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巩固全国健康县区创建成果 共建共享健康美好生活
2024-12-16 2:24:59
体育
facai369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坚持预防为主,加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深入开展健康中国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一直以来,余杭区始终围绕健康中国、健康浙江、健康杭州建设要求,积极推进健康余杭建设,强化“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长效机制,巩固健康县区创建成果,获评健康浙江建设首轮3年先进县(市、区),连续四年获评“健康浙江”考核优秀等次。
2021年,余杭区人均期望寿命83.67岁,婴儿死亡率1.06‰,孕产妇死亡率0,慢病过早死亡率5.69%,居民健康素养水平39.19%,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95.13%,人群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坚持点面结合 健康细胞覆盖更加全面
近年来,围绕“大健康”理念,余杭积极改善居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和提高健康素质,将健康生活方式纳入健康细胞建设,倡导居民做健康主人。
◆“小细胞”带动“大健康”
“在我们家,爸爸负责饮食,多是清淡、少盐的食物;妈妈安排运动计划,每周健身2到3次……”今年8月,郎家雯一家代表余杭参加浙江省第三届健康家庭大奖赛,一路稳扎稳打、沉着应对,凭借过硬的身心素质、扎实的健康知识以及熟练的健康技能,在各环节成绩均名列前茅,脱颖而出勇夺全省第一。
近年来,余杭区全面推进健康家庭建设,按照健康浙江建设要求,进一步发挥家庭“社会细胞”的基石作用。截至目前,已累计评选区级健康家庭9481户,带动辖区数万家庭加入健康家庭建设。
“健康细胞”由小及大,把健康理念播撒到各个角落,把健康行为覆盖到方方面面,把健康服务惠及所有群众。今年,余杭7个镇街、49个村成功创建首批浙江省健康村镇,开展健康乡镇创建的比例达100%。以健康村镇创建为抓手,余杭积极发掘属地特色,开展健康余杭“一镇一品”创建,形成了一批具地方特色的健康品牌。
与此同时,区文广旅体局、市场监管局、农业农村局、教育局、妇联等创建牵头单位引领不同行业的健康细胞创建,余杭区健康企业建设案例入选国家健康企业建设优秀案例名单。截至目前,已累计创建市、区两级健康单位543家、各级健康促进学校61家、浙江省健康促进医院2家,创建各级无烟单位508家,培育区级健康家庭9481户,全域健康建设局面正在形成。
◆“小细胞”促进新风尚
推窗见绿、出门见园、行路见荫,绿道和公园的建设不仅优化了城市生态空间,也有效地提升了城市的宜居性,改善了市民的生活品质。近年来,余杭积极开展健康步道、健康公园、健康一条街等健康支持性环境创建,积极推进百姓健身房、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等场地建设,连续七年荣获浙江省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评估第一。
以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倡导健康生活,截至目前,余杭区已累计建成各级绿道63条、共378.8公里,其中,39条、共291.7公里绿道完成实名制并导入高德地图,实现“绿道导航上云端”。大径山绿道、余杭塘河绿道等7条绿道获评省市“最美绿道”,2019-2021年我区连续三年获评杭州绿道建设先进区县。
为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推动全民健身、全民健康新态势形成,余杭加速推进70处省市区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全区体育场地面积357.75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6平方米以上,覆盖全区的体育健身场所网络已初步成型。
坚持绿色发展 健康环境面貌更加靓丽
近年来,余杭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全域美丽大花园建设,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百姓生态环境满意度持续攀升,在巩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成果的同时,不断拓宽“两山”转化通道。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作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余杭也是全省首批、全市唯一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区,在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中跑出了加速度。依托数字化改革,创新开发减污降碳协同管理场景应用“余杭碳眼”,为全国探索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路径提供余杭样板。
为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和净土清废保卫战,余杭已建成40个区级“无废细胞”,全域“无废城市”建设通过省级评估。
