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子园移民小区
绿水青山画卷美,美好生活踏歌来。楚雄彝族自治州崭新的移民新村如宝石镶嵌在秀美田野中,传诵着一个个动人的移民搬迁故事。如今,在移民家园里,换了穷貌、改了穷业的搬迁群众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青山嘴水库、观音岩和乌东德水电站等一批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成功落地,29250人全部搬迁安置;中央水库移民扶持基金绩效连续4年被省财政厅、省搬迁安置办评价为“优”等级;2022年搬迁安置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位居全省第一……一项项优异的成绩,是楚雄州移民搬迁安置管理部门不断将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引向深入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楚雄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实抓细,把移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将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与推进乡村振兴紧密结合,闯出移民搬迁安置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真正做到建设一个电站、带动一方经济、改善一片环境、造福一方百姓。全州正以奋斗者的姿态,奋力开创移民搬迁安置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挪穷窝出深山 筑梦绿水青山间
金沙江边拔地而起的移民搬迁安置新村处处绿韵依依。眼前有便利的基础设施,远处有怡人的碧水青山,给群众带来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移民新村的和美景象,是全州水电移民工作的缩影。自2007年起,观音岩水电站等一批大型水电站陆续启动建设,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工作也应运而生。十多年来,楚雄州搬迁安置办公室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紧扣“三坚持、三做到”,高标准打造了一批有特色、有重点、有亮点的移民新村“美丽家园”项目,让移民在新家安居乐业。
作为金沙江中游河段水电开发一库八级的最后一个梯级电站,观音岩水电站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实现“西电东送”的重点工程。来自大姚、永仁2个县的搬迁安置移民有5734人,通过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内一大批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加快实施,观音岩水电站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收入稳步提高,有力推动了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
在金沙江水岸的另一边,乌东德水电站建设搬迁安置也是楚雄州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元谋县4个乡镇搬迁安置的移民群众共计11539人,江洲、金龙、大树、龙街4个移民新村如今已绿意盎然、生机勃勃。通过坚持绿色生态,注重城乡融合,移民安置点建设与乡村振兴、小城镇发展、旅游开发紧密衔接,伴随着水电移民党建“十大工程”、“五项”工作制度的落实,创意农业、景观农业等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乘着水电移民搬迁的东风,元谋县江边乡红色旅游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落地,乡里群众进城时间由一个半小时缩短为二十多分钟;江边乡龙街渡跨江大桥建成通车,结束了金沙江北岸群众的摆渡历史,江边乡的移民群众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闯出一片新天地。
高峡平湖,绿树掩映。如今的金沙江两岸,一个个移民新集镇整齐划一,芒果、凤梨、牛油果等特色产业蓬勃兴起。
稳得住能就业 此心安处是吾乡
搬是第一步,安是更关键的一步。
2013年,因金沙江观音岩水电站建设,大姚县铁锁乡七棵树村90户316人搬迁到了紫丘村。为了帮助移民融入新的生活环境,各级组织先后在紫丘村投入5000多万元,组织实施能力素质提升、劳务转移输出、特色产业培育等六大工程。随着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搬迁群众找到了新工作、适应了新生活。
促就业、保就业是楚雄州各移民新村得以持续发展的长久之道。“这次培训让我对民族刺绣有了全新的认识,还学到了怎么设计服装、怎么做短视频。”李某和邹某在牟定县大中型水库移民民族刺绣培训班上颇有感触地说。
牟定县搬迁安置办后期扶持移民培训责任人介绍,培训主要以刺绣针法、产品设计、短视频营销为主,邀请常年从事民族刺绣创新研究的老师,以及彝族刺绣非遗传承人普某等为培训班授课。
