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槐树移民背景下陕南人口迁移情况

2024-12-18 19:38:08 体育 facai369

大槐树移民背景下陕南人口迁移情况

文 孙晓轩

图 网 络

 [摘要]山西大槐树是中国八百多个姓氏的根,夲文首先从全国层面就大槐树移民发生的背景、原因、阶段、移民分布等方面进行了阐述,然后对整个陕西的迁移分布做了介绍,最后重点对在大槐树移民背景下整个陕南地区的移民情况做了介绍,可供喜欢了解人文历史的朋友们阅读,也为家谱寻根文化提供了基本素材。

 中国人的传统中,一直有落叶归根的思想,如果一个家族找不到自己的根源在哪里,那么这个家族肯定会被别人讥笑嘲讽忘了祖宗。大槐树是被中国很多省份大多数认定的中国人的根。

那么这个大槐树到底是什么地方呢?它与中国人的寻根文化又有什么关系呢?

 俗话说,饮水思源。可以探知我们从何而来,根在哪里。做为一个汉中人,近期学习、查阅、总结引用了许多资料,我写就这篇交章,和大家一起交流和探讨。

 在中国大地,千百年来都来诉说着一段历史传说一一“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

 这几句歌谣指向的是一个神秘的传说。这段话具体表述了什么?我且奉上一篇文章。🙏

 古槐根生根 华夏心连心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问我老家在哪里?山西洪洞老鹳窝。歌谣流传数百年,华夏儿女系故里,古槐沧桑六百载,历史风尘不复存。魂牵梦绕儿女心,汉槐亭下祭祖根,世代绵延永不绝,子孙繁衍兴神州。南北两岸多萦怀,悲欢离合忆血泪,历史长河凝成霜,扼腕叹息感万千。遥想当年荆棘沟,移民离乡泪潸潸,盘桓眷恋古槐情,离别花落多惆怅。扶老携幼背离乡,洒下多少伤心泪,命运不堪人断肠,天各一方何人知。汾河滩上老鹳窝,如泣如诉声哀怨,谁是古槐迁来人,亿万后裔思故乡。四五百姓大散移,悠悠已过六百年,如今老鹳依稀在,汉槐影子剪不断。二代古槐枝婆娑,昂首向天诉往事,三代古槐同根生,风姿绰约枝叶茂。无论山南与海北,亲热无比一家人,饮水思源不忘根,祖国同胞心连心。

 有关大槐树的话题,由于时代久远,人员散布广泛,记述已不是太清晰了。但它是全中国人都绕不开的话题。这篇文章,反映了山西洪洞大槐树在我国移民史上的重要地位和炎黄子孙对洪洞大槐树的眷恋之情。

 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五千年历史进程中,因政治、经济、战争等三种主要原因,产生数次人口迁移。人口迁移对民族融合、调整人口分布、促进文化交流、推动经济发展等等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据史、志、族谱等文献记载和众多的专家学者调查考证,始于洪洞大槐树移民的六百余年来的大规模移民活动多为官方组织的。该移民活动始于金初天辅年间(公元1117~1123),延至清代乾隆时期(公元1736~1795),历经金、元、明、清四个朝代,时间跨度达六百余年,主要最主要的是明初和清初的大槐树移民和湖广填四川移民活动。单是洪洞大槐树一系列的移民次数在20次以上,有确凿文献记载的即有18次,每次移民数百户,甚至上万户,前后人数达到250万人以上,移民姓氏共812个,移民分布共18个省(市)、500个县(市)。

 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多来自太原、平阳、泽、潞、辽、沁及汾州、代州等府州各县。移民流向主要是山东、河南、河北、北京、安徽、江苏、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从山西迁往上述各地的移民,后又转迁到云南、四川、贵州、新疆及东北诸省。

