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改编对象的“文学这十年”:资源转化、媒介融合与文学力量的跨界彰显

2024-12-23 10:12:30 体育 facai369

作为改编对象的“文学这十年”:资源转化、媒介融合与文学力量的跨界彰显

作为共同以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场景为主要表达手段的叙事艺术,文学与戏剧、影视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可通约性。而作为最大程度地摆脱了对物质手段的依赖而只借助文字即可完成的精神产品,文学也在其几千年的历史中积累起了其他艺术样式所难以比拟的丰厚遗产。改编文学作品,由此成为戏剧、影视及新媒体艺术创作的重要途径。这一点,早已为中外戏剧影视史上的无数经典作品所证明。正如中国首部电影《定军山》系对《三国演义》相关内容的截取式改编,中国首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改编自同名小说,中国影视史上的经典之作《黄土地》《红高粱》《红楼梦》《西游记》皆有其文学母本一样,中国文学始终与技术革命一起,为影视等新兴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创作动力。 进入新时代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文学改编也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文学改编作品的数量、题材和来源空前丰富,改编的类型、方法和模式日益多元,改编成就达到历史新高。电视剧、话剧《人世间》《平凡的世界》《人民的名义》,话剧、电影、电视剧《白鹿原》,电视剧、话剧、评剧《红高粱》,话剧、舞剧、赣剧《红楼梦》等经典文学改编作品的大放异彩,以及《大江大河》《都挺好》《琅琊榜》《隐秘的角落》《开端》等网络文学改编剧“爆款”的出现,都证明了文学改编的强大生命力。尤其是“IP”这一概念在2015年横空出世,更将“改编”从一种单纯的“创作行为”提升为具有方法论意义的“创作哲学”。在这样的语境下,回眸十年文学改编历程,总结它的发展经验,管窥其未来发展方向,便成为一个别具意味的艺术命题。 文学改编成就精品力作 文学跨界影响力持续生成 近十年戏剧舞台的优秀之作中,往往都有着鲜明的文学质素,而十年来的文学改编影视剧也出现了强势回归的趋向。 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伴随着戏剧领域对舞台二度创作的强调和影视艺术对于影像本体的自觉,尤其是影视产业对于后期制作等科技赋能效应的重视,文学与戏剧、影视创作之间的联系也在经受某种程度的挑战。历经“否定之否定”之后,近十年间的中国文艺场域再次出现了文学与戏剧、影视之间双向赋能的创作趋势。 近十年戏剧舞台的优秀之作中,往往都有着鲜明的文学质素,话剧、京剧、歌剧、舞剧,各种戏剧样式均是如此。以“经典的转译器”自称的国家话剧院导演田沁鑫,连续推出了《四世同堂》《青蛇》《北京法源寺》《红色的起点》等文学改编剧作,以“向文学致敬”的方式,实践其“精神引领”和“情感慰藉”的创作追求;上海话剧院和江苏大剧院2021年分别推出了6小时全本话剧《红楼梦》和民族舞剧《红楼梦》,前者瞩目贾府的兴衰沉浮,后者聚焦“金陵十二钗”的悲剧命运,均对由《红楼梦》改编的“宝黛爱情”主线有所丰满和创新。除去《红楼梦》,江苏大剧院还先后推出了分别根据毕飞宇和莫言同名小说改编的京剧现代戏《青衣》和话剧《红高粱家族》,为“世界文学之都”南京再添华彩。此外还有王晓鹰以《简·爱》《基督山伯爵》《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为代表的一系列“以戏剧之名,重温文学经典”外国小说改编剧作,克里斯蒂安·陆帕导演的综合鲁迅多篇作品改编的《狂人日记》,“老舍专业户”方旭以《二马》《牛天赐传》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剧作,无论是中国导演改编外国小说经典,还是外国导演改编中国小说经典,抑或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演绎京味小说,这些剧作都以其厚重的底蕴,呈现了戏剧舞台上的文学力量。 在各类改编戏剧中,根据“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改编的剧作尤为引人瞩目。