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亭区家政服务山东潍坊市寒亭区:打造党建引领“幸福家园”共同体构建城市治理服务新格局
2024-12-18 21:45:52
体育赛事
facai369
近年来,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坚持全域统筹、多方联动,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有效整合多方力量,深入推进居民议事平台、为民服务载体建设,构建起“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幸福家园”共同体。
一、背景动因
寒亭区是潍坊市四个行政区之一,辖潍坊经济开发区和6个街道、3个发展中心,城市社区35个,城镇常住人口20余万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基层治理也暴露出“小马拉大车”等系列短板弱项。一是功能不全。部分党群服务中心政务属性偏重,居家养老、医疗卫生等亲民便民的功能还不够完善,“家味”不浓。二是人少事多。寒亭平均每个社区工作者服务590名群众,每日承担网格走访、热线回访、矛盾调处、事务代办等具体事宜,还要定期举办活动、开拓创新、承接上级工作安排。三是权小责大。对接部门找不动、难协调,对无人认领、责任难划分的事项往往承担属地兜底职责。四是能力不足。个别社区满足于过得去、不出事,开展的工作和活动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深层次的物质文化需求。近几年招录的社区工作者数量占总数一半,年轻社区工作者存在流动性大,专业能力不强等问题。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党建引领,激活城市治理“动力源”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要想解决城市治理难的问题,必须构建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城市基层治理体系,让党组织成为城市基层治理的“主心骨”。
一是建强组织体系。在6个街道成立由党工委书记任主任的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委员会,下设党的建设、物业管理、社会治理、民生保障等若干专委会,街道各职能部门、城市社区全部参与,攥指成拳汇聚城市治理强大合力。以城市社区为单位,统筹“双报到”单位、志愿者、物业、社会组织和辖区企业等多方力量,成立“幸福家园”党建共同体,由社区书记担任理事长,每月召开联席会议,以组织融合推动堡垒共筑、事务共商、治理共抓。持续做深做实“网格平急转换”工作机制,将综治维稳、安全生产等网格全部整合,建立网格(小区)党支部151个,推动党的领导一贯到底、进楼入户。
二是配强社工力量。聚焦社区工作力量薄弱问题,选任308名社区“两委”干部,配备541名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落实社区工作者定岗网格制度。以街道为单位,每月举办一期社区书记论坛、每季度组织一次经验分享,每半年举办一次提级述职,每年举办1次社区党组织书记全员培训和工作交流会,增强社区书记为民服务能力和动力。通过竞聘上岗等方式,从年轻社区干部中为每个社区配备1名“书记助理”,协助处理社区日常事务,让社区书记将更多精力放到为民服务上。今年来,分批组织优秀社区书记赴先进地区对标学习、挂职锻炼,区、街举办社区工作者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63期,有效增强了社区工作者特别是社区书记为民服务能力。
三是筑强红色阵地。开展“幸福里”党群服务中心“迭代升级”行动,以去行政化、去形式化、去办公化和增加服务空间“三去一增”为导向,特色开展“我的社区我的家”温暖社区创建行动,整合党建、治理、服务等多种功能,优化调整社区党群服务中心8处,新增家政、百货、裁缝铺等便民设施,着力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幸福里”居民之家。统筹社区综合服务用房、物业服务用房、小区公共用房、核酸检测点及其他闲置场所资源,建设144处网格(小区)红色驿站,健全完善党员教育、便民服务、党群活动等基本功能,设立网格(小区)事项代办点,进一步延伸社区服务触角,让党员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到组织、享受服务、开展议事。
(二)坚持协商议事,巩固城市治理“基本盘”
群众利益无小事,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基层治理的问题发生在社区,只有把群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一是畅通问题反映渠道。全面推行“红网治社”管理模式,推选1760名热心居民担任楼道长,配合网格党支部书记参与社区治理服务,对包靠事务“一办到底”。进一步配强以社区专职工作者为主,机关干部为辅,辖区党员、物业工作人员、志愿者、商户等协同配合的“1+2+N”网格工作队伍,发动570余名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电商主播等新就业群体积极融入社区治理。建立弱势群体日常联系、网格居民半年覆盖走访机制,确保群众需求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有效提高了居民群众满意度。
二是搭建协商议事平台。指导各城市社区搭建“泰祥红色议事厅”“春风议事厅”等35个居民议事平台,完善开放说事、分类理事、民主议事、明责办事、公开评事、追踪查事“六步工作法”,小区党支部每月定期召集“家园议事会”,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受理、限时办结。积极发动辖区热心群众,组建社区茶室、矛调斋、田大姐工作室等矛盾调解机构,帮助社区开展工作,将居民纠纷吸附在社区。
三是强化问题解决保障。建立常态化“部门+社区”问题联办机制,在社区设立46处政法、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站,建立9处法官工作室,选派35名公安、政法干警和员额法官常态化入驻开展工作,协助社区化解矛盾纠纷,推进社区治理。对单独依靠社区力量无法解决的问题,区级层面从水电气暖等33个民生部门单位中选派班子成员担任“社区服务专员”下沉社区报到,立足职能帮助协调解决社区难题。
(三)创新服务载体,奏响城市治理“协奏曲”