 据洪洞大槐树移民研究会《洪洞大槐树移民后裔家谱》有:李氏家谱、王氏家谱、张氏家谱、周、武、乔、贺、赖、吴、徐、梁、宋、冯、于、董、萧、傅、沈、曾、孙、郭、马、罗、贾、丁、魏、薛、程、曹、袁、邓、许、叶、阎、余、潘、杜、何、陈、杨、赵、戴、夏、钟、刘、胡、朱、高、林、黄、汪、田、任、姜、范、方、石、姚、谭、廖、邹、熊、白、郑、谢、韩、唐、崔、康、毛、邱、秦、江、史、顾、侯、邵、孟、龙、万、段、雷、钱、汤、彭、吕、苏、蒋、尹、黎、金、陆、郝、孔、庞、樊、安、颜、倪、严、易、常、龚、文、牛、温、芦、季、俞、殷、章、鲁、葛、韦、施、陶、洪、翟等多个姓氏家谱。

 大槐树移民是我国历史上、乃至世界移民史上规模最大、迁移人口最多、涉及区域最广、影响最深远的一次长时间、大范围有组织、有计划的大规模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是罕见的。

经过六百年的辗转迁徙,繁衍生息,而今全球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大槐树移民的后裔。现在全世界都遍布着大槐树移民后裔。

一、大槐树移民的历史背景

 元朝鞑靼王朝施行民族岐视和迫害、屠杀的黑暗统治,中原大地人口减少很多;同时,旱涝蝗疫之灾也超过了任何一个朝代,人口大量亡徙。祸不单行,1350年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陷入一场空前的鼠疫之中,华北平原人口进一步损失。到了元末明初,战乱频繁,各地枭雄纷纷称霸一方,当时的中原大地,烽烟四起,民不聊生,河南、山东、江苏及安徽等地的人口大规模断崖式减少,很多老百姓逃难到了山西南部一带。元蒙的屠杀、天灾、瘟疫、农民战争的结果是一一明初全国的汉族人口与元初相比,灭绝了70-80%。

 与此同时,因为山西地形多山脉,易守难攻,也成了老百姓的避难之所。1381年,田野广袤,土地肥沃的河南、河北人口都仅有190万,而土地较少的山西人口却达400多万。

 明王朝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明朝建国之后,为了填补其他省份的人口空缺,就在山西洪洞地区举行了18次大规模的移民填充华北平原,其中移民河南93万人,移民山东121万人,移民河北41万人。

  到了明末清初,农民起义使中国卷入了大规模的战争,人口死亡加剧。继而是南明与清军的战争波及整个华南又死伤无数。清朝入关以后又进行大屠杀,数年间中原人口从原来的五千多万下降到不到两千万。各地惨案的发生如《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清廷强制剃发易服,江阴60天内全部人口都被杀净。

明末清初人间最惨的当推四川,四川成了杀人的屠宰场和人间地狱一一明军滥杀、清军滥杀、地方豪强滥杀、乡村无赖滥杀邀功,张献忠更大开杀戒。随后清军入川,杀人比元军杀的还厉害。还有吴三桂反清后与清军的战争。凡此种种,四川人民遭到了一次次的战乱和屠戳。据官方统计,到清朝初期,四川全省残余人口约为60万人,成都全城只剩下7万人,一些州县原有人口只剩下10%或20%。所以就应运而生了湖广填四川。在一个世纪内,四川接纳移民达600多万人。当代四川人口中 80%以上的家庭是清代“湖广填四川”大移民的后裔,总数达六、七千万人之巨,在成都,这个比例更高,达95%以上。

二、大槐树移民在全国范围内的主要阶段

 我们所说的大槐树移民共分成两次。

  第一次发生在明朝初年,连年战乱使全国人口大减。例如当时的名城扬州,因曾被元朝政府和各路起义军反复争夺,只剩下了十八家。此时,黄河、淮河也连连泛滥,中原、江南赤地千里。正当中原农业生产刚刚恢复时,又发生了靖难之役,因为燕王朱棣是谋反,因此遭到激烈抵抗,朱棣的军队在沿途的河北、山东等地大面积屠城,中原田地又大面积抛荒。所以在明代的大规模移民自洪武年间就开始强制进行了。

 第二次大的迁移发生在明永乐年间,朝廷开始更大规模,也更为残忍的迁徙,此时的很多农民都是被迫强迁。

两场迁移,共迁走山西250万人,占到了当时山西人口的一半。迁徙地区遍布全国,尤以河北、山东为多。

三、大槐树迁移之后的湖广填四川

 湖广填四川是指发生在中国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的两次大规模的湖南、湖北(即湖广行省)、广东(主要是客家人)等省的居民迁居到四川、陕西南部各地的移民潮。根据考证表明,还有江西、福建、广西等十几个省份的居民迁入。