◆加强城乡综合环境治理
上下楼梯,是安全出行的“第一步”,也是幸福回家的“最后一米”。“终于用上电梯了,以后带娃下楼遛弯,一键就能实现。”11月,闲林街道联荣公寓最后两个单元楼的加装电梯如期完工并交付使用,成为余杭首个成片加装电梯的小区,住在五楼的瓮阿姨欣喜地牵着一对龙凤胎外孙进了电梯,十秒钟就来到了一楼。
老旧小区改造让“老破小”实现华丽转身,居民生活品质再上新台阶。五常街道油田小区、良渚街道花苑新村北区、余杭街道宝塔公寓被评为杭州市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工作典型案例;良渚街道、闲林街道获评省级美丽城镇样板,五常街道等6个镇街获评市级美丽城镇样板。
市容环境持续改善的同时,美丽乡村建设齐头并进。余杭在全省率先建立村级公共服务长效管护机制,推动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启动实施“未来乡村”创建,出台《余杭区未来乡村示范带实施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余杭区生活垃圾进场总量实现零增长。“虎哥回收”模式将生活垃圾干湿两分化,破解前端居民参与的难题,打通垃圾分类的“最后一公里”。今年1-10月,在人口正增长的同时,垃圾量同比2021年减量2.79%,人均生活垃圾量同比减量2.82%。
加大保障力度 健康社会基础更加牢固
构建健康社会,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近年来,余杭持续坚持安全底线、保障民生,让余杭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加强食品药品安全保障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卫生安全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去年以来,余杭大力建设阳光厨房、智慧农贸市场等,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化技术,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在中泰街道桃源社区家宴中心,就餐大堂明亮宽敞、洗菜间整洁有序,菜品烹饪区、洗碗间、冷菜间都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就餐者通过安装在大厅的显示屏就可以看到后厨操作的流程。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也能随时通过手机App查看后厨相关信息和画面。
聚焦农贸市场、家庭聚餐、校园食品安全等重点领域,目前余杭已创建省级放心农贸市场18家、星级文明市场30家、“五化市场”10家、省级农村家宴“放心厨房”52家;全区学校食堂实现“阳光厨房”“智能厨房”全覆盖。推动“浙江外卖在线”应用落地,外卖商家“阳光厨房”建设率达91.13%,阳光厨房在线率日均达到85%以上。
贯彻落实“数字药监”建设要求,全力推进完成药品流通领域“黑匣子”工作,336家药品零售企业接入药品智慧监管“黑匣子”,实现“一盒管数据、双向管安全、风险可预警、过程可追溯”的药品经营非现场智慧化监管。
◆完善社会保障服务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医疗等社会风险,减轻意外伤害带来的经济负担,切实提高老年人抵御意外风险能力,区卫健局连续9年为60岁以上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险,今年惠及近15万人。
据了解,为健全全民参保登记长效机制,实现社保制度全覆盖向人群全覆盖转变。余杭区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服务,2021年全区养老保险参保率为99.52%,本地户籍贫困人员养老保险参保率达100%。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覆盖面持续扩大,截至目前,户籍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94%。医疗困难救助实现“一站式”即时救助,符合参保条件的困难群众资助参保率100%,医疗救助政策落实率达100%。
加大服务力度 健康服务体系更加高效
一人健康是立身之本,人民健康是立国之基。余杭积极构建“大健康”格局,在提升全区“疾病诊疗”水平的同时,坚持预防为主,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公共卫生防线更加牢固,群众看病就医方便可及,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升,一张“健康成绩单”令人瞩目。
◆依托数字化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日前,家住仓前街道的朱老伯突然昏迷,由120救护车送往余杭二院抢救。车上,随车医生迅速对其展开急救措施,并通过“上车即入院”应用读取他的健康档案基本信息。此时,院内医生已同步通过急诊室大屏看到患者基本信息、救护车位置以及预计到达的预警时间,做好了全面接应准备。
“上车即入院”数智急救新模式应用融合了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实现患者呼叫“呼入即定位”、患者转运“上车即入院”等功能,实现“急救现场-救护车-医院”连续、实时、多方协作的闭环救治。试运行两个多月,完成急救任务6964次,患者上车后数据实时传输成功率达100%,远程会诊调用29次,院内医生接触患者病情时间平均提前8至12分钟,实现了多项数智急救“超能力”。