陕西人民艺术剧院自2016年起连续推出了“茅奖三部曲”(《白鹿原》《平凡的世界》《主角》),三剧以丰富的思想意蕴和浓郁的地域特色掀起“当代文学经典改编戏剧热”和“方言话剧热”,打造出闪亮的“话剧陕军”文化名片。此外,根据茅奖获奖作品改编的民族歌剧《尘埃落定》、话剧《繁花》也是近年戏剧舞台的扛鼎之作。前者以歌、乐、舞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对原著魅力的成功传达,后者则以其“时代肌理,当代表达”成为话剧舞台的“现象级”作品。戏剧曾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为文学的四大体裁,伴随其舞台二度创作的重要性日益增强,现在学界多倾向于将其视为与电影、电视并列的综合艺术,但它仍是众多艺术门类中与文学亲缘关系最近、也是最受益于文学滋养的一种艺术。近十年的戏剧舞台实践,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与文学改编戏剧类似,十年来的文学改编影视剧也出现了强势回归的趋向。根据古代文学经典、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以及网络文学改编的影视作品,多数在艺术性与观赏性方面都有不错表现,成为雅俗共赏的影视精品力作。 在电影方面,以科幻小说《流浪地球》为蓝本的同名电影、对谍战小说《暗算》进行截取式改编的《听风者》、立足武侠小说《侠隐》的《邪不压正》以及根据青春题材小说改编的《致青春》《七月与安生》《少年的你》等影片,均在艺术表达和市场表现上有良好的成绩。导演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分别以《归来》《妖猫传》《芳华》为代表的改编电影,再次证明了优秀文学作品对于电影创作的支撑作用。作为对具有“民族秘史”性质的史诗巨著的影像再现,电影《白鹿原》的毁誉参半则提醒人们,对于经典名著的改编与对流行网络小说的取材式改编应有不同的思路,尊重原著、形神兼备地表达原著精髓才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古典文学名著改编方面,《西游记》《封神演义》以及《白蛇传》等幻想气质浓烈的神魔小说成为电影改编的热点,动画改编尤其出色。《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两部现象级动画,以及《白蛇:缘起》《白蛇Ⅱ:青蛇劫起》《姜子牙》《新神榜:杨戬》的不俗表现,也说明中国动画电影想要崛起,除了一流的动画技术和视听效果,更需要植根传统文化对中国故事进行创造性讲述。《西游降魔篇》《西游记之大闹天宫》《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西游记之女儿国》《西游伏妖篇》等西游题材影片在2013—2017年春节黄金档连续上映并收获佳绩,使得西游题材成为“合家欢”电影的重要来源,但也因为同质化倾向严重而难以为继。如何从经典文本中寻求契合当代意识的、具有新鲜感和吸引力的题材进行演绎,将是我们未来古典文学名著改编的主要着力点。 电视剧方面,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和网络流行小说成为电视剧创作的重要来源。一方面,许多精品电视剧均改编自原本就有较高艺术成就及人气效应的当代文学名著,其中尤以根据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小说《红高粱》和根据“茅盾文学奖”获奖小说《平凡的世界》《白鹿原》改编的电视剧最有代表性。无论是文学气质浓厚、小说还原度相对较高的《平凡的世界》,还是对原著线索和人物塑造有较大增删调整的《白鹿原》和《红高粱》,三部电视剧均依托原著小说的知名度和艺术成就,成为口碑佳作。与此形成对应的,则是原本知名度不高但具有丰富的思想意蕴和深广的历史容量的《人民的名义》《人世间》等小说,搭载电视媒体的强大传播力,赢得大量受众的关注和热爱。另一方面,由于网络文学在全媒体时代的传播优势,以及作为通俗文学与电视剧的“大众文化”基因的高度一致,网络小说成为电视剧改编的重要对象。依托富于吸引力的情节和人物、较强的粉丝黏性、成功的策划制作和营销策略,网络小说频频破圈,获得了良好的市场效益和人气效应。《芈月传》《延禧攻略》《何以笙箫默》《庆余年》《花千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楚乔传》《盗墓笔记》《长安十二时辰》《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乔家的儿女》《小敏家》《理想之城》《欢乐颂》等作品,均是其中的佼佼者。虽然在话剧和电影领域也有数量不菲的网络文学改编作品,但其声势和影响力都远逊于电视剧改编。 