明末清初的30多年间,四川境内战乱频发,加上灾荒、瘟疫不断,造成四川人口锐减。据考证,清初四川人口只剩下50来万,重庆城(现朝天门到七星岗通远门一带)只剩下数百家人,重庆所辖的州县内,有的只剩下十几家人。康熙下旨,鼓励向四川(包括重庆)大规模移民,清政府还为此颁布了一系列移民优惠政策。湖南、湖北、广东、河南等省的移民迁移往四川,长达数十年的“湖广填四川”移民活动由此拉开序幕。

 康熙皇帝在位期间,颁布了填川政策,于是全国十几个省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移民潮,江西、湖南、湖北众多居民被迫迁居。民间把这次大移民称之为“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主要的迁入如下:

(一)湖广填四川的迁入:川北以陕西为主,川东以湖广为主,四川盆地西部以广东人为主。陕南以两湖为主。

(二)江西棚民与客家人:赣南山区来自福建汀州和广东;赣西北类似但形成“南客北湖”局面;赣东北,以福建与本省南丰人迁入为主,另有徽州人、浙西浙南的人迁入。

(三)湘东边界:福建广东客家人移去。

 在此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一一神教组织太平天国引发的战争导致了全国7000万人死亡!严格意义上说,太平天国运动绝对不是任何意义上的社会进步,而是人间祸害和巨大的社会劫难!虽然太平天国运动导致的死亡人数巨大,但当时全国人口基数已很大,并没有形成移民潮。

四、历史上陕西人口的主要迁移情况

 在遥远的历史年代里,黄河流域有两个著名部落。一个部落是姬姓,它的首领是黄帝;一个部落是姜姓,它的首领是炎帝。这是两个近亲部落,它们结成了部落联盟。它们活动的地区,其初是在陕西渭河流域,后来沿着黄河两岸向东发展,达到今山西省、河南省、河北省一带。秦始皇曾移迁天下富豪60万人入咸阳,汉高祖迁徙六国富豪10万人到关中。

以上就是历史上在陕西省的早期原住民来源情况。

 历史上的陕西,曾多次移民,陕西人口曾遭受过四次大的人口锐减和灾难。

 陕西省的第一次人口锐减和灭顶之灾发生在东汉末年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东汉末年,董卓之乱加之连年的战乱,使得关中地区千里无鸡鸣,关中秦人锐减。魏晋南北朝时期,八王之乱,多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连年混战,以长安洛阳为中心的陕西河南是主要战场,北方的汉人包括陕西剩余不多的秦人,大举南迁,匈奴人,氐人,羌人,羯人,鲜卑人大量涌入陕西和中原地区并被同化为汉人。这也成为中华民族的第一次民族大融合。

 陕西秦人第2次人口锐减源于宋末元初,蒙古人大量杀戮汉人,全国汉人仅剩余900万,陕西汉人更少。那时,汉人姑娘结婚时,初夜权为管辖该村寨的蒙古人拥有,许多汉人为了基因和血统的纯正,第一个孩子出生被残忍的摔死。明朝初年,明政府从山西大槐树移民站,强制把山西人移民到陕西,河北等地。现在许多陕西中、北部人多为大槐树移民站移民的后裔。

 陕西人口第3次锐减源于1556年1月23关中大地震,该地震造成83万陕西人死亡,位于震中的华县,华阴,大荔,朝邑4县,十之有九的人死于这次地震。

 陕西人口锐减第4次源于1862年到1873年的陕甘回乱【有学者称之为回民起义】,动乱初几个月,在关中杀死汉人500万,渭河两岸的汉人几乎被杀光,连婴儿也不放过,清政府的军队与回民军队进行了12年的拉锯战,后回民军队沿渭北,西安北,三原,咸阳北,宝鸡等地进入甘肃,新疆,一路烧杀抢掠,杀死汉人1500万,回民伤亡500万。有学者把回乱称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种族大屠杀!这次事件后,陕西人口损失了50%,甘肃人口下降了60%。后回民军队被清军追赶,剩余8000人进入今哈萨克斯坦境内。陕西境内回民唯余西安这一支,未参加动乱,陕西其他地方的回民被仇家报复几乎全被灭掉,少量逃到秦岭大山里,动乱后,陕西东部,西安北,三原,泾阳,凤翔,扶风,咸阳,彬县,乾县,礼泉等地,土地荒芜,人口稀少。清朝末年,山东,河南,湖北等地发生几次大的自然灾害,清政府从山东,河南,湖北等地大量移民到大荔,蒲城,富平,三原,泾阳,扶风,西安。许多陕西关中人多为那时期移民的后代。