以牟定县为例,近年来楚雄州不少移民安置点把移民培训工作作为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的重要抓手,以移民产业发展和移民新村建设为重点,结合移民群众需求和市场导向,各安置点开展了以家政服务、肉牛养殖等为重点的培训工作,不断提升移民群众的生产技能和转移就业技能,让移民群众的增收致富渠道越来越宽。楚雄州2023年后期扶持计划实施项目35个,总投资49740.25万元,移民专项资金投资26287.19万元,已开工项目22个。
新家园越来越好,移民群众越过越舒心。“日暮乡关何处是?”搬迁群众用今天的好日子回答:此心安处是吾乡。
有回应解千结 春风化雨润民心
“家和万事兴,你们是父子,不能因为这点补偿款闹个不停。”在元谋县江边乡大树村委会矛盾纠纷调处现场,江边乡大树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着调解工作。
近年来,为解决好群众的矛盾,江边乡成立乌东德水电站移民矛盾纠纷调处专班,按照“4+2”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开展矛盾调处。像李加助这样的调解员在移民新村有很多,他们结合群众风俗习惯,讲好事理,说好情理,将为民利民便民贯穿于人民调解工作全过程,矛盾调处成功率86%。
位于楚雄青山嘴水库附近的栗子园社区是移民搬迁实行城市楼房安置的社区,也是楚雄市唯一一个纯移民社区。为及时解决居民困难,社区不仅建立“一站式”为民服务大厅,为居民提供民政、计生、劳动保障等140多项便民服务,还根据居民家庭情况,把1942户居民划分为五个星级,通过在“钉钉”群上传诉求、入户巡查等方式,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加大对特殊人群的帮扶力度,做到普遍关爱与特殊关爱紧密结合,不断把党的温暖送到各族群众身边。
“每次巡访,我们的工作人员要真正走入家庭,通过精准定位才能上传巡访记录。并且后期在需要的时候,这些记录打印出来就能形成管理的台账。”栗子园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介绍道。
以防范化解社会治理热点难点问题为突破口,栗子园社区建立集警务室、群众接待室、矛盾纠纷调解室为一体的综治中心,成立楚雄市第一家社区法庭,推动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三官一律”进社区,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法律咨询援助、协商化解矛盾纠纷等工作,把理顺情绪、纾解困难等工作抓在源头。近年来,共排查调处受理各类矛盾纠纷176件,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楼幢、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
党建引领谱新篇 共建幸福新家园
冬日的江水缓缓流淌,两岸是鳞次栉比的楼房和起伏的山脉。位于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狮山镇的金沙社区,犹如一个美丽的风景区,绿色新动能在这里悄然涌动。
金沙社区成立于2020年4月,是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建设淹没区线下移民集中搬迁安置点,涉及东坡乡、己衣镇的4个村委会20个村民小组。近年来,金沙社区以加强党建工作为切入点,以促进和谐稳定为目标,着力构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幸福新社区。
通过整合各类党建资源,金沙社区基层党组织坚持以打造产业型党组织为目标,以产业链为纽带,通过“党总支+合作社+企业+居民户”工作模式,从致富能手、优秀青年中培养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在党员和致富能手中培养后备干部,汇聚起支部牵头、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强大合力。
基层治理是人民幸福的基石,为此,金沙社区决定把党建引领贯穿基层治理工作始终,凝聚起基层治理强大合力。通过建立社区网格化管理体系,社区建成警务室及覆盖1街8路39巷的监控系统,设立街长、路长、巷长,及时发现并有效处置各类安全隐患4100余件。精心挑选辖区内政治素质好、群众信任的10名居民组建治安巡逻队,让居民发挥主人翁作用,共参与社区矛盾纠纷调解等2000余场次的紧急事项处理。此外,通过“四议两公开”程序修订居民公约,激发群众自治意识。社区成立以来,共开展清理整治行动3轮为期60余天,清运垃圾杂物580余车,清除户外养殖家禽鸡舍1100多个,整治私挖乱种700余户、私搭乱建39户,社区“脏乱差”、“五堆十乱”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社区牢牢把握“服务群众是基层党组织核心”这一任务,将社区服务从“居民找”向“找居民”转变,常态开展入户走访,将群众关心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发现在一线、解决在一线;着力为辖区孤寡老人、残疾人、未就业人员、低保户等家庭提供精准帮助;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及时发现可能致贫返贫家庭实施帮扶。据了解,自社区成立以来,共发放低保16.3万元、残疾人补贴2.4万元、临时救助14.9万元;发放过冬棉被40余床,油、米、面等生活必需品81份600公斤;为群众协调处理住房渗漏、排水堵塞等问题4004件,真正做到弱有所扶、难有所帮、困有所助、应助尽助。