改编生态持续优化, 现实主义主潮强势回归 近十年的文学改编,其改编对象和来源因艺术媒介的不同而呈现出结构性差异。文学改编途径日益拓展,跨媒介转化能力持续增强,现实主义潮流强势回归。 新时代造就新文艺。在孕育、孵化大量戏剧、电影、电视经典的同时,近十年的文学改编也展现出以下规律和特点: 首先,改编对象和来源因艺术媒介的不同而呈现出结构性差异。严肃文学(或精英文学、文学名著)和网络文学(或通俗文学)的改编分庭而不抗礼,并随着后者的日益精品化、主流化而出现交叉渗透的趋势。 话剧舞台以改编严肃文学为主,网络文学改编剧则成功之作较少;电影方面,严肃文学改编和网络文学改编各有千秋,相对而言,根据严肃文学改编的影视剧以文艺片居多,网络文学改编电影则商业类型片比例更高一些,但也并非没有例外,比如根据网络小说改编的《致青春》《少年的你》皆属于艺术品质较高的文艺片。与二者不同的是,电视剧因为与网络文学在文化基因和审美属性上的一致性而较易转化,而改编文学名著时则常常要对其作通俗化处理。以近十年间先后有电影、话剧(陕西人艺版)、电视剧三个版本的《白鹿原》为例,三者都对原著小说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和神秘主义倾向进行了弱化和消解,都注意对浓郁的关中地域风情进行展示,但在传达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方面,则存在相当的差异。话剧以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在冲突作为悲剧支点,电影把以田小娥与黑娃为代表的年轻一代与以白嘉轩为代表的“封建家长”之间的冲突作为剧情主线,电视剧则弱化了对“人性的撕裂与挣扎”的反映,以一种更符合儒家伦理的和谐精神来结构全剧。比较而言,话剧虽然对小说情节做了大幅度的删减和压缩,但在精神意脉上是最贴近原著的;电视剧在戏剧性、传奇性和情感性上虽均较原著有所强化,但悲剧性和反思力度则大大减弱。小说沉郁悲凉的风格在电视剧中被调暖调亮,这些都是适应电视剧大众文化属性的必然结果。 第二,文学改编途径日益拓展,跨媒介转化能力持续增强。除了传统的改编戏剧(包括话剧、歌剧、舞剧、戏曲等等)、电影、电视,近十年的文学改编还呈现出向网络剧、网络大电影、网络微短剧、动漫、游戏以及各类有声读物转化的态势。 受目标受众、拍摄周期和制作成本等多方因素驱动,网络影视剧较少寻求专业编剧进行专门创作,更多倾向于改编网络文学作品,网络文学由此成为各类新媒体艺术的重要源头。在古装、玄幻、灵异、悬疑、穿越、言情、校园、青春等众多网剧文学类型中,情节紧张曲折的悬疑小说改编剧占比最大。《白夜追凶》《无证之罪》《隐秘的角落》《开端》等“爆款”网剧,均是以拥有较大粉丝受众的犯罪、悬疑小说为底本的。当然,现实题材的非网络小说也有着转化为网剧的巨大潜力,根据余耕的小说《如果没有明天》改编的《我是余欢水》在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等平台投放后,即以其诙谐幽默的风格受到年轻受众的热烈追捧。此外,据最新发布的《2021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提供的数据,网络文学改编动漫已成为国漫主力,仅2021年即改编30多部,占全年新上线动漫的50%左右;微短剧中网络文学IP改编作品占比也在逐年提高,2021年新增授权超300个,同比增长77%。 随着“泛娱乐时代”的来临,套用小说情节、以小说人物作为游戏角色的游戏改编也成为近十年文学改编的一大趋势。除去根据《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古典名著改编的游戏外,一些仙侠、武侠题材的网络小说也成为热门的手游题材,如《盗墓笔记》《诛仙》《星辰变》《斗破苍穹》等。尽管小说中离奇诡异的事件及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使其很适合被改编为游戏,但一旦这些小说被改编为游戏,原来依托阅读才能产生的快感也就荡然无存。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还需假以时日。较为令人欣喜的则是各类有声读物APP的出现,如喜马拉雅、蜻蜓FM、懒人听书、荔枝FM等音频平台,人民文学出版社自建的“人文读书声”小程序,都为文学图书的推广打造了得天独厚的平台。无论是原文朗读型、阐释讲解型还是有声剧型,这类平台都在保留传统广播属性的基础上,以适合数字媒体传播的新特征,为文学的跨媒介传播做出了新贡献。 第三,文学改编出现由自发向自觉、由零散式向规模化发展的趋势。