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的文化镜像:从愤怒的葡萄,到华尔街之狼
2024-12-15 17:23:08
体育赛事
facai369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以金融危机为背景或核心主题的影视作品,以及专业学者对危机根源与应对政策的批判式研究,在呈现金融精英之贪婪的同时,反思了国家在金融治理中的政策缺陷,引发全社会舆论关注,形成新一轮的改革推动力,为金融创新和更完善的金融监管提供助益
文|臧博
编辑|何刚
金融危机因其对社会经济的破坏力,以及应对危机过程中所促成的政策创新,在人类历史上往往占据重要位置;也因其对文化、政治等诸多领域的深刻影响,常成为历史时代的重要转折点。
世界现代史上最大规模,影响最为深远的经济、金融危机计有四次,即始于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以及此后的大萧条;1987年爆发于华尔街的“黑色星期一”和它所引发并波及世界经济的大股灾;1997年席卷亚洲新兴经济体和部分发达国家的亚洲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所引爆的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
这四次危机所造成的破坏,以及所衍生出的政策创新,为学界提供了长期争论的主题,比如应对危机期间的各方决策之良善与否。本期书单无意于对此作出系统梳理,而是尝试举隅部分与危机相关的经典影视、图书作品,来呈现金融危机在社会思想文化层面所产生的回响。
包括小说、学术著作、影视等在内的文化产品,主题与核心思想往往源于现实生活,当这些作品的社会影响力足够强大时,又会反作用于社会,引发新的波动。这一奇妙的因果链在历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中都能找到诸多实例。比如1929年经济危机和大萧条,造成资本主义世界大范围失业,累及普通人生计,这一过程给左翼文学思想提供了额外动力,诞生出“大萧条文学”,其代表作包括小说《愤怒的葡萄》。故事被改编为电影,同样引发广泛反响,促成美国社会高度关注加州移民的生存困境。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造成的经济后果,以及对危机反思的众多文化产品,在西方世界促成对精英政治的深度质疑,以及民粹主义思潮进一步兴起。
1987年大股灾,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都重现了这一模式。以危机为背景或核心主题的电影,如《华尔街之狼》《大空头》《国家破产之日》,以及专业学者对危机根源与应对政策的批判式研究,都在呈现金融精英之贪婪与不负责任的同时,反思了国家在金融治理中的政策缺陷,引发全社会舆论关注,以形成新一轮的改革推力,为金融创新和更完善的金融监管提供了助益。
1929年经济危机
美国华尔街股市大崩盘导致的1929年经济危机,祸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破坏性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危机。此次金融灾难的后续影响远远超出了经济领域,对国际政治也产生直接影响,甚至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催化剂之一。
危机前的近十年,是资本主义世界繁荣发展的时段,激起大规模狂热投机行为。所以危机到来令各界猝不及防,诸国工业生产大幅下降,全世界近千万人失业;也导致全球范围的农业危机——价格出现创纪录暴跌,众多农民流离失所,这成为名著《愤怒的葡萄》之故事背景。
关于1929年经济危机,相关研究著作众多,其中被奉为经典的有加尔布雷思的名作《1929年大崩盘》,该书是解读1929年经济危机和金融投机问题的经典之作,旨在审视历史教训及金融界盲目乐观和操纵权力的后果。穆雷·罗斯巴德所著《美国大萧条》,则从奥地利学派的视野出发,通过对1929年经济危机和后续大萧条的研究,对危机应对过程中颇受追捧的凯恩斯主义提出挑战。他认为,这次危机的根源在于20年代美联储持续的信贷扩张,过度繁荣为后来的经济衰退乃至大萧条埋下隐患。与1929年危机相关的影视作品中,首推小说及根据原著所改编的电影《愤怒的葡萄》。事实上,这次危机之前,资本主义世界就已经出现隐性农业危机,1929年大崩盘和后续的大萧条中,农村都受累甚深,约翰·斯坦贝克深入体察农民困苦后写下此书,后拍成电影,成就一代经典。
