来人口的身份认同问题,第二部《孩子》讲述温州人在现实情况与传统观念的取舍问题。《衣锦还乡》是我目前积极思考和筹备的电影。
电影《孩子》海报
刘智海
男,汉族,出生于浙江温州。现为中国美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副院长、影视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中国美术学院学科带头人;浙江电影家协会理事、长三角影视戏剧学会常务理事、浙江微电影协会副会长、杭州西湖影像促进会副秘书长、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华语青年电影研究中心主持。主要导演作品:剧情片《黑人》(90mm)、剧情片《孩子》(90mm);2010年上海世博会宁波馆主题电影《乡村,让城市更向往》等。
来源 世界温州人家园 浙江日报
编辑 王芳芳
责编 潘捷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