推进城市治理,根本目的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解决好广大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一是优化政务服务模式。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全面推行“前台一窗受理、后台分工办理”全科服务模式,整合社会保障、教育计生、就业援助等各类项目,优化办事服务流程290余项,让居民“只进一扇门、办成多件事”。针对“上班族”“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问题,探索实行错时延时、周末加时和帮办代办制度,将服务时间向上班族延伸,满足居民正常业务办理需求。聚焦服务“一老一小”,延长开放老年大学、图书阅览室、舞蹈室等功能室,开办绘画、声乐、书法等公益课程,为居民提供高品质社区服务。
二是提升物业服务质量。深入开展“居寒无忧”红色物业创建行动,全域推行社区“两委”与优秀物业企业“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组织辖区物业企业认领社区党建共建项目110个,将物业作为延伸社区服务、了解居民心声的有益助力。创办红色物业管理学院,定期邀请物业专家、行业骨干登台授课,讲解物业政策、开展技能培训,每月组织现场观摩评比,以比促改提升物业服务质量。建立“红管家”志愿服务队伍,招募125名物业员工担任“红管家”,为居民提供义务家政、免费维修、水电费代缴等便民服务8200余人次。将物业企业考核评价权下放到街道,社区“两委”成员兼任物业服务质量监督员,每季度组织对物业企业评价打分。
三是用好社会服务资源。开展“星火暖亭”红色合伙人行动,面向辖区热心党员、企业商户、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等,招募570余名合伙人,梳理建立各类资源(服务)清单1200余项,通过“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合伙人接单”的“三单”服务模式,发布社区公益项目390余个,完成居民微心愿189个,实现各类资源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创新社会组织参与小区服务形式,社区每月通过摆摊设点办市集的方式,今年为居民提供健康义诊、爱心义剪、技能培训、知识科普、政策宣讲等公益服务200余场次,服务居民2.6万余人次,以“零距离”服务拉近邻里关系,增强了群众对社区的情感认同。
三、工作成效
通过打造“幸福家园”共同体,进一步筑牢了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根基,健全完善了党委统一领导、多元力量共同参与的城市治理格局,提升了社区为民服务能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由社区“独角戏”变为党群“大合唱”,实现了“四有”目标:
(一)城市社区有人气。通过对社区亲民化、便民化改造提升,举办公益市集、开办周末课堂、助老食堂等,社区人气更足了,增强了居民对社区的获得感和归属感,树立了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增进了群众对党和政府工作的工作认同、组织认同和思想认同。
(二)服务群众有力量。一方面,通过开办社区书记论坛、经验分享交流会,建立了“经验共享、问题共解、整体联动、互促共进”有益机制,开拓了年轻后备干部工作思路,提升了社区服务精细化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共同体的有效运转,提高了社区党建活动开展的频次和质效,扩大了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增强了社区统筹协调能力,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三)干事创业有底气。通过党组织有效链接,成立了“社区牵头、部门共建、社会协同、居民参与”的治理共同体,形成了以社区党组织为头雁的“雁阵效应”,搭建了部门单位服务群众、社会力量回馈群众的平台,增强了社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与底气,提升了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的能力与水平。
(四)治理服务有效果。通过加强与辖区居民、物业等社会力量的沟通,社区逐渐实现了由“被动”到“主动”、由“拆台”到“补台”、由“想法多”到“办法多”的转变,解决了以往城市治理“各自为战”的问题,居民对社区党委的工作愈加认可,让城市基层治理更顺畅、更有生命力。
四、经验启示
一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党建引领是社区“幸福家园”共同体的力量源泉,是有效发挥组织优势、制度优势的根本保证。通过打造党建共同体,有力地实现了社区的组织融合、力量融合和资源融合,提升了社区统筹协调、集中攻坚的能力,增强了社区话语权。
二要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社区居委会是群众自治组织,要实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就必须尊重辖区居民意见,优化调整社区功能站所与服务供给,向网格、小区延伸服务触角,通过帮代办等形式,更好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彻底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三要牢固树立一体发展理念。要注重强化系统建设工作理念,建立开放性的互联互通纽带,就必须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推动部门单位带头开展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和保障下倾,协调辖区多方资源,集中精力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让社区更有能量、社区书记更有力量。
四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社区工作进步、服务提升,往往都需要动真碰硬,从解决居民群众的具体现实问题入手。实践证明,社区党建共同体的建立,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都提供了强大的资源与力量支持,是提升辖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的有力举措,为社区实现精准治理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