电影:《愤怒的葡萄》
1929年,发端于华尔街的股市大崩盘,演化成后来延续到30年代的大萧条。这场经济危机对整个20世纪的历史走向产生了重大冲击,在文学和影视界,也出现经久不绝的回响,其集中表征便是“大萧条文学”,代表作有《愤怒的葡萄》《烟草路》《蝗虫之日》等。
声誉最隆者莫过于美国作家约翰·斯坦贝克的小说《愤怒的葡萄》。该书描写了大萧条时期美国农村陷入困境,大批农民破产的惨状。斯坦贝克通过文学创作对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经济问题进行深刻拷问,成为盛行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文坛的“左翼文学”之力作。斯坦贝克获得1940年的普利策奖,又于1962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
《愤怒的葡萄》被改编为电影,由约翰·福特执导,亨利·方达主演,于1940年上映。该片荣获第13届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两项金像奖。《愤怒的葡萄》的电影版在相当程度上尊重原著风格,以批判与控诉的基调,讲述了以乔德一家为代表的破产农民在经济大萧条时期被迫离开故土,移居加利福尼亚的故事。
(美)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思著
沈国华译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年11月
加尔布雷思的名作《1929年大崩盘》堪称伟大,多年来一直得到学术界和证券投资界频繁、广泛引用。本书第一版于1955年面世,此后长销不衰,近80年后依旧是解读1929年经济危机和金融投机问题的经典。
《1929年大崩盘》每次大量重印并被摆上书架,往往对应着又一次潜在的泡沫危机和投机风潮。此后,不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的离岸基金热潮中,还是1987年的股市风暴,甚至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总会有人在经历“阵痛”之后将目光转向过去,回溯加尔布雷思的看法。
1929年美国股市大崩盘被称为“屠杀百万富翁的日子”, 直接开启了被后世称为“大萧条”的时代。危机后的四年中,美国国内市场总值下降30%,数百万人失去工作,堪称金融史上一场惨烈股灾。加尔布雷思这本书专注于研究这场金融危机,全面、系统而准确地评述其全过程,旨在审视历史的教训及金融界盲目乐观和操纵权力的后果。
(美)穆雷·N.罗斯巴德著
谢华育译
海南出版社 2017年12月
这是一本从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思想和分析工具出发研究大萧条的经典著作。穆雷·罗斯巴德是美国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奥地利经济学派的重要人物。众所周知,奥地利学派代表学者哈耶克和米塞斯,借助经济周期理论成功预测了始于1929年的这场全球性大萧条。这次经济灾难成就了凯恩斯经济学,奥地利学派却继续处于边缘。罗斯巴德同样信奉经济周期理论,他并以个人主义和主观主义作为方法论基础,反对用数学工具对经济进行研究。《美国大萧条》是其重要代表作之一。
在《美国大萧条》中,作者旁征博引、爬梳史料,以大量历史事实证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大萧条的解释不足信,奥地利学派的周期理论更具说服力。罗斯巴德认为,危机不是源于市场经济本身,也不是如货币主义学者主张的那样源于1929年后的信贷紧缩政策,而是源于20年代美联储持续的信贷扩张,过度繁荣为后来的经济衰退乃至大萧条埋下隐患。
1987年“黑色星期一”
1987年10月19日,美国股票市场连同相关的期货和期权市场发生崩盘,当天的标准普尔500指数也出现大跌。此次股灾中股市创下空前跌幅及下跌速度,以及波及范围之广,使其成为金融史上最大危机之一。
为应对股灾,美联储采取积极措施稳定市场情绪,增加金融体系流动性,鼓励银行向经纪商和交易商提供贷款,在后续数周中逐渐改善了市场运行状况。时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也因此次危机处置而获得金融界高度评价。