国家戏剧院团、文学出版机构以及中国作家协会,近年来相继有促进文学向戏剧、影视等艺术门类转化的相关举措推出,预示着文学改编已成为当代中国文艺场中具有战略意义的发展路径。 所谓“当代中国文艺场”,用王一川的话说,即是指“近十年来中国社会形成的文艺作品赖以策划、评审、创作、生产、营销、传播以及循环再生产的特定社会制度、机制、政策、环境、动力等整体场域或氛围。这个文艺场中蕴藏着让文艺作品得以如此产生并迅速发挥其艺术公赏力作用的特定文艺生产机制和美学动力结构”(参见《中国式心性现实主义范式的成熟道路——兼以〈人世间〉为个案》,《中国文艺评论》,2022年第4期)。在这一“文艺场”中,文学改编无疑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国家话剧院“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本年度推出的12部以《水浒传》《牡丹亭》为底本的古典文学“现代化转译”作品,以及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与芒果TV签署文学资源共享战略合作协议,已预示了文学与戏剧、影视联合的新趋势。2022年初《人世间》热播之后,中国作家协会于2月28日专门组织召开了“从文学到影视——《人世间》座谈会”,为新时代的文学改编确立了风向标。2022年9月,中国作家协会与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明确将文学作品的跨媒介改编上升到国家意志的层面。可以期待的是,这一举措会对具有国家文化形象意义的艺术新经典的产生发挥有力的助推作用。 第四,同样在“当代中国文艺场”的强力作用下,文学改编的现实主义潮流强势回归。 伴随新媒介革命的兴起和“泛娱乐时代”的来临,穿越、仙侠、玄幻、宫斗、言情等题材一度成为文学改编的主流,现实主义题材相对遇冷。近十年来,在“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高扬人民性”等文艺政策的宏观调控下,原本向“商业性”“娱乐性”一边倒的“悬浮剧情”和“流量明星”受到不同程度的抵制,文艺重新在沉实的生活沃土中扎根。除了严肃文学受到青睐之外,网络小说及其改编也大幅度向现实题材转型。 在众多现实主义题材改编作品中,最值得称道的是李路执导的《人民的名义》和《人世间》两部现象级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改编自周梅森的同名小说,系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牵头、民营影视公司参与投资的“主旋律”电视剧。该剧继承了原著小说直面现实的精神,细腻地展示了惊心动魄的反腐败斗争及这一过程中的人性纠葛。其反腐治贪的主题建立在原著扣人心弦的情节和侯亮平、李达康、沙瑞金、高育良、祁同伟等饱满立体的人物形象之上,既传达了国家意志,也契合了大众的审美趣味。与《人民的名义》直接聚焦当下生活的横截面不同,根据梁晓声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人世间》则截取历史的纵断面,聚焦半个世纪以来的百姓生活变迁,被誉为“时代变革与平民生活史的当代图鉴”。剧作以小说所构建的百姓生活景观为基础,将时代风云融入平凡人生,传达出自强不息、崇德向善、坚韧慈悲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唤起了观众的情感共鸣。该剧不仅创下中央电视台黄金档电视剧收视率近8年新高,同时也在全网各榜单稳居榜首,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无论是书写时代的广度、厚度还是立意的高度、深度,《人世间》都为原本以通俗为要义的电视剧注入了厚重的人文内核。在如何把小说所提供的坚实的人物、故事和思想、情感转化为观众喜闻乐见的视听影像方面,《人世间》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守正创新 打造文学力量跨界转化的长效之路 文学改编需要传达时代精神,讲好中国故事。改编者要处理好尊重原著与发挥改编者的主体性之间的关系,尊重改编之后的媒介属性,做好视听转化。 纵观十年的文艺发展历程,无论是“高原之上建高峰”还是“新瓶装旧酒”,文学改编都为文学与其他艺术样式的双向赋能创造了通道。借助戏剧影视和各类新媒体等视听综合艺术的传播力,文学从精英走向大众,其传播范围得以扩展、生命周期得到延长;文学则为各种新的艺术媒介和审美形态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艺术滋养,其丰富的主题意蕴、饱满立体的人物形象和生动曲折的情节,都为新的媒介艺术的繁荣提供了深厚土壤。