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的《请定军国民教育主义案》中,提出了对学校实行军国民教育的具体要求:“通令高等小学及与之同等以上之学堂,一律注重兵式体操;中等以上学堂,一律打靶,并讲授武学;各种学堂,体操课一律列为主课。”基于以上认识,山东在辛亥革命后,凡是有学校的地方,均有一定的体育活动。
先来看看小学的情况。济宁崇德小学有单杠、双杠、足球、网球、乒乓球等活动。有的学校,还建起跳高、跳远的沙坑,以及简易的篮球、足球场地。这时期的体育课内容充实,体育、卫生、军训等均包括在内。小学高年级主要有体操、田径,球类、武术等;小学低年级则以游戏为主,如跳绳、踢拍皮球、叠罗汉、推铁环、荡秋千、抽陀螺、玩雪、课前呼吸等。
中学体育课内容也很丰富多彩。烟台的洋学堂设立最早,会文书院提倡体育活动,规定在每天有两次运动时间,上午叫作“放小学”,下午叫作“游戏”。“放小学”是开展“抢球”的游戏,“游戏”时间的运动为“夺旗”,又叫“跑趟”,可以说是径赛运动的维形。1915年,山东中学学校体育出现双轨制,兵操与近代运动并行。之后,兵操在学校教育中渐渐退出,课程内容改为以田径、球类和游戏为主。
全省各地发展面貌各有特色。
在青岛,“洋”学堂的体育课“以学校为推行基础”,新旧体育项目交叉进行。在国立公私立学校中,提倡练习国术、田径、游泳、足球、网球、垒球、棒球等。1925年起,青岛中小学校日渐增多,体育课日渐普及,女子体育兴起。
摄于1936年的青岛礼贤中学的老照片
1908年至1931年,现代田径运动传入枣庄的官办学校。学校每周均设三小时的体操课,课外增设了田径、球类等活动。1923年,峄县中兴煤矿公司在枣庄煤矿创办中兴学校,引进近代体育项目及其设备,按照现代学校体育教学的标准开课。低年级设四节唱游课,高年级设两节体育课,教学内容包括竞技游戏、模仿体操、柔软体操、器械操、田径赛等。到北伐战争后,枣庄的小学体育已经普及到乡间。
20世纪20年代的潍坊,仿效西式教学兴办新式学堂,均开设体育课,授课内容主要为国术和体操。潍县县立中学、广文中学、乡村简易师范、昌乐中学、山东省立第十五联合中学等学校,配有专职体育教师,教授体育课。这些学校的学生及教职工中,经常开展篮球、排球、乒乓球、网球、垒球和田径活动,各校建有规模不等的体育活动场地。
1912年设在济宁的省立七中,就已有单杠、双杠、足球、篮球、网球、乒乓球、田径等项目的活动。1923年,北洋政府公布中小学《课程纲要草案》,正式将体操课改为体育课。济宁各学校在1925年前后,将体操课改为体育课。当时体育课的内容比较简单,主要是队列练习、徒手体操,有的学校做木哑铃操、棍棒操,以及简单的拳术、球类和田径项目。
20世纪20年代,滨州的高等小学开设有以田径、球类、体操等为主要教学内容的体育课,初等小学则安排唱游课,每周两节,另有课外体育活动,活动内容有列队、跑步、跳高、跳远、滚铁环、踢毽子、跳绳等。
在威海,当时小学从三年级开始设体育课,教学时间每周120—180分钟。一、二年级设唱游课,包括体育和音乐。英国强租期间,威海的中学在设体育课,至新中国成立前一般都是每周两节课。小学教学内容为队列、国术、跳绳等,中学为队列、田径、国术、球类及体操等。
1915年初,德州的高级小学均设体操课,每周一节。小学以列队、游戏、跳绳、体操为主,中学、高级小学以列队、田径、球类及体操为主。1924年,将体操课改为体育课。每周两节,小学增设童军课,高级小学增设军事操,有的增添了武术课。较大的完全小学,设专职体育教师,有简易运动场。
聊城的学校体育始于1920年前后,在此之前学校未设体育课,学生下课后仅做些游戏而已。1920年,各中、小学始设体操课,内容是徒手体操和武术。1922年,体操课改为体育课,内容是体操、打球、武术。1923年后,随着竞技体育的传入,学校体育运动正式开展起来。
菏泽的学校体育活动始于1922年。1922年国民政府新学制颁布后,山东省立第六中学(即今菏泽一中)将体操课改为体育课。课程内容由普通体操、兵式体操,改为田径、球类等运动项目。
20世纪初,清朝政府“废科举,兴学堂”,临沂的初、高等学堂设体操科,每周2—3课时,以游戏和普通体操为主。进入20世纪20年代,学校体育课教学以田径、球类、游戏为主,并开展课外活动。
(大众新闻记者 张九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