1987年股灾同样在影视和出版界产生回响。研究该次金融危机或以之为背景的图书作品中,《贼巢》与《1987年股灾纪实》最具有代表性。《贼巢》聚焦1987年股市崩溃和其间的内幕交易丑闻,生动讲述了世界金融史上一个代表性案件。金融大亨迈克尔·米尔肯等人组建起的庞大内幕交易网,利用资金、人脉优势和监管漏洞,疯狂进行股价操纵、内幕交易和恶意并购。而执法人员经历重重艰难,才将这些人绳之以法。美国金融业花费十余年才完全走出这次灾难的影响。此案将华尔街的贪婪与交易内幕全面曝光,此后的“金融犯罪都是这个案件的缩小版、删减版或复制版”。
作者詹姆斯•斯图尔特曾任职于《华尔街日报》,并凭借对1987年股灾及相关内幕交易的报道而于1988年荣获普利策奖。他根据数年采访和调查所获材料,生动刻画了权力精英的野心、手段和贪婪,真实还原了这次阻断世界经济发展的金融灾难。
《1987年股灾纪实》是一本新书,胜在一切尘埃落定之后对股灾进行全面考察与反思,是对这场危机的翔实分析与长时段研究。
电影:《华尔街之狼》
《华尔街之狼》是马丁·斯科塞斯执导、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主演的讲述华尔街精英们奢靡生活与贪婪本性的电影,上映后曾引发广泛争议。影片改编自华尔街传奇人物乔丹·贝尔福特的真实经历,以其发家史为剧情重点,清晰展现出华尔街精英们光鲜表面下的真实面目。
《华尔街之狼》改编自乔丹·贝尔福特的同名回忆录。影片的主体是讲述贝尔福特的奋斗历程,背景设定在1987年股市“黑色星期一”前后。贝尔福特的职业生涯始于一家大公司的小职员,但公司在“黑色星期一”期间破产,乔丹失业后利用电话销售垃圾股发家。
贝尔福特还是一位销售大师,其秘诀就是有效说服他人。他强调应创造身边的环境,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来改造世界。正因为这些能力所以才有了“华尔街之狼”的称呼。
(美)詹姆斯·斯图尔特著
张万伟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6年5月
《贼巢》聚焦1987年股市崩溃和内幕交易丑闻,讲述世界金融史上代表性案件——一群贪婪成性的华尔街经理人建立起庞大的内幕交易网,利用资金、人脉优势和监管漏洞,疯狂进行股价操纵、内幕交易和恶意并购。而执法人员经历重重艰难,才将这些人绳之以法。美国金融业花费十余年才完全走出这次灾难的影响。
詹姆斯•斯图尔特根据数年采访和调查所获材料,生动刻画了权力精英的野心、手段和贪婪,真实还原了这次阻断世界经济发展的金融灾难。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国金融业的发展进程、经营模式,以及政府监管制度。据说读此书者倾向于形成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有人将金融业作为自己人生的第一选择,另一些人则对金融业心生厌恶。
(美)戴安娜·亨利奎斯著
纪小凌译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20年6月
戴安娜·B.亨利奎斯是一位资深调查记者,自1989年起便为《纽约时报》担任撰稿人,作品屡获大奖。其另著有畅销书《欺诈圣手——伯尼·麦道夫与信任之死》,该书也已改编为电影,由罗伯特·德尼罗主演。
本书对1987年黑色星期一股灾发生的前因后果进行了详尽剖析。股灾并非在那一天凭空发生,而是在七年的时间里逐渐酝酿,并最终威胁到整个美国金融体系。作者对大量相关档案文献进行梳理,并亲自采访十余位当事人,从而还原了“黑色星期一”的前因后果,以及被卷入危机各方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作者感叹于,无论华尔街还是金融监管当局,并没有对这次危机进行深入反思,所以几乎类似的逻辑在时隔20年后再次发挥作用,导致了更为致命的全球金融危机。
本书不仅仅是在审视过去,更重要的是揭示出相同的危机何以在经历巨大损失后仍会重复发生,从而警示当下和未来。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1997年7月,亚洲金融危机首先在泰国爆发,后续连锁反应将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裹挟进来。这场亚洲金融危机来势凶猛且出乎所有人预料,此前几年东南亚各国的经济自由化改革推进顺利,所谓“东亚模式”广受赞誉。因此,当时的媒体称这次危机为“亚洲金融风暴”。风暴席卷亚洲新兴市场国家,“亚洲四小龙”尤其受到不小冲击。一些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以及韩国的经济甚至出现严重倒退,美国也受波及。风暴逐渐平息之后,当时一些学者指其破坏力仅次于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
