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去银行存钱的,结果,钱没存着,莫名买了份。最近,这类银行“存单变保单”的现象再次上演:
江苏的一位陈阿姨突然被告知自己10年前在银行买过险,并且,由于最后一年没缴费,保单已经失效了。
问题在于:
今天远虑君就来给大家讲一讲,银行卖保险的那些事儿,以及如何避免“存单变保单”。
可以确定的说,银行是可以卖保险的。
但需要明确,银行不是保险公司,它只是个代理商,你在银行购买的保险依然是由保险公司来承保。
在2019年8月23日,银保监会便下发了《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管理办法》,对商业银行售卖保险进行监管和规范,其中不少条款,就是为了防范“存单变保单”这类销售乱象出现:
然而,依然有部分银行工作人员,为了业绩达标或者赚佣金,对用户进行误导,近几年银行“存单变保单”的情况还真不少。要想不被坑,还得靠自己多留个心眼。
存单和保单,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些老年人,可能本就不识字,也不懂不同产品之间具体有什么区别。只知道,银行是个正经机构,银行工作人员说啥就是啥,这就很容易混淆、中招。
下面,远虑君就以几个真实案例来为大家梳理几种较为常见的销售误导情况。家里有老人的,一定要看,然后耐心地讲给老人听,让他们提高警惕!
套路1:混淆产品类型
以储蓄存款、银行理财、基金等产品的名义宣传销售保险产品,或将保险产品宣传为保险公司与商业银行机构共同开发的产品等,没有如实向消费者说明所推荐的产品是保险。
真实案例:2017年7月13日,天津银行第四中心支行在营业场所制作并摆放自制的保险产品宣传材料,套用“存入”概念,对代理销售的保险产品进行虚假宣传。
套路2:夸大产品收益
对保险公司的股东情况、经营状况以及过往经营成果进行虚假、夸大宣传,或对保险产品的不确定利益承诺保证收益等,没有如实向保险消费者说明人身保险新型产品等保单利益的不确定性。
真实案例:2017年,杭州联合银行在代理销售某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杭州中心支公司相关保险产品过程中,基于该公司时任负责人出具的说明,向客户宣称该款产品保单满3周年,保底年化收益率为4.6%至4.8%。事实上,该保险产品的最低保证利率为3%。
套路3:隐瞒产品情况
没有如实向保险消费者说明与保险合同相关的重要信息,比如隐瞒保险产品的除外责任,提前退保可能产生的损失,费用扣除情况,犹豫期的起算时间、期间以及享有的权利等。
真实案例:2017年,中国邮政鄂尔多斯市分公司达旗锡尼街营业所、达旗西苑营业所工作人员在代理销售保险产品时,告之客户“五年到期”“第五年取”,实际该保险产品保险期间为三十年。
劝大家,在去银行办理业务时,一定要擦亮眼睛,看清那单子上写的究竟是“存单”还是“保单”,如果有“保险”字样,基本就可以确定是保险产品。
已经踩了坑,咱也别慌,还是有办法追回损失的。
1、向银保监会投诉
早在2017年,银保监会便实施了《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暂行办法》,要求保险公司、银行、中介机构等对销售过程关键环节进行现场录音录像。
如果确实存在销售误导,那么可以依据相关的录音、录像资料,向银保监会投诉。这方面的监管还是很严格的,有证据就不怕没公道。
2、认真对待电话回访
按照规定,保险公司会在犹豫期内对投保一年期以上保险产品的投保人进行电话回访。回访中会提及你的个人信息、保障期限、缴费期限等内容。
如果你对自己购买过保险毫不知情,那么接到这类电话就要及时处理,趁着犹豫期没过,挽回损失。
银行所销售的保险产品,主要集中在分红险、万能险和投连险上,这些产品的复杂性无法在银行柜台短时间的交流中解释清楚,因此容易产生误导和理赔纠纷。
真想通过保险实现理财,远虑君还是建议考虑年金险,这类保险虽然收益率一般,但胜在安全稳健、有持续的现金流,不需要我们太操心。用来理财和养老,最合适不过。
当然,也别忘了大前提:你已经配置好了基础的人身保障,这时候再利用闲钱买些理财险来理理财,再合适不过。
监管越来越严,市场上这类“存单变保单”的违规现象也会越来越少。
但全靠监管,也是不够的。大家还是要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多给家里老人提提醒,不要轻易被业务员给忽悠了。真不小心踩了坑,也要及时弥补、尽量降低损失。
最重要的是要记住一条:不管在哪里买、买什么, 认清自己的真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