数字经济,是余杭跨越式发展的主动力,也是健康余杭建设的独特优势。近年来,余杭持续推动智慧医疗建设,将两慢病一体化门诊医防融合服务、老年两慢病健康管理和“互联网+医疗健康”应用融入基层医疗机构一体化发展架构中。创新无人机运送模式,搭建全国首个医共体无人机物流运行网络获国家卫健委肯定。升级未来社区智慧健康站,仓前街道葛巷社区、良渚街道良渚文化村、闲林街道翡翠社区获评全省第一批、第二批智慧健康站,余杭区未来社区智慧健康站建设列入全省综合医改十佳典型案例,入选杭州卫生健康2021年度“十大有影响力事件”。
◆筑牢公共卫生防线不松懈
“我们会根据社区网格员提供的上门人员名单,分楼栋整理名单,便于登门核酸采样。”深夜,五常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文福卫生服务站内,医疗组组长王璐正伏在案前,抓紧整理居家隔离人员名单。
面对疫情,区公共卫生系统即时吹哨,快速迎战,在实战中升级完善公共卫生应急响应和统筹处置机制,专班人员全天候驻点,确保消杀队伍半小时内上门、核采队伍一小时内集结出发、隔离转运人员无缝对接,推动防控工作高效落实推进。
余杭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带领系统4000余人主动担当作为、奋战一线,全面落实“七大机制”,专业研判、精准流调、快速检测、即时消杀、接力转运、规范隔离,全力完成大规模核酸采样、新冠疫苗接种等工作任务,在良渚、仁和、闲林、五常主场战和滨江、富阳支援战上连续攻坚,取得了疫情防控阶段性胜利。研发上线余杭区卫生应急智控系统,实现应急信息快速传递处置、统一指挥调度。
◆落实民生实事增进百姓健康福祉
日前,2022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名单公布,翡翠社区榜上有名。该社区根据老年人实际需求,建设800平方米康养中心,实现日间照料、医养结合;200多平方米智慧健康站、社区老年食堂、心理咨询室、幸福小屋等,以社团自治的方式丰富长者的业余生活,实现“活到老、学到老”的教育全生命周期覆盖模式。
余杭聚焦“一老一小”,依托老年友好型、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扎实推进健康民生实事落地。为服务“一老”,余杭深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二级以上区属医院全部开设老年医学科,提前超额完成“老年健康服务专项行动”省级试点年度任务。出台“舒心养老”20条政策,加快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12个镇街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作为全省唯一试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照料中心均实现智慧化助餐,老年人一码吃遍余杭。营造“乐享银龄”环境,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1家,市级老年友好型社区10家,初步形成老年友好型社区示范矩阵。
为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余杭从需求入手,建成42个标准化母婴室、12个“暖心家园”,共有婴幼儿成长驿站35家,注册登记托育机构84家,可提供托位数4996个,12个镇街示范型成长驿站全覆盖。出台《余杭区托育机构质量评估标准(试行)》,评估结果与托育机构资金扶持相挂钩。“舒心育儿”数字化管理服务平台,获得杭州市“数字化改革门户优秀应用”称号。
加大培育力度 健康产业发展更加蓬勃
生命健康产业,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经济发展,是蓬勃发展中的朝阳产业。为健全工作机制,余杭出台“黄金68条”生物医药产业专项政策,在制定“十四五”余杭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精准施策助力健康产业蓬勃发展。
◆强化企业培育 构建成长梯队
7月,智云健康科技集团正式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成为余杭今年第三家上市企业,也是余杭今年第一家港股上市企业。作为业内领先的数字化慢病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智云健康从夯实底层技术基础到产品智能化升级,再到行业解决方案的应用落地,逐渐构建起属于自己的慢病管理生态和商业模式,实现慢病管理服务智慧化、数字化、精细化。
通过不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构建优质产业发展环境、打造系统产业创新体系,推动人才、资本与技术源源不断汇聚。智云健康的快速成长壮大,正是余杭区生物医药和健康产业发展的缩影,如今越来越多医药企业扎根余杭。
◆攻坚平台建设 放大集聚效应
依托未来科技城、良渚新城、钱江经济开发区三大产业平台,全力打造数字经济与生物医药产业融合发展先行区。余杭现已建成启用健康小镇、生命科技小镇等高水平创新载体,以及浙江大学医学中心、浙江省未来科技城创新药物成药性评价公共服务平台、浙江省智能诊疗设备制造业创新中心、浙江省智慧医疗创新中心等高水平产业服务平台。
截至2021年,未来科技城累计引进生物医药企业1417家,成功孵化出“博拓”“微泰”“归创”等一批行业独角兽、细分领域单打冠军。良渚生命科技小镇累计注册生命健康企业192家。钱江经济开发区共签约杭州·心血管医疗科技全球创新中心总部基地、强新科技等生物医药与健康重大产业项目7个,投资额超180亿元,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年营收达330亿元以上。