亚洲金融风暴带给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冲击不限于经济领域,而是漫延至心理层面。因为危机前的几年,是亚洲尤其是东南亚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东亚模式”也颇受人推崇,但骤然而至的金融风暴,让亚洲各国精英瞠目,激发他们对危机的根源与后续处置进行反思。韩国电影《国家破产之日》和日本财经畅销书《金融战败》代表了这股反思潮流中的一类观点,其中投射出某种经济“民族主义”色彩。
电影:《国家破产之日》
这是讲述亚洲金融危机中韩国社会不同阶层众生相的一部影片,堪称韩国版《大空头》。1997年11月开始,亚洲金融风暴的重心转向韩国,韩元大幅贬值、股市暴跌,韩国政府甚至无法再维持汇率稳定,且面临严重债务危机,只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助。但IMF的初期援助资金送达韩国后,危机却愈加深重。进入12月,韩国政府宣布外汇储备不足以偿还将要到期的巨额外债。12月25日,IMF提前向韩国输送援助,韩国金融市场才出现回暖迹象。
《国家破产之日》的故事即由此背景而来。该片于2018年在韩国上映,讲述了金融风暴重击韩国期间,代表政府、平民、投机者三方的不同人物,在危机下的生活状态与应对选择。影片对IMF在援助韩国过程中所起作用颇有微词,但这在学界仍是一个存在争议的论题。
(日)吉川元忠著
孙晓燕等译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0年1月
亚洲金融风暴也袭击了日本金融市场。1997年11月,日本三洋证券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引起股市继续急坠。日经指数随即暴跌,多家大型银行和证券公司关门歇业,日元汇率也跌至过去五年最低点。
作者认为,面对危机,日本政府处理不良资产的方式存在问题,之后采取的财政措施也未见理想效果。但以往一帆风顺的日本经济突然停滞,而世界最大的债务国美国的经济却在此期间取得更大发展,这种反差的根源在于,日本经济与美元生死相关,“深陷美元圈套”。由于日本的对外债权人都是债务国的货币资产,即美元资产,所以美国可以轻而易举地减少自己的债务负担,同时还可得“扼杀日本国力之益”。
亚洲金融危机在日本社会乃至整个亚洲,促成了大范围的金融意识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金融问题,也有更多日本读者希望探究为何日本会陷入如此深重的金融风暴,难以自拔。在这一背景下,《金融战败》于1998年出版后,在日本成为畅销书。本书作者的观点颇具争议,但也反映出相当一部分日本人对这次金融危机及其背后根源的真实态度。
(马来西亚)沈联涛著
杨宇光等译
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9年8月
本书选取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7年开始的次贷危机进行比较分析。作者曾于1993年一1998年间担任中国香港金融管理局副总裁,1998年一2005年连续三届担任中国香港证监会主席,亲身经历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也亲自参与了中国香港的金融保卫战。
作者结合自身经历,从制度及其演进的角度,在历史、宏观、微观三个层面审视了导致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的种种原因:陈旧的思维模式、市场原教旨主义、宽松的货币政策、利差交易、松懈的监管、贪婪、裙带关系以及金融工程等。本书的更大看点在于,作者全面回顾了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各国(地区)的遭遇和危机发生前后的经济金融状况,并对危机各国(地区)采取的应对措施及国际金融机构的援助措施进行了反思。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
缘起于美国次贷危机的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东西方社会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至今余波未平。首先在危机应对方面,美联储推出多轮量化宽松政策,以及一系列货币工具创新,一些负面效应饱受其他国家诟病的同时,这些政策工具也为多国央行提供了宝贵借鉴。