如果说原创性的影视剧和新媒体影像是从棉花开始纺线、织布、染色进而做成服装,那么改编之作就是以花纹、质地都上好的布料直接制作成衣,后者的易于成功是显而易见的。除此之外,无论是文学经典还是网络流行作品,都有其广泛的读者基础,这就为改编作品的“未播先热”奠定了基础,较之原创影视剧,无疑更容易受到观众的关注和重视。 当然,事情都是一体两面的,优秀文学作品所积累的美誉度与人气效应,也使观众在观看影视剧及新媒体影像时事先抱有较高的审美期待,一旦新媒介呈现的作品无法印证自己“先入为主”的印象,就会深感失望而对改编之作给出较多的负面评价。事实上,文学与戏剧影视等视听综合艺术虽然在人物、情节和环境方面存在较大的通约性,但它们毕竟是不同的艺术样式,彼此在叙事策略和形象塑造的手法上都存在较多的差异。比如,文学阅读的“形象性”系经由文学想象力生成,读者参与度高并且能够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效果;一旦这种形象经由视听手段加以固化,其艺术魅力就会容易大打折扣。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文学改编又是“戴着镣铐”的“舞蹈”,要“舞姿优美”且雅俗共赏,就有必要接受某些规律的制约。 首先,传达时代精神,讲好中国故事。这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其一,创作者要自觉选取具有时代意义的当代作品进行改编,如《人世间》《人民的名义》《大江大河》《都挺好》等作品,都契合了时代要求、牵动了民众的敏感神经,从而成为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有上佳表现的品质好剧;其二,则是创作者要自觉以时代精神去烛照传统题材,寻找其最能拨动当代观众心弦的改编点。这一点对于古典文学的改编而言尤为重要。重要的不是历史题材本身,而是讲述历史题材的视角与思路。根据关汉卿的《赵盼儿风月救风尘》改编的《梦华录》,虽然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式的人物设计对原著的平民精神不无偏离,但其契合了女性励志的时代主题,同样受到观众的欢迎与认可。 其次,处理好尊重原著与发挥改编者的主体性之间的关系。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尊重原著”的原则已在事实上受到各种改编行为的挑战。在经典的“移植式”“注释式”“截取式”改编方法外,赋予改编者以充分的创作自由、更尊重其主体性的“取材式”改编更加受到欢迎。这类改编往往仅以原著作为创作素材,虽然采纳了原作的某些人物或情节,但在许多方面均与原作有相当大甚至是本质的区别。《哪吒之魔童降世》《大圣归来》《西游降魔篇》等作品,都有这样的特点。对此,撇开具体作品孤立地评判究竟哪种改编方法或原则更好并无实际意义。对于一些经典的原创作品,比如《红楼梦》《白鹿原》等,改编者的态度需要慎而又慎,继续奉“尊重原著”为不二的创作铁则;但对于一些脱胎于神话传说、原本即有很多版本流传的小说、戏曲作品,以及创作者随写随发、随意性较强的网络小说,进行“取材式”改编也无可厚非。 最后,尊重改编之后的媒介属性,做好视听转化。无论是戏剧的舞台呈现,还是影视及新媒体艺术的视听再现,都需要创作者对相应媒介的艺术规律有精熟的把握。从演员选取、人物造型和环境、时代氛围的视听化,到戏剧舞台时空的高度浓缩和影视、新媒体艺术的蒙太奇叙事技巧,这些都是文学的跨媒介改编应该处理到位的问题。近十年戏剧、影视和新媒体艺术改编中的成功之作,无不体现了这一点。 总之,借助戏剧、影视、网络新媒体的力量,实现的不仅是文学接受方式的扩展,同时也是文学力量的跨媒介转化。不可否认,伴随新媒介革命的兴起和戏剧、影视、广播剧、新媒体影像、动漫、游戏叠加互联网的影响,文学阅读在人们精神生活中的位置日益受到挤占,但是这种趋向并不意味着绵延数千年的文学影响的式微,因为在新的艺术媒介和审美形态中,已经完成了文学强大生命基因的跨界转化。成功的文学改编,必然会将“有力量”的文字转化为“有魅力”的视听影像和舞台形象,它既可为原本小众的文学作品赢得大量的受众群体,又能赋予原本通俗的大众艺术以厚重的思想意蕴。将之称为神奇的艺术“化合大法”,应该是并不夸张的提法。 内容来源:《文艺报》2022年10月14日3版 微信编辑:吕漪萌 二审:丛子钰 三审:任晶晶 为你推荐 铁凝:文学最终是一件与人为善的事情 中国作协诞生记 范迪安:置身时代的“现场”就大有可为 徐则臣:《静静的顿河》,故事的力量 ( 视频) 霍艳X徐刚:我们的时代,他们的文学——关于新时代文艺批评的对话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