 陕西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历史文化渊源久远。由于历史上无数次的战乱、饥荒、移民和几次大的民族大融合,陕西人来源最为复杂,纯粹的陕西人后裔几乎没有了。

现在的陕西人,关中地区,渭河南岸一线多湖北移民后裔,包括户县,周至,高陵等地,渭北的铜川,富平,蒲城,澄城和东府的大荔,朝邑,合阳,韩城多为山西,山东,河南移民后裔,陇海铁路沿线多河南后裔。

五、陕南人口的主要迁移情况

 陕南包括安康、商洛、汉中三个地区。陕南的原居民又是从哪里迁来的呢?

在陕西,古远的土著居民源自一千多年前全国各处人口的迁徏与融合。元末明初,中国历史上发生的大槐树移民第一阶段的人口迁移是迁入陕南人群的一大来源。

 清初,陕南仍分布着相当规模的远古森林,被称为“南山老林”和“巴山老林”。这里人户稀少,田地大多荒置,呈现出一派“虎迹狼蹄多于人迹,千里幅员。明末张献忠、李自成农民运动的兴起与失败、明朝政权的垂死挣扎以及清初三藩之乱,陕南都被殃及。

虽然在明代有大量流民曾进入秦巴地区开荒种地以求谋生,人口有所增加,但历经明末清初几十年的战乱,人口锐减。陕南受害之烈,比四川有过之而无不及。《读史方舆纪要》记载:“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汉阴县有户六百七十,口三千五百七十六”。明末农民起义,清初吴三桂反清,陕南均是大战场,人口锐减。《嘉庆汉阴县志》:明末汉阴县城“破颓者仅存十余间”,“土著无多,所存十之一、二”。原本就人烟稀少的陕南各地,此时更成极度荒僻之地。丘陵山地固不待言,即使河谷地带也人口稀缺。这点从康熙初年陕南部分府县的编户里数也不难看出:汉阴4里,旬阳4里,镇安2里,商南1里,山阳2里,平利1里,白河1里。由此可见清初陕南萧条荒敝之程度。

据移民史专家曹树基估计,当时陕南大约有70%的人口或死于战乱,或转徙他乡。人口的锐减,严重地影响到陕南山区的开发进程。为了避免土地荒置,同时也为了增加赋税,清初朝廷采取了一系列优惠经济措施,以增加战乱地区人口。

顺治六年(1649)朝廷颁布《垦荒令》,顺治十四年(1657)户部颁布《垦荒劝惩则例》,明文规定奖励垦荒有功者,并把垦荒的多少与户口的增减作为对地方官的考核依据,康熙时进一步修改垦荒条例,规定了各种优惠政策,鼓励招徕流民开垦荒地。这些优厚的招垦政策及陕南适宜的气候、肥沃的土地,无疑对人口密集区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与此同时,东南各省尤其是湖广地区亦因祸连兵结,灾荒不断,灾民逃荒者成群结队,急于寻找适宜的土地安家立业,内拉外推之下,故继“湖广填四川”之续,终于促成了清朝“湖广填陕南”的移民浪潮。

当然,此次“湖广填陕南”除采取优惠经济政策招徕移民外,朝廷还采取了强迫迁移的政策。

目前,陕南土著居民的九成以上,其祖先绝大部分是在清代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时期迁入的,尤以乾隆年间移民人数最多。在顺治、康熙两朝,朝廷两次强迫迁移,使福建、广东、江浙等濒海居民辗转迁入内地。移民历经千辛万苦进入秦巴山地,大致是由东至西,先自平原,再进深山。至乾隆年间,移民基本上填充了汉水谷地和秦巴山地的老林地区,陕南的移民潮流,大致在道光年间进入尾声。