后扶措施实 增收路径广
“本来我打算到广东去打工,没想到县搬迁安置办联系到我,推荐我到滇耘花卉基地务工,在家附近就能上班,这是以前我不敢想的。”姚安县栋川镇的村民董某向记者介绍,前几日她刚参加完县搬迁安置办组织的农作物植保员技能培训,有这样能留在家乡的工作机会,让她和一起去参加培训的村民都非常开心。
在姚安县移民产业发展过程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姚安县地处云南省中部,境内有洋派水库、红梅水库、白鹤水库、胡家山水库4座大中型水库。经2006年核定登记,全县共有大中型水库移民人口8139人,覆盖8个乡镇65个村,现为楚雄州水库移民人口第三大县。
近年来,受区域、土地、文化程度等多种因素影响,水库移民在饮水安全、道路出行、居住环境以及经济收入等方面和其他地方还存在不小差距。2020年以来,随着《云南省搬迁安置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的意见》、《云南省搬迁安置办公室关于大力推进美丽家园·移民新村建设的通知》两个文件的下发,云南省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走向新阶段。
为适应新形势下移民后期扶持工作要求,姚安县搬迁安置办以移民意愿为导向,调整工作定位,主动融入县域经济发展。变“输血”为“造血”的后期扶持模式,成为姚安县目前的工作重点。2023年8月,县搬迁安置办围绕“如何主导融入县主导产业发展趋势,增强移民就业创业增收渠道”广泛开展调研,在栋川镇、光禄镇移民人口较为集中的大龙口村、地角村等地开展现代花卉种植管理培训班4期、蚕桑养殖培训班1期,受训对象287人,并颁发国家职业技能证书,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逐步增强移民增收技能。
搬迁后,不少群众不再只依赖土地靠天吃饭,而是通过畜牧养殖、劳务输出、商贸流通、发展高效农业等多种渠道增加收入。移民产业是否兴旺,是移民后期扶持工作能否出实效的核心和关键所在。近年来,姚安县牢牢抓住后扶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后期扶持的工作重心也从以改善库区、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转向为移民产业体系培植、移民新村建设为主的移民后期扶持新体系。
在充分征求移民意愿的基础上,姚安县搬迁安置办以移民需求为导向,主动谋划、持之以恒做实做强移民产业根基。2021年,争取落地实施了投资光禄古镇民俗酒店、福光一组移民新村产业发展、投洋派水库安置区栋川镇竹园村花卉种植等项目,共谋划移民后期扶持项目21个,所建项目均考虑到移民人口分布较为集中的栋川镇和光禄镇,方便群众就近务工,后扶产业项目不仅能激发移民群众发展产业的信心,也成为他们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随着乌东德水电站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的持续推进,工作重点从“搬得出”转入“稳得住、能发展、会致富”,截至2023年12月底,楚雄州共完成元谋县甘塘、武定县西和等6个安置点建设,实际完成搬迁安置人口16302人,建设征地涉及8个乡,移民搬迁安置全面进入收尾收口阶段。
为实现社区社会环境长治久安,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楚雄州搬迁安置办公室全力做好元谋县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建设征地移民安置矛盾纠纷化解及信访维稳工作。通过践行一线工作法,下沉领导力量、心系移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2023年1月10日,楚雄州搬迁安置办公室组织人员到元谋县下访接访群众,化解水电移民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紧盯信访问题抓落实,调解达成一致意见的信访问题。
另一方面,防范大于“治疗”,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成为楚雄州搬迁安置办公室近年来的工作方针。通过加强移民维稳形势分析研判及预警工作,州搬迁安置办以群众利益为核心,高度重视群众矛盾的多发问题。此外,还邀请当地有责任心、有经验的调解员深入基层,举一反三,多走访、多了解,杜绝类似问题的二次发生;各相关责任单位全程参与、全程跟踪,通过畅通信访诉求渠道,确保移民群众合理诉求得到及时采纳、移民群众合法权益得到依法有效保护。
同时,化被动为主动,建立长效矛盾化解机制。2023年,楚雄州搬迁安置办公室每逢单月10日,定期深入元谋县、武定县,就水电移民领域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开展“定点”下访接访活动,确保2023年移民矛盾存量化解率达85%以上,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社会稳定,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