次贷危机及其衍生出的全球金融危机,对西方世界经济、文化,乃至政治生活都造成了沉重打击。因为危机爆发导致许多普通民众损失惨重,但随后的救市政策却让那些危机的始作俑者,即华尔街精英受益良多。部分自感身处弱势的普通民众,激愤于经济不平等、失业问题等,对华尔街以及传统的精英政治心生厌恶,从而导致英美等国家民粹主义情绪崛起,逆全球化思潮在相当范围内盛行。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也为思想文化界和影视界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与创作源泉。其中迈克尔·刘易斯的《大空头》影响最为广泛。由原著改编的电影,也获得包括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在内的众多奖项。学术著作方面,经济学家卡门·莱因哈特和肯尼斯·罗格夫的《这次不一样》,抱着“以史为鉴”的态度,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为研究起点,回溯并探讨过去800年的金融危机史,指出经济危机并没有太多新鲜之处,而是一再重复一些固有元素。
电影:《大空头》
影片《大空头》改编自迈克尔·刘易斯的同名作品,对2008年那场几乎摧毁西方世界经济的全球金融危机进行了真实呈现。同时,作者刘易斯是交易员出身的财经记者,既对复杂金融概念了然于胸,且擅长以通俗方式,用故事的形式讲述金融危机的本质,多年前的《说谎者的扑克牌》就被视为讲述20世纪80年代华尔街文化的经典。在《大空头》中,刘易斯将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债券及其衍生品的起源、发展直至演变为金融危机的过程融入一个生动故事,而以此为底本改编的电影也对这场危机的起源及其发展过程,相应作出了生动阐释,甚至大多数不熟悉金融业务的观众也能顺畅地沉浸入剧情。
影片展现了西方社会,更具体来说华尔街上复杂多元的人物群像,既有提前嗅探到次贷危机前景的基金管理人,他们以“先知者”般的嗅觉,提前洞见美联储和财政部都不曾察觉的市场危机,并以创新方式从危机中获利;也刻画了另一群贪婪的华尔街人,危及世界经济的同时,尚不忘从中渔利。
(美)卡门·莱因哈特等著
綦相等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年9月
2007年-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过后,经济学家卡门·莱因哈特和肯尼斯·罗格夫出版本书。作者的本意与书名给人的印象相反,强调的是经济危机并没有太多新鲜之处,而是一再重复一些固有元素。他们经过深入研究、严谨分析,指出历史上金融危机发生频率、持续时间和影响程度都惊人相似。本书便旨在揭示800年间金融领域的跌宕起伏规律。
当前世界很可能面临着一场新的经济危机,如果不对过往危机进行深度分析,便无法弄清楚当前可能面对的风险和潜藏威胁,如莱因哈特和罗格夫所说,过度的债务积累所造成的系统性风险,在经济繁荣期总会显得并没有那么严重。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作者们以纵贯数百年的数据整合分析,造就这本优秀的关于金融危机的实证分析著作。本书对于那些希望了解当前和以往危机,以及谋划如何应对未来危机的读者来说,是必读之书。
(美)巴里·艾森格林著
何帆等译
集团 2014年5月
巴里·埃森格林在本书中指出,经历过上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和大萧条之后,人们对危机进行过深刻反思,却没能预测到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其根源就在于对大萧条作出了乐观解释。作者认为,而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决策者们正是因为吸取了大萧条的教训,才得以避免发生最可怕的后果。
他将两次金融危机放在一起考察,深入探讨了20世纪30年代和21世纪宏观政策的失误表现、失误起因及其危害程度,希望找到人类可以借鉴的共同历史经验和教训。艾森格林通过细致比较两次危机成因与政策应对之关键异同后指出,如果不能正确认识这两次危机,下一场金融危机定会不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