 据葛剑雄主编的《中国移民史》所述,陕南主要的几次人口迁移情况如下:

1. 1436~1449年 明英宗正统元年~十四年,原居住于河南、山东、河北三省交界处黄河故道上的二十余万流民,因河溢横流,多转徙于荆襄地区。河南、山西、山东、四川等省的流民约十余万人流入陕南汉中地区。

2. 1736年,大批湖北移民迁入陕西褒城县。

3. 1762年,即乾隆二十七年,湖北、安徽两省移民迁入陕西镇安县。

4. 1772年,即乾隆三十七年,湖北、安徽两省移民迁入陕西山阳县。河南、江西、安徽等地大批贫民迁入陕西兴安州(今陕西安康市)。

 汉水谷地与秦巴山地在乾隆至道光的近百年间接纳了大量移民,致使移民在当地人口中占有极高的比例:“土著之民十无一、二”。

 光绪《孝义厅志》中也称:“土著者十之一,楚、皖、吴三省人十之五,江、晋、豫、蜀、桂五省人十之三,幽、冀、齐、鲁、浙、闽、秦、凉、滇、黔各省人十之一”。

另从《秦疆治略》留坝厅所载“土著民人甚少,大半川、楚安徽客民”中亦可见一斑。

据平利、留坝、定远、镇安四县所得清代墓碑中的资料进行统计,结果是一一土著人口仅为8.1%,鄂、湘籍占46.3%,四川籍为17.3%,安徽籍为9.2%,余为其他省籍移民。可见,明、清期间的汉中人口主要由外地移民构成。

 清初朝廷的招抚垦荒和强迫迁海政策使汉阴县人口从明万历朝的3570人猛增到清朝道光朝的123300人,成为“十家九客户,百年土著无”的“五方杂处的”移民区。据各种文献资料,至道光年间,陕南各地客民占总人口的比例大致在80—90%。到达陕南并定居下来的客民,主要来自南方各省,其中以湖广最多。据萧正洪研究,河谷盆地区的褒城、南郑、沔县、城固、西乡、石泉、汉阴、商州及安康等10县,人口由康熙中的41.6万增加到道光初的211.7万,而同时其它山地各县(除宁陕、孝义、留坝、定远外)人口由原来的8.1万增加到146.1万,人口增长率分别为408.9%和1703.7%,由此可见山区的人口增长迅速。至道光初年,外来移民人数可以说已占据绝对的主体地位。

 “亩金有沃土,山中岂乐乡。所幸宜五种,食不止稻粱。”湖广移民的大量迁入不仅促进了陕南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了不同文化的相互交融,使陕更加趋向于“北方的南方,南方的北方”,成为一个南北文化交融的地区。

 做为移民与人口变化的介绍,大规模移民结束之后,陕南遭遇的历史上最大的灾难不能不提一笔一一十九世纪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太平军在陕南的烧杀抢掠造成了陕南近二百万人的死亡。譬如:据史记载,太平军攻破汉中各州、县、厅之后,围困汉中府城达半年之久,小小汉中古城中竟然挤了近一百三十万汉中地区各州县逃难的百姓和守军,而目前汉中主城区高楼林立才住有二十余万市民。汉中古城遭围困后导致城内没吃的粮食,连草根都吃光,最后是人吃人肉,每天由于饿死、瘟疫导致的死亡最多达四、五千人。太平军破城后屠城、老百姓成群成群集体自杀……太平天国运动仅仅在汉中就造成了一百多万人的死亡,汉中地区一多半人口被消灭,这也是汉中历史上最最黑暗的一页。做为陕南人应知这一惨痛历史!

 综上所述,在历史长河中,针对由于战乱、暴政、天灾等原因导致的人口严重下降,六百余年来归于大槐树移民背景下起于明初,延续至清代早期的湖广填四川活动结束时期的大规模人口迁移,是陕南乃至陕西省现在居住人口的主要迁徏来源,而山西、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川等省是陕南人口迁入的主要源头。本文的研究对追踪陕西人群迁移活动史、探访家族谱系有一定研究价值和借鉴意义。

 欢迎有兴趣的朋友们参加本文的交流和探讨,